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贵勤专利>正文

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19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该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包括储物盒和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折叠板、第一隔板、第二折叠板、第二隔板、第三折叠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储物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解决了在抢救病人时,因导联线过多,之前使用过心电监护仪的护理人员未将导联线合理放置,存放混乱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影响病人救治的问题。影响病人救治的问题。影响病人救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

技术介绍

[0002]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能同时监护病人的动态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该设备具有心电信息的采集、存储、智能分析预警等功能,并具备精准监测、触屏操控、简单便捷等特点,它能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护人员及时作出应急处理,进行治疗。
[0003]一个心电监护仪包含有心电导联线、血氧探头、血压袖带、体温传感器、主机电源线、地线等附件,以上外围附件在使用后要进行清洁、消毒,在使用及消毒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导联线的受压、折叠及消毒液对它的腐蚀性,久而久之,导致导联线老化,不能正常使用甚至损毁,而这些外围附件价格昂贵,无形中加重了临床科室的经济负担,另外,在抢救病人时,因导联线过多,之前使用过心电监护仪的护理人员未将导联线合理放置,存放混乱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影响病人救治。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设计紧凑,外形美观,实用性强,易于操作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
[0006]本技术提供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包括储物盒和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折叠板、第一隔板、第二折叠板、第二隔板、第三折叠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储物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折叠板,所述第三折叠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
[0007]为了达到对导线进行固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优选的,所述收纳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所述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0008]为了达到对导线进行分类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标签、第二标签和第三标签,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0009]为了达到对系带进行固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系带,所述系带的底部设置有扣环。
[0010]为了达到对袋体进行固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与扣环的内壁卡接。
[0011]为了达到对储物盒进行开启和关闭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优选的,所述储物盒的外观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储物盒的内腔设置为敞开式,所述储物盒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呈倾斜状,所述盖板内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储物盒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磁铁配合使用的第二磁铁,所述盖板的正表面设置有拉纽。
[0012]为了达到对物品进行存放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优选的,所述储物盒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储物仓,所述储物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0013]为了达到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顶部与储物盒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储物盒的内腔位于第三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存放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该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通过设置储物盒,用于对一些医疗用品以及工具进行存放,大大提高了实用性,通过在储物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折叠板,第一折叠板与第一隔板的一侧连接,第一隔板的另一侧与第二折叠板连接,第二折叠板的一侧与第二隔板连接,第二隔板通过第三折叠板与第二固定板相连接,通过此连接结构形成风琴式袋体,从而可以对其进行拉伸和缩起,从而达到了折叠的效果,在展开时可以对导线进行整理收纳,在闲置时可以将其缩起,减少占用空间方便存放,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通过在袋体内设置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同时拉动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接着将导线放入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之间,松开后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恢复弹力,从而对导线进行固定,不仅简单快捷,固定效果好,并且不会对导线造成损失,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和防护性,解决了现有的在抢救病人时,因导联线过多,之前使用过心电监护仪的护理人员未将导联线合理放置,存放混乱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影响病人救治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第二固定板的后视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储物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储物盒;2、收纳机构;201、第一固定板;202、第一折叠板;203、第一隔板;204、第二折叠板;205、第二隔板;206、第三折叠板;207、第二固定板;208、第一弹性绳;209、第二弹性绳;3、第一标签;4、第二标签;5、第三标签;6、固定块;7、系带;8、扣环;9、第三固定板;10、卡块;11、盖板;12、第一磁铁;13、第二磁铁;14、拉纽;15、储物仓;16、支撑板;17、第三隔板;18、存放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第二固定板的后视图;图4为图1所示储物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包括储物盒1。
[00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收纳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01、第一折叠板202、第一隔板203、第二折叠板204、第二隔板205、第三折叠板206和第二固定板207,储物盒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01,第一固定板2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折叠板202,第一折叠板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203,第一隔板20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折叠板204,第二折叠板20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205,第二隔板205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折叠板206,第三折叠板20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07。
[0024]参考图1和图2所示,收纳机构2还包括第一弹性绳208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物盒(1);收纳机构(2),所述收纳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01)、第一折叠板(202)、第一隔板(203)、第二折叠板(204)、第二隔板(205)、第三折叠板(206)和第二固定板(207),所述储物盒(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01),所述第一固定板(2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折叠板(202),所述第一折叠板(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203),所述第一隔板(20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折叠板(204),所述第二折叠板(20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205),所述第二隔板(205)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折叠板(206),所述第三折叠板(20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机构(2)还包括第一弹性绳(208)和第二弹性绳(209),所述第一固定板(201)、第一隔板(203)和第二隔板(205)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绳(208)和第二弹性绳(209),所述第一弹性绳(208)和第二弹性绳(209)的数量设置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便携可折叠收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03)、第二隔板(205)和第二固定板(20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标签(3)、第二标签(4)和第三标签(5),所述第二固定板(2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贵勤王兰杰
申请(专利权)人:何贵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