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活动障碍患者的床上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666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下肢活动障碍患者的床上恢复训练装置,它包括放置在床板顶部左侧的固定导轨座,固定导轨座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凉鞋,滑动块的前侧和后侧均固连有固定环,床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连有圆壳,圆壳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轴,圆壳内腔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转轴表面的一侧固连有转动块,圆壳的顶部设置有紧固组件,转轴延伸至圆壳的外侧并固连有支撑立板,支撑立板顶部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滑轮,固定环的表面固定有拉绳,拉绳远离固定环的一端绕过滑轮并固连有拉手。该装置可以使患者在病床上进行早期介入性的锻炼,避免因下肢制动而引起的下肢血栓及足下垂。免因下肢制动而引起的下肢血栓及足下垂。免因下肢制动而引起的下肢血栓及足下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活动障碍患者的床上恢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下肢活动障碍患者的床上恢复训练装置,属于肢体复健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说明书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中风截瘫患者存在下肢活动障碍,下肢长时间不活动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足下垂等,下肢活动障碍者需要定期去专门的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这样既不方便,复健过程也比较长,目前亟急一种可以让下肢活动障碍者能够早期自己在病床上就能够进行训练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4]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说明书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下肢活动障碍患者的床上恢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可以在不磨损足根处皮肤的情况下,加大运动量,使患者在病床上进行早期介入性的锻炼,避免因下肢制动而引起的下肢血栓及足下垂。
[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活动障碍患者的床上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放置在床板(1)顶部左侧的固定导轨座(2),所述固定导轨座(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所述滑动块(3)与固定导轨座(2)之间设置有滑动组件(4),所述滑动块(3)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5),所述滑动块(3)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连接组件(6),所述连接组件(6)的顶部设置有凉鞋(8),所述滑动块(3)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所述床板(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壳(9),所述圆壳(9)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圆壳(9)内腔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11),所述转轴(10)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在弧形槽(11)内腔滑动的转动块(12),所述圆壳(9)的顶部设置有与转动块(12)相适配的紧固组件(13),所述转轴(10)延伸至圆壳(9)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板(14),所述支撑立板(14)顶部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滑轮(15),所述固定环(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绳(16),所述拉绳(16)远离固定环(7)的一端绕过滑轮(15)并固定连接有拉手(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活动障碍患者的床上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4)包括活动安装在滑动块(3)底部的三个滚球(41),所述固定导轨座(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三个弧形滚槽(42),所述滚球(41)滚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明顾旭东姚云海时美芳傅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