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康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85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包括:底座;Y轴直线导轨,固设于所述底座顶部;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与Y轴直线导轨插接;XY连接块,与所述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相连;X轴直线导轨,与所述XY连接块相连;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与所述X轴直线导轨插接;绳索固定块,布设于所述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的侧部;A电机,固设于底座顶部的一侧;B电机,固设于底座顶部的另一侧;第五惰轮轴承,固设于底座顶部的一侧;第三惰轮轴承,固设于底座顶部的另一侧;第六惰轮轴承,与X轴直线导轨底侧的一端相连;第二惰轮轴承,与X轴直线导轨底侧的另一端相连;驱动绳索。驱动绳索。驱动绳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3D打印机均采用FDM(fusion depositionmodeling,熔融沉积)工艺,FDM工艺是通过高温喷头熔融并挤出塑料线材,线材在平台或者已加工产品上堆积、冷却、固化,逐层累计得到实体。
[0003]加热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沿XY水平面运动。热塑性丝状材料由供丝机构送至热熔喷头,并在喷头中加热和熔化成半液态,然后被挤压出来,有选择性的涂覆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一层工件薄片轮廓和支撑结构。一层截面成型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再进行下一层的沉积。因此,为了短时完成高质量的生产,喷头需要快速而精准的在XY水平面运动。目前很多在市面上这样的移动是利用 Core XY结构而实现。
[0004]Core XY结构来实现笛卡尔坐标系的方案很常见,例如有 Stratasys V系列的3D打印机和美国优利激光的VLS系列激光切割机,Core XY结构的原理是通过两个电机(A电机和B电机)同时控制XY的移动,A,B电机同向的时候,喷头往X轴移动,A,B电机反向的时候喷头往Y轴移动。两个电机的同时作用,力量比单个电机控制一轴来得要稳定。
[0005]但在Core XY结构上,正时皮带需要在A电机和B电机皮带交叉处进行扭曲。这个扭曲对皮带的精度和寿命都有影响。因为正时皮带要扭曲,必要留出空间来允许正时皮带没有触摸点,导致Core XY结构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目的: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其解决了现有的Core XY结构在正时皮带扭曲,导致结构变大、皮带的精度较差、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0007]技术方案: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包括:
[0008]底座;
[0009]Y轴直线导轨,固设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Y轴直线导轨的两侧向内凹设有第一滑槽;
[0010]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其底部凹设一与所述Y轴直线导轨相适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适应的第一凸起,所述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通过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凸起与Y轴直线导轨插接,所述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与所述Y轴直线导轨之间设有用于滑动的钢珠;
[0011]XY连接块,与所述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相连,所述XY连接块的第一侧的两角分别设有第一惰轮轴承、第七惰轮轴承,所述XY连接块的第一侧的中部设有第四惰轮轴承;
[0012]X轴直线导轨,与所述XY连接块相连,所述X轴直线导轨的顶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X轴限位器、第二X轴限位器,所述X轴直线导轨的两侧向内凹设有第二滑槽;
[0013]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其底部凹设有一与所述X轴直线导轨相适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内侧壁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适应的第二凸起,所述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通过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X轴直线导轨插接,所述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与所述 X轴直线导轨之间设有用于滑动的钢珠;
[0014]绳索固定块,布设于所述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的侧部;
[0015]A电机,固设于与Y轴直线导轨第一端相邻的底座顶部的一侧, A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驱动绳索相适应的A电机驱动齿轮;
[0016]B电机,固设于与Y轴直线导轨第一端相邻的底座顶部的另一侧, B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驱动绳索相适应的B电机驱动齿轮;
[0017]第五惰轮轴承,固设于与Y轴直线导轨第二端相邻的底座顶部的一侧;
[0018]第三惰轮轴承,固设于与Y轴直线导轨第二端相邻的底座顶部的另一侧;
[0019]第六惰轮轴承,与X轴直线导轨底侧的一端相连;
[0020]第二惰轮轴承,与X轴直线导轨底侧的另一端相连;
[0021]驱动绳索,其一端与绳索固定块的一端相连,并依次绕过第二惰轮轴承、第一惰轮轴承、B电机驱动齿轮、第三惰轮轴承、第四惰轮轴承、第五惰轮轴承、A电机驱动齿轮、第七惰轮轴承、第六惰轮轴承,所述驱动绳索的另一端与绳索固定块的另一端相连。
[0022]进一步地,XY连接块与所述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相连。
[0023]进一步地,X轴直线导轨与所述XY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相连。
[0024]进一步地,绳索固定块通过粘接或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布设于所述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的侧部。
[0025]进一步地,第六惰轮轴承与X轴直线导轨底侧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相连。
[0026]进一步地,第二惰轮轴承与X轴直线导轨底侧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相连。
[0027]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只使用两套直线导轨,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0029]2.驱动绳索不像正时皮带可以随意扭曲,这允许惰轮轴承位置和角度都很灵活,可以让整个设计体积小,而且寿命长;
[0030]3.在XY平面内运动的两个电机都固定于底座,降低了运动部件的重量,运动部件的惯性如此可以降低,加速度更高,带来的效果就是运动更加敏捷;
[0031]4.两个轨道链接只需要一个链接块,进一步减少运动部件的重量。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的等距顶视图;
[0033]图2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的等距底视图;
[0034]图3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的顶视图。
[0035]其中:
[0036]1‑
A电机2

B电机3

A电机驱动齿轮4

B电机驱动齿轮5

Y轴直线导轨6

驱动绳索
7

第一X轴限位器8

XY连接块9

X轴直线导轨10

第二X轴限位器11

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12

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13

绳索固定块14

第一惰轮轴承15

第二惰轮轴承16

第三惰轮轴承17

第四惰轮轴承18

第五惰轮轴承19

第六惰轮轴承20

第七惰轮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0038]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包括:
[0039]底座(图中未示出);
[0040]Y轴直线导轨5,固设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Y轴直线导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水平移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Y轴直线导轨,固设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Y轴直线导轨的两侧向内凹设有第一滑槽;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其底部凹设一与所述Y轴直线导轨相适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适应的第一凸起,所述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通过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凸起与Y轴直线导轨插接,所述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与所述Y轴直线导轨之间设有用于滑动的钢珠;XY连接块,与所述Y轴直线导轨滑动块相连,所述XY连接块的第一侧的两角分别设有第一惰轮轴承、第七惰轮轴承,所述XY连接块的第一侧的中部设有第四惰轮轴承;X轴直线导轨,与所述XY连接块相连,所述X轴直线导轨的顶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X轴限位器、第二X轴限位器,所述X轴直线导轨的两侧向内凹设有第二滑槽;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其底部凹设有一与所述X轴直线导轨相适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内侧壁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适应的第二凸起,所述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通过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X轴直线导轨插接,所述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与所述X轴直线导轨之间设有用于滑动的钢珠;绳索固定块,布设于所述X轴直线导轨滑动块的侧部;A电机,固设于与Y轴直线导轨第一端相邻的底座顶部的一侧,A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驱动绳索相适应的A电机驱动齿轮;B电机,固设于与Y轴直线导轨第一端相邻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笛
申请(专利权)人:刘康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