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以及分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20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包括连接架体以及位于连接架体一侧的第一分屏架,连接架体包括位于中部的本体部以及位于本体部两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第一夹持体呈L形,且两个第一夹持体相向设置,本体部的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夹持部的两侧设置有活动位于第一连接孔中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端部与第一连接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分屏架与第一夹持体之间设置有阻尼轴承,转动第一分屏架可使第一分屏架的自由端位于本体部的一侧或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能够使得使用效果更佳。效果更佳。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以及分屏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脑配件
,涉及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以及分屏器。

技术介绍

[0002]电脑分屏器是指通过外设的屏幕,将笔记本或台式机的显示器进行拓展、复制等,从而解决一定的问题,比如笔记本的显示器大多比较小(常见的有14寸或15.6寸),这样在工作的时候,如果表格比较多,或打开进行显示的文件比较多,则一个屏幕特别容易出现难以将所有文件都展示的问题,此时就需要使用到分屏器。
[0003]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分屏器主要分为悬挂在电脑显示屏和单独立设在显示器旁两种,其中由于悬挂在显示器上的结构无需单独另设支架,或较小的支架,因此比较便携和轻量,通常适用于笔记本,而恰好笔记本也更需要分屏器。
[0004]但是目前适用于笔记本显示器的分屏器主要是通过3M胶,或磁铁等结构首先在显示器背后连接一个连接的架子,然后在架子上具有一个可以分屏开来的显示器,这样使用者就能够同时使用笔记本自带显示器,和分屏开来的显示器,但是这类通过磁铁或3M胶粘贴到笔记本上都存在难以取下来的问题,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以及分屏器,旨在解决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包括连接架体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架体一侧的第一分屏架,所述连接架体包括位于中部的本体部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两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呈L形,且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体相向设置,所述本体部的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侧设置有活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分屏架与所述第一夹持体之间设置有阻尼轴承,转动所述第一分屏架可使所述第一分屏架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一侧或另一侧。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二分屏架,所述第二分屏架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设置有阻尼轴承,所述第一夹持部背离所述第一夹持体的一侧设置有错位板,所述第一分屏架铰接于所述错位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
[0008]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两侧设置有活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部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条防护部,转动所述第一分屏架和所述第二分屏架可使所述第一分屏架和所述第二分屏架均位于两条
所述防护部之间,且所述第二分屏架位于所述第一分屏架和所述本体部之间。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分屏架和所述第二分屏架的厚度之和。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体相对的一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柔性垫。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柔性垫的截面呈直角梯形,且所述直角梯形的上底位于下底与所述本体部之间。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柔性垫背离所述第一夹持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增阻槽。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体上还设置有缓冲体,所述缓冲体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体朝向所述第二夹持体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体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柔性垫。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部上开设有两个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呈长条形。
[00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的分屏器,还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一分屏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屏幕与所述第二分屏架固定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首先在第一分屏架上具有第一屏幕,并且第一屏幕(以及后续的第二屏幕也同样如此)适用于带有Type C接口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解决原端设备屏幕不够用,以及屏幕过小的问题,同时其也适用于带有HDMI视频接口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拓展;其中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自带USB2.0、HUB;支持鼠标、键盘、U盘、硬盘等USB设备数据传输;其中TPYE

C接口支持PD/3.0上行供电(5V~20V)充电功率100W(MAX)。
[0018]本产品应用:1.最新一代带有USB 3.1 Type C标准协议接口的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此分屏器拓展后,可以拓展2个不一样的屏幕(电脑需要有两个USB 3.1 TPYE

C信号输出接口);2. 将电脑USB 3.1接口信号转换成HDMI视频信号并支1080P 60Hz 视频播放,并支持PD/3.0上行供电;3.将U盘、移动硬盘、键盘、鼠标等连接到设备USB接口上,可以跟电脑建立USB 2.0的数据传输;3.将电脑USB 3.1接口信号转换成2.0立体声音频信号,4.支 HDMI视频接口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视频拓展。
[0019]其次,在将第一屏幕连接到笔记本显示器上的时候,首先需要朝向远离本体部的方向抽动第一夹持部,并使得第一弹性件伸长,并使得两个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略微大于显示器的宽度,之后将整个架体结构套到显示器的背部,然后逐渐放松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驱动第一夹持部上的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部上的第一夹持件相互靠近,并最终能够卡接在显示器的背部上;之后再转动第一分屏架,使得第一分屏架位于与显示器同一平面或更靠近使用者,放开第一分屏架之后,第一分屏架在阻尼轴承的阻尼作用下,保持其位置的稳定,如此便能够正常的进行使用,简单方便。
[0020]其中,由于第一弹性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因此该架体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笔记本,比如14寸或15.6寸的,适用范围广;其次第一夹持体是L形的,且两个第一夹持
体是扣接在显示器顶部的两个角上,而第二夹持体是夹持在显示器的两侧,所以首先在竖直方向上,架体结构不会向下从显示器上滑落,其次在水平方向上,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将显示器夹紧,因此可以保持架体结构的位置稳定性,所以也保持了第一屏幕以及第二屏幕的位置稳定性。
[0021]最后使用完成后,在将架体结构从显示器上取下的时候,也只需再次拉长第一夹持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距离,之后便可以将架体结构从显示器上直接拿下,简单方便。由于不会在显示器上留下痕迹,也不会因为磁铁等影响到笔记本的正常运作,所以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以及分屏器工作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以及分屏器工作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体(1)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架体(1)一侧的第一分屏架(2),所述连接架体(1)包括位于中部的本体部(1a)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1a)两侧的第一夹持部(1b)和第二夹持部(1c),所述第一夹持部(1b)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c)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体(3)和第二夹持体(4),所述第一夹持体(3)呈L形,且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体(3)相向设置,所述本体部(1a)的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所述第一夹持部(1b)的两侧设置有活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5)中的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7),所述第一分屏架(2)与所述第一夹持体(3)之间设置有阻尼轴承,转动所述第一分屏架(2)可使所述第一分屏架(2)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本体部(1a)的一侧或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c)上设置有第二分屏架(8),所述第二分屏架(8)与所述第二夹持部(1c)之间设置有阻尼轴承,所述第一夹持部(1b)背离所述第一夹持体(3)的一侧设置有错位板(9),所述第一分屏架(2)铰接于所述错位板(9)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1b)的一侧;所述本体部(1a)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1c)的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0),所述第二夹持部(1c)的两侧设置有活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0)中的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开式分屏器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a)的两侧设置有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佰嘉优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