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修用抹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93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装修用抹灰机,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外侧壁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抹墙的抹板,所述立杆包括第一支撑杆、中段可替换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中段可替换杆的底部均安装有对位凸起块,所述对位凸起块的外侧安装有限位罩,所述中段可替换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均安装有与所述对位凸起块相对应的对位孔;通过第一支撑杆、中段可替换杆和第二支撑杆使立杆为组装式,通过选用不同中段可替换杆的数量进而实现组装后立杆高度的改变,以满足不同高度建筑的施工要求,且组装过程简单,同时稳定性好,没有凸出的部件,便于主体的上下移动。于主体的上下移动。于主体的上下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修用抹灰机


[0001]本技术涉及抹灰机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修用抹灰机。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很多装修墙面时都会使用墙面抹墙机进行抹墙,这种方式工艺比较简便,而且施工速度也比较快,工程构造整体性也非常好。
[0003]现有的抹灰机没有调节设备,且立杆长度为固定的,在对较高空间的建筑进行施工时,存在立杆高度不够的问题,这样会使抹灰机的抹板无法对较高处的建筑墙面进行操作,降低了抹灰机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建筑装修用抹灰机,可根据建筑空间的高度调节立杆高度的优点。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装修用抹灰机,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外侧壁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抹墙的抹板,所述立杆包括第一支撑杆、中段可替换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中段可替换杆的底部均安装有对位凸起块,所述对位凸起块的外侧安装有限位罩,所述中段可替换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均安装有与所述对位凸起块相对应的对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中段可替换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栓,所述连接栓依次贯穿所述限位罩、所述对位孔和所述对位凸起块。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罩的外侧壁开设有收纳孔,且所述连接栓的端头位于所述收纳孔内。为了避免连接栓在立杆的表面凸出。
[0008]优选的,所述中段可替换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外侧均开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限位罩的位置相对应。为了避免限位罩凸出。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为了避免立杆4发生侧翻的现象。
[0010]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滑轮,且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为了增加抹灰机的移动功能。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天梁。为了避免主体从第一支撑杆的顶部滑出。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中段可替换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平整结构。为了使第一支撑杆、中段可替换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时不会出现空隙。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支撑杆、中段可替换杆和第二支撑杆使立杆为组装式,通过增加和减小中段可替换杆的数量进而实现组装后立杆高度的改变,以满足不同高度建筑的施工要求,且组装过程简单,同时稳定性好,没有凸出的部件,便于主体的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立杆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中可替换杆的地面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主体;2、抹板;3、滑轮;4、立杆;401、第一支撑杆;402、中段可替换杆;403、第二支撑杆;404、底座;405、连接栓;406、环形凹槽;407、限位罩;408、收纳孔;409、对位孔;410、对位凸起块;5、天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修用抹灰机,包括立杆4,立杆4的外侧壁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主体1,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抹墙的抹板2,立杆4包括第一支撑杆401、中段可替换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3,其中第一支撑杆401和中段可替换杆402的底部均安装有对位凸起块410,对位凸起块410的外侧安装有限位罩407,中段可替换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3的顶部均安装有与对位凸起块410相对应的对位孔409,第一支撑杆401、中段可替换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3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栓405,连接栓405依次贯穿限位罩407、对位孔409和对位凸起块410。
[0021]本实例中,通过第一支撑杆401、中段可替换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3使立杆4为组装式,在对位凸起块410、对位孔409和连接栓405的配合下增加和减小中段可替换杆402的数量,通过这样可以实现组装后立杆4高度的改变,以满足不同高度建筑的施工要求,且组装过程简单,同时稳定性好,没有凸出的部件,便于主体1的上下移动。
[0022]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限位罩407的外侧壁开设有收纳孔408,且连接栓405的端头位于收纳孔408内,当连接栓405依次贯穿限位罩407、对位孔409和对位凸起块410开设的螺孔,连接栓405的端头会嵌入到收纳孔408的内部,通过这样可以避免连接栓405在立杆4的表面凸出。
[0023]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中段可替换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3的顶部外侧均开设有环形凹槽406,且环形凹槽406与限位罩407位置相对应,当对位凸起块410嵌入到对位孔409内部时,会使限位罩407嵌入环形凹槽406的内部,通过这样可以避免限位罩407凸出。
[0024]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杆403的底部安装有底座404,通过底座404可以对立杆4进行支撑,避免立杆4发生侧翻的现象。
[0025]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滑轮3,且滑轮3的数量为四个,通过滑轮3可以使主体1进行行走,增加抹灰机的移动功能。
[002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杆401的顶部安装有天梁5,通过天梁5可以避免主体1从第一支撑杆401的顶部滑出。
[0027]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杆401、中段可替换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3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平整结构,通过这样可以使第一支撑杆401、中段可替换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3连接时不会出现空隙。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前,根据建筑物的高
度选择中段可替换杆402的数量,若中段可替换杆402的数量为一个,将第一支撑杆401、中段可替换杆402以及第二支撑杆403如图2所示进行拼装,将对位凸起块410插入对应的对位孔409内,同时限位罩407将第二支撑杆403和中段可替换杆402的顶端包裹,采用对位凸起块410和限位罩407内外插设的方式,可增加稳定性,然后通过连接栓405旋紧即可固定,连接栓405旋紧后其端部的头部位于收纳孔408内,避免头部凸出,组装后立杆4的高度为三米,然后将立杆4固定在建筑的底板和墙顶之间,抹板2位于墙壁的一侧,向抹板2与墙壁之间添加水泥浆,通过主体1的移动,即可进行抹灰,若采用两个中段可替换杆402,即将两个中段可替换杆402按上述方式进行组装,然后将中段可替换杆402分别与第一支撑杆401和第二支撑杆403固定,此时立杆4的高度为四米,本设计采用组装式的立杆4,可通过组装时选用不同中段可替换杆402的数量进而实现组装后立杆4高度的改变,以满足不同高度建筑的施工要求,且组装过程简单,同时稳定性好,没有凸出的部件,便于主体1的上下移动。
[0029]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修用抹灰机,其特征在于,立杆,所述立杆的外侧壁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抹墙的抹板,所述立杆包括第一支撑杆、中段可替换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中段可替换杆的底部均安装有对位凸起块,所述对位凸起块的外侧安装有限位罩,所述中段可替换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均安装有与所述对位凸起块相对应的对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中段可替换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栓,所述连接栓依次贯穿所述限位罩、所述对位孔和所述对位凸起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装修用抹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罩的外侧壁开设有收纳孔,且所述连接栓的端头位于所述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玺张志威洪杰程浩孙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