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建筑模板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183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型建筑模板框。包括主要由四个边框构成的模板框架、若干个纵撑和若干个背楞;所述四个边框相接形成的模板框架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装配有模板角;所述模板角包括模板角主体和两组插装结构;所述模板角的两组插装结构分别插接并固定在相邻两个边框的中空内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模板框架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装配有模板角,提高了模板框架四个拐角的抗碰撞能力,延长了模板框架的使用寿命;同时,边框和背楞采用的型材用材少、重量轻、成本低、强度大,可大大减轻重型建筑模板框的整体重量;此外,胶合板保护镶件能在安装施工时保护胶合板不受撞击,延长胶合板的使用寿命。延长胶合板的使用寿命。延长胶合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建筑模板框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型建筑模板框。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
[0003]铝模板是建筑行业新兴起的绿色施工模板,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具有轻便、操作简单、施工快、回报高、环保节能、使用次数多、混凝土浇筑效果好、可回收等特点,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像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韩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建筑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4]在铝模板中,重型建筑模板由模板框和装配在模板框上的胶合板组成,存在以下缺陷:
[0005]1、框架由铝型材拼装而成,在搬运及使用过程中,框架的四个拐角特别容易因碰撞而变形,导致模板无法正常使用而废弃;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框架的四个拐角处加装角铝的方式进行加固,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拐角的强度,但由于角铝是插装在铝型材的内腔中,拐角处的铝型材依旧裸露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建筑模板框,包括主要由四个边框(1)构成的模板框架、若干个固定在模板框架内并与两个竖向边框相平行的纵撑(4)和若干个固定在模板框架内并与横向边框相平行的横向背楞(3);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边框(1)相接形成的模板框架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装配有模板角(2);所述模板角(2)包括整体呈正四棱柱状的模板角主体和用于与边框(1)插接定位的两组插装结构;所述两组插装结构分别设置在模板角主体相邻的前侧面(205)和右侧面(218)上,且它们之间的夹角呈90
°
;所述边框(1)的中空内腔(102)的截面呈“凹”形,其前侧板(107)中部为内凹的前凹槽(109),所述前凹槽(109)的槽口向上、下两侧扩张呈斜面的过渡板(108);所述边框(1)的顶板(106)后侧为下凹的上加强筋板(105),所述上加强筋板(105)的后侧向上90
°
弯折成挡板(104),所述挡板(104)与边框的后侧板(103)顶端相接;所述边框的后侧板(103)中部为内凹的后加强筋板(101);所述边框(1)的底板(110)为平板;所述模板角(2)的两组插装结构分别插接并固定在相邻两个边框(1)的中空内腔(1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建筑模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角的每组插装结构包括沿着模板角主体的前侧面(205)与右侧面(218)相交的棱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插块(209)、中间插块(210)、下插块(211)和沿着模板角主体的前侧面(205)与左侧面(217)相交的棱边设置的长条插块(204)、L形插块(201);插接组装时,所述上插块(209)插入到边框(1)的前侧板(107)上部与顶板(106)的拐角处;所述中间插块(210)插入到边框(1)的前凹槽(109)的内侧;所述下插块(211)插入到边框(1)的前侧板(107)上部与底板(110)的拐角处;所述长条插块(204)插入到边框(1)的后加强筋板(101)中部内侧;所述L形插块(201)插入到边框(1)的后加强筋板(101)与底板(110)的拐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建筑模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角主体的顶部设有呈90
°
的胶合板护角,所述胶合板护角由模板角主体相邻的左侧面(217)、后侧面(212)顶部的护板(2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辉杨占辉张维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晟立朗模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