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14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涉及门窗结构及其配套产品的技术领域,包括:窗体、微通风翻转锁座、微通风锁座、上轴承、斜拉杆、下轴承和下合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市场上配套欧标U槽五金系统的内开内倒窗型,与现有的普通锁座具有良好的互换性,配套使用时仅需将该系统五金铰链和上侧斜拉杆做特殊的改制即可完美搭配结合,便于更换和维修,通过转动窗执手能够改变微通风锁座和微通风翻转锁座内锁点的位置,从而实现窗体在锁闭、上悬、6mm微通风和平开四种状态之间的切换,丰富了窗体的使用功能,操作简单方便,满足客户的需要。需要。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


[0001]本技术涉及门窗结构及其配套产品的
,尤其涉及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门窗产业的发展,人们对窗的使用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比较普遍的内开窗产品功能基本上都局限于平开、平开上悬、单上悬三种开启方式,并不能充分满足客户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包括:
[0006]窗体3,所述窗体3包括:窗框31和窗扇32,所述窗框31和所述窗扇32可操作地活动连接;
[0007]微通风翻转锁座1,所述窗框31内设有至少一所述微通风翻转锁座1,所述微通风翻转锁座1包括:第一锁座基座11、锁座行程调节滑块12和第一锁座盖板13,所述第一锁座基座11具有一侧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具有底部设有锁座滑道,所述锁座行程调节滑块12设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锁座行程调节滑块12具有一侧和所述锁座滑道可操作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槽具有侧壁设有第二槽,所述锁座行程调节滑块12具有轴部和所述第二槽相匹配,所述第一锁座盖板13和第一锁座基座11的一侧连接;
[0008]微通风锁座2,所述窗框31内设有至少一所述微通风锁座2,所述微通风锁座2包括:第二锁座基座21和第二锁座盖板22,所述第二锁座基座21具有一侧和所述第二锁座盖板22连接。/>[0009]上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所述窗框31具有下窗框设有一所述微通风翻转锁座1。
[0010]上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所述窗扇32包括:第一角传动器321、导向杆322、第二角传动器323、中间锁杆324和传动器325,所述传动器325具有两端分别和一所述第一角传动器321连接,所述导向杆322具有一端和一所述第一角传动器321连接,所述导向杆322具有另一端和一所述第二角传动器323连接,所述第二角传动器323具有一端和一所述中间锁杆324连接,另一所述第一角传动器321具有一端和另一所述中间锁杆324连接。
[0011]上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还包括:上轴承4和斜拉杆5,所述窗框31具有一侧的上部和所述上轴承4连接,所述斜拉杆5具有一端和所述上轴承4可操作地活动连接,所述斜拉杆5具有另一端和所述导向杆322相匹配,所述斜拉杆5具有中部和所述第二角传动器323相匹配。
[0012]上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还包括:下轴承6和下合页7,所述窗框31具
有一侧的下部和所述下轴承6连接,所述下合页7具有一侧和所述下轴承6连接,所述下合页7具有另一侧和所述窗扇32连接。
[0013]上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所述窗框31具有上窗框设有一所述微通风锁座2,所述微通风锁座2和一所述第一角传动器321连接。
[0014]上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所述下窗框的所述微通风翻转锁座1和另一所述第一角传动器321连接。
[0015]上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所述窗框31具有一侧设有至少一所述微通风锁座2,一所述微通风锁座2和一所述中间锁杆324连接。
[0016]上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所述下窗框设有至少一所述微通风锁座2,一所述微通风锁座2和另一所述中间锁杆连接324。
[0017]上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所述窗框31具有另一侧设有至少一所述微通风锁座2,一所述微通风锁座2和所述传动器连接325。
[0018]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通过转动窗执手能够改变微通风锁座和微通风翻转锁座内锁点的位置,从而实现窗体在锁闭、上悬、6mm微通风和平开四种状态之间的切换,丰富了窗体的使用功能,操作简单方便,满足客户的需要;
[0020](2)本技术适用于市场上配套欧标U槽五金系统的内开内倒窗型,与现有的普通锁座具有良好的互换性,配套使用时仅需将该系统五金铰链和上侧斜拉杆做特殊的改制即可完美搭配结合,便于更换和维修。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翻转锁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翻转锁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翻转锁座的第一锁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翻转锁座的锁座行程调节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锁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锁座的锁闭使用状态图。
[0029]图9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翻转锁座的锁闭使用状态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锁座的上悬使用状态图。
[0031]图11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翻转锁座的上悬使用
状态图。
[0032]图12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锁座的6mm微通风使用状态图。
[0033]图13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翻转锁座的6mm微通风使用状态图。
[0034]图14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锁座的平开使用状态图。
[0035]图15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的微通风翻转锁座的平开使用状态图。
[0036]附图中:1、微通风翻转锁座;2、微通风锁座;3、窗体;4、上轴承;5、斜拉杆;6、下轴承;7、下合页;11、第一锁座基座;12、锁座行程调节滑块;13、第一锁座盖板;21、第二锁座基座;22、第二锁座盖板;31、窗框;32、窗扇;321、第一角传动器;322、导向杆;323、第二角传动器;324、中间锁杆;325、传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38]请参照图1至图15所示,示出了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中,包括:窗体3、微通风翻转锁座1、微通风锁座2、上轴承4、斜拉杆5、下轴承6和下合页7。
[0039]窗体3包括:窗框31和窗扇32,窗框31和窗扇32可操作地活动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窗体(3),所述窗体(3)包括:窗框(31)和窗扇(32),所述窗框(31)和所述窗扇(32)可操作地活动连接;微通风翻转锁座(1),所述窗框(31)内设有至少一所述微通风翻转锁座(1),所述微通风翻转锁座(1)包括:第一锁座基座(11)、锁座行程调节滑块(12)和第一锁座盖板(13),所述第一锁座基座(11)具有一侧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具有底部设有锁座滑道,所述锁座行程调节滑块(12)设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锁座行程调节滑块(12)具有一侧和所述锁座滑道可操作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槽具有侧壁设有第二槽,所述锁座行程调节滑块(12)具有轴部和所述第二槽相匹配,所述第一锁座盖板(13)和第一锁座基座(11)的一侧连接;微通风锁座(2),所述窗框(31)内设有至少一所述微通风锁座(2),所述微通风锁座(2)包括:第二锁座基座(21)和第二锁座盖板(22),所述第二锁座基座(21)具有一侧和所述第二锁座盖板(2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31)具有下窗框设有一所述微通风翻转锁座(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开窗用6mm微通风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32)包括:第一角传动器(321)、导向杆(322)、第二角传动器(323)、中间锁杆(324)和传动器(325),所述传动器(325)具有两端分别和一所述第一角传动器(321)连接,所述导向杆(322)具有一端和一所述第一角传动器(321)连接,所述导向杆(322)具有另一端和一所述第二角传动器(323)连接,所述第二角传动器(323)具有一端和一所述中间锁杆(324)连接,另一所述第一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伟王勇孙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