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烤鸭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36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温烤鸭盒,包括保温盒外壳;所述保温盒外壳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固定板;所述保温盒外壳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处限制板;所述保温盒外壳底部内侧滑动设置移动架,且移动架处于限制板和保温盒外壳之间;所述限制板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储存外壳。因保温盒外壳的中空设置,能有效的避免在加热时误触导致烫伤,短弹性板和长弹性板的倾斜设置,可在发生晃动时对储存外壳进行缓冲,避免出现被加热的烤鸭移动到一侧导致加热不均匀的情况发生,通过观察连接滑动杆顶部在限制板上矩形孔的伸出长度可判断水量的多少,防止因水的折射导致的加水量错误,同时通过连接滑动杆的移动可以判断保温外壳内部的水量。动可以判断保温外壳内部的水量。动可以判断保温外壳内部的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烤鸭盒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烤鸭盒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烤鸭盒。

技术介绍

[0002]烤鸭是中国名食,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在购买并上桌后需要保证烤鸭的口感,避免烤鸭凉了之后味道发生变化,进而需要一种保温烤鸭盒。
[0003]目前的烤鸭盒,如公告号CN212448583U的专利所述,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面冲压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底部冲压有第二凹槽,所述盒体的两侧均冲压有凸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底部的侧面搭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顶面的两侧均冲压有集中槽,且集中槽的底部与第二凹槽内壁的底部搭接,所述第一横板底面的两侧均冲压有边槽。本技术通过第二横板上冲压的圆形槽、方形槽、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方便放置更多的配菜,且通过将手指放入弧形槽内,方便拿取圆形槽内的圆形饼,且通过将两个食指放入第一横板底面的两侧均冲压的边槽内,通过两个食指的夹紧力,将第一横板从盒体内壁的底部取出,方便就餐者使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
[0005]现在的保温烤鸭盒在进行保温加热时,只有保温盒的底部温度较高,加热区域有限,而且不能时刻观察保温盒内部的存水量以及加水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在保温烤鸭盒在进行保温加热时,能够时刻观察保温盒内部的存水量以及加水量,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烤鸭盒。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烤鸭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保温烤鸭盒,包括:保温盒外壳;所述保温盒外壳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固定板;所述保温盒外壳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处限制板;所述保温盒外壳底部内侧滑动设置移动架,且移动架处于限制板和保温盒外壳之间;所述移动架呈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移动架长度与宽度均与保温盒外壳内部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移动架的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移动架的顶部左右两端设置有两处连接滑动杆,所述移动架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两处连接滑动杆,所述连接滑动杆的外侧与保温盒外壳的内侧滑动贴合;所述移动架可在保温盒外壳的内部上下往复运动,限制板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四处矩形孔;所述连接滑动杆可沿限制板的矩形孔内部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限制板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储存外壳;所述保温盒外壳的底部左右两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四处支撑块。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移动架内部中空的设置,连接滑动杆可沿限制板的矩形孔内部上下往复运动,在进行加水时移动架可带动滑动杆向上移动,过观察连接滑动杆顶部在限制板上矩形孔的伸出长度可判断水量的多少,防止因水的折射导致的加水量错误,同时通过连接滑动杆的移动可以判断保温外壳内部的水量。
[0010]可选的,所述保温盒外壳的底部左右两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四处支撑块;所述保温盒外壳的外壁内部为中空状态,且保温盒外壳的底部为矩形板结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四处支撑块的设置,便于保温盒外壳的放置,同时保温盒外壳的中空设置能有效的避免在加热时发生烫伤的情况。
[0012]可选的,所述连接固定板一侧均固定设置有一处转动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固定板共设置有两处并呈对称设置在保温盒外壳的两侧,所述转动连接凸起上均前后对称设置有连接孔且铰连接有一处握持把手。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凸起与握持把手之间铰连接的方式,将保温盒外壳放置后可减少空间的占用,设置有两处握持把手便于对保温盒外壳进行拿取。
[0014]可选的,所述限制板的顶部外侧固定设置在保温盒外壳的顶部内侧,所述限制板的顶部外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孔,所述限制板外侧可与移动架内侧形成空腔,所述限制板的内侧左右两端设置有短弹性板,所述限制板内侧前后对称设置有长弹性板,所述短弹性板和长弹性板均呈固定倾斜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制板与移动架形成空腔,在进行加热时,空腔会形成包覆结构,进而实现全方位加热,同时短弹性板和长弹性板的倾斜设置可进行缓冲。
[0016]可选的,所述储存外壳底部处于限制板的内侧,所述储存外壳顶端底部与限制板的顶部接触,所述储存外壳整体尺寸小于保温盒外壳以及限制板的内部尺寸,所述储存外壳的顶部活动设置有一处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前后对称设置有两处圆形孔,所述储存外壳的底部外侧可与短弹性板和长弹性板接触。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存外壳与挡板的配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流失。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19]1、保温盒外壳与储存外壳之间会形成半密封状态,便于对储存外壳内部物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因保温盒外壳的中空设置,能有效的避免在加热时误触导致烫伤,同时短弹性板和长弹性板的倾斜设置,可在发生晃动时对储存外壳进行缓冲,避免出现被加热的烤鸭移动到一侧导致加热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0020]2、因限制板与移动架形成空腔,在进行加热时,空腔会形成包覆结构,进而实现全方位加热,因移动架内部中空的设置,连接滑动杆可沿限制板的矩形孔内部上下往复运动,在进行加水时移动架可带动滑动杆向上移动,通过观察连接滑动杆顶部在限制板上矩形孔的伸出长度可判断水量的多少,防止因水的折射导致的加水量错误,同时通过连接滑动杆的移动可以判断保温外壳内部的水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保温盒外壳侧剖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5]1、保温盒外壳;101、支撑块;2、连接固定板;201、转动连接凸起;202、握持把手;3、移动架;301、连接滑动杆;4、限制板;401、短弹性板;402、长弹性板;5、储存外壳;50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保温烤鸭盒。
[0029]参照图1,保温盒外壳1;保温盒外壳1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固定板2;保温盒外壳1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处限制板4;保温盒外壳1底部内侧滑动设置移动架3,且移动架3处于限制板4和保温盒外壳1之间;限制板4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储存外壳5;保温盒外壳1的底部左右两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四处支撑块101。
[0030]参照图2和参照图3,保温盒外壳1的外壁内部为中空状态,且保温盒外壳1的底部为矩形板结构,连接固定板2一侧均固定设置有一处转动连接凸起201,连接固定板2共设置有两处并呈对称设置在保温盒外壳1的两侧,转动连接凸起201上均前后对称设置有连接孔且铰连接有一处握持把手202,保温盒外壳1的中空设置能有效的避免在加热时误触导致烫伤的情况发生,转动连接凸起201与握持把手202之间铰连接的方式,与握持把手202脱离后,握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烤鸭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盒外壳(1);所述保温盒外壳(1)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固定板(2);所述保温盒外壳(1)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处限制板(4);所述保温盒外壳(1)底部内侧滑动设置移动架(3),且移动架(3)处于限制板(4)和保温盒外壳(1)之间;所述移动架(3)呈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移动架(3)长度与宽度均与保温盒外壳(1)内部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移动架(3)的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移动架(3)的顶部左右两端设置有两处连接滑动杆(301),所述移动架(3)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两处连接滑动杆(301),所述连接滑动杆(301)的外侧与保温盒外壳(1)的内侧滑动贴合;所述移动架(3)可在保温盒外壳(1)的内部上下往复运动,限制板(4)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四处矩形孔;所述连接滑动杆(301)可沿限制板(4)的矩形孔内部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限制板(4)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储存外壳(5);所述保温盒外壳(1)的底部左右两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四处支撑块(1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保温烤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盒外壳(1)的底部左右两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四处支撑块(101);所述保温盒外壳(1)的外壁内部为中空状态,且保温盒外壳(1)的底部为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金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江南盛达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