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具有部分光谱感测面积的感测像素的感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687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0
一种感测装置,至少包含多个感测像素,其中所述感测像素具有不同占比的特定光谱感测面积,使能依据所述感测像素感测受测光所获得的多个感测值及所述不同占比的特定光谱感测面积,来定义出该受测光的光谱信息。来定义出该受测光的光谱信息。来定义出该受测光的光谱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具有部分光谱感测面积的感测像素的感测装置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感测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采用具有部分光谱感测面积的感测像素的感测装置,利用由具有部分光谱感测面积的感测像素所获得的感测值,可以获得特定光谱的光谱信息,或者作为活体判断(譬如真假手指判断)或性质判断的依据。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的移动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等)通常配备有使用者生物识别系统,包括了例如指纹、脸型、虹膜等等不同技术,用以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其中例如应用于手机或智能型手表等携带型装置,也兼具有行动支付的功能,对于使用者生物识别更是变成一种标准的功能,而手机等携带型装置的发展更是朝向全屏幕(或超窄边框)的趋势,使得传统电容式指纹按键无法再被继续使用,进而演进出新的微小化光学成像装置(有的非常类似传统的相机模块,具有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Image Sensor(简称CIS))感测元件及光学镜头模块)。将微小化光学成像装置设置于屏幕下方(可称为屏下),透过屏幕部分透光(特别是有机发光二极体(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屏幕),可以撷取按压于屏幕上方的物体的图像,特别是指纹图像,可以称为屏幕下指纹感测(Fingerprint On Display,FOD)。
[0003]屏幕下指纹感测除了要能正确地感测到指纹以外,也需要判断手指的真伪,以防止某人利用伪造另一人的假指纹或假手指来假冒另一人而通过认证。目前的仿冒技术也越来越精进,譬如可以利用2D影像或3D列印制作一个模具,再利用此模具填入各种不同的硅胶和色素制成假手指,或者也可以将另一人的指纹复制成透明或肤色薄膜附加到手指表面,使得附加有透明薄膜的假手指难以被辨别出。传统的辨识方法都是在2D的感测器阵列中(基本上都是可以检测可见光谱的白像素(white pixel)),设置部分的颜色像素(在其上方制作特定的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例如RGB彩色滤光片)分布于2D阵列中,再由这些颜色像素检测反射于手指的光信号强度,通过设定一光信号强度阈值(threshold value),达到判别真假手的目的。但是这种光信号强度的判断很容易受到环境光场强度变化的影响,而常常造成光信号强度阈值设定时的变异,大大影响了判断的真确性。
[0004]鉴于以上说明,对于判断真实手指的机构,着实有更进一步的改良需求,以防止假手指通过指纹感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具有部分光谱感测面积的感测像素的感测装置,依据感测像素的部分面积的占有比例及感测像素感测受测部位所获得的感测值,作为活体判断或性质判断的依据,并且可用来定义出受测部位对应特定光谱的光谱信息。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感测装置,至少包含多个感测像素,其中所述
感测像素具有不同占比的特定光谱感测面积,使能依据所述感测像素感测受测光所获得的多个感测值及所述不同占比的特定光谱感测面积,来定义出该受测光的光谱信息。
[0007]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感测装置,依据感测像素的部分面积的占有比例及感测像素感测受测部位所获得的感测值,可以求得受测部位对应特定光谱的光谱信息,而从光谱信息进行检测血氧浓度、皮肤特性或其他皮下组织的特性等等的判断,而不用牺牲受测部位的光谱信息。
[0008]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09]图1A显示依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感测像素的示意图。
[0010]图1B显示依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感测装置的应用的示意图。
[0011]图2显示图1B的多个感测像素的平面配置图。
[0012]图3至图5显示图1B的三种感测像素的立体配置图。
[0013]附图标号:
[0014]A11:有效面积
[0015]A13:有效面积
[0016]F:物体
[0017]L1:第一光线
[0018]L2:第二光线
[0019]M1:第一占比
[0020]M2:第三占比
[0021]M3:第五占比
[0022]N1:第二占比
[0023]N2:第四占比
[0024]N3:第六占比
[0025]S1:第一感测值
[0026]S11,S12:接收值
[0027]S2:第二感测值
[0028]S21,S22:接收值
[0029]S3:第三感测值
[0030]S4:第四感测值
[0031]VIP:部位
[0032]10:感测像素
[0033]11:光感测元件
[0034]11A:第一部分
[0035]11B:第二部分
[0036]12:第一区
[0037]13:光谱分离元件
[0038]13A:第一光区
[0039]13B:第二光区
[0040]14:第二区
[0041]20:第二感测像素
[0042]22:第三区
[0043]24:第四区
[0044]30:第三感测像素
[0045]32:第五区
[0046]34:第六区
[0047]40:第四感测像素
[0048]45:感测基板
[0049]50:信号处理单元
[0050]51:像素群组
[0051]52:像素群组
[0052]53:像素群组
[0053]60:数据库
[0054]70:光机结构
[0055]80:显示器
[0056]100:感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7]图1A显示依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感测像素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感测像素10,至少包含一个完整的光感测元件11以及一光谱分离元件13,其设置于光感测元件11的一侧。光谱分离元件13具有一第一光区13A与一第二光区13B,分别处理不同光谱成分的光。光感测元件11的一第一部分11A与一第二部分11B分别通过光谱分离元件13的第一光区13A与第二光区13B,感测来自一物体F的一受测光而获得一综合信号。第一光区13A与第一部分11A构成感测像素10的一第一区12,第二光区13B与第二部分11B构成感测像素10的一第二区14。于本实施例中,光谱分离元件13为一滤光片,第一光区13A的有效面积A13小于光感测元件11能执行光感测的有效面积A11。于一例子中,第一光区13A让受测光的一第一光线L1(具有譬如红光光谱)通过而到达光感测元件11,而第二光区13B让受测光全部(具有譬如白光光谱)通过而到达光感测元件11。于另一例子中,第一光区13A让第一光线L1(具有譬如红光光谱)通过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多个感测像素,所述感测像素具有不同占比的特定光谱感测面积,使能依据所述感测像素感测受测光所获得的多个感测值及所述不同占比的特定光谱感测面积,来定义出所述受测光的光谱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像素至少包含:一第一感测像素,基于来自一物体的一部位的所述受测光获得一第一感测值S1,并且具有一第一占比M1的一第一区及一第二占比N1的一第二区,所述第一区感测所述受测光的第一光线;及一第二感测像素,基于所述受测光获得一第二感测值S2,并且具有一第三占比M2的一第三区以及一第四占比N2的一第四区,所述第三区用于感测所述受测光的所述第一光线,使能依据至少M1、N1、M2、N2、S1与S2来定义所述部位对应于所述第一光线的光谱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四区用于感测所述部位的第二光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像素还包含一第三感测像素,基于所述受测光获得一第三感测值S3,并且具有一第五占比M3的一第五区以及一第六占比N3的一第六区,所述第五区用于感测所述受测光的所述第一光线,使能依据至少M1、N1、M2、N2、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三傅同龙
申请(专利权)人: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