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锁门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18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锁门把手,包括门内把手,所述门内把手内设置有把手头、滑动连接于所述把手头内的锁紧座、设于所述锁紧座上的锁紧保持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紧座上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座随所述锁紧组件移动时,所述锁紧保持组件锁定所述锁紧座以保持锁定位置或非锁定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自锁门把手,通过在锁紧座上设置锁紧保持组件,实现锁紧座随锁紧组件移动时,锁紧保持组件锁定锁紧座以保持锁定位置或非锁定位置,避免锁紧座因震动而移位解除正常的锁紧状态或非锁紧状态。紧状态。紧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锁门把手


[0001]本技术涉及门把手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锁门把手。

技术介绍

[0002]门把手是不可忽视与或缺的门配件,它同时具备装饰性与功能性。目前,门把手和门锁一般采用独立设计相互关联和合在一起两种设计方式,门把手和门锁合在一起设计,会使结构复杂,容易损坏,难维修,且制造成本高;门把手和门锁独立设计相互关联,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便于维修,且制造成本低,实际中应用较多。现有的门把手中设有非钥匙锁紧门体的锁紧结构,但锁紧结构主要采用摩擦力锁定位置,容易因震动而移位解除正常的锁紧状态或非锁紧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锁门把手。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可自锁门把手,包括门内把手,所述门内把手内设置有把手头、滑动连接于所述把手头内的锁紧座、设于所述锁紧座上的锁紧保持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紧座上的锁紧组件;
[0006]所述锁紧座随所述锁紧组件移动时,所述锁紧保持组件锁定所述锁紧座以保持锁定位置或非锁定位置。
[0007]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自锁门把手,通过在锁紧座上设置锁紧保持组件,实现锁紧座随锁紧组件移动时,锁紧保持组件锁定锁紧座以保持锁定位置或非锁定位置,避免锁紧座因震动而移位解除正常的锁紧状态或非锁紧状态。
[0008]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座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锁紧保持组件包括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弹性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的锁位件;所述把手头上设有对应所述锁紧座在所述把手头中锁定位置或非锁定位置且与所述锁位件匹配的锁位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锁位件为滚珠。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弹片,所述锁位件为滚珠或球状凸起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门内把手连接的第一管座,所述第一管座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或复位把手位置的第一止动结构,所述第一止动结构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一止动件、第一垫圈以及第一卡位垫圈;
[0012]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座的第一凸块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止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止动件与穿过所述第一管座的把手头卡接,所述第一卡位垫圈与所述把手头连接并卡住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限制所述第一止动件的位移。
[0013]进一步地,所述门内把手与所述第一管座之间设置有第一自锁紧垫圈,所述第一
自锁紧垫圈与所述第一管座卡接。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门内把手相对应设置的门外把手,所述门外把手内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门外把手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门外把手连接的第二管座,所述第二管座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或复位把手位置第二止动结构,所述第二止动结构包括第三弹性件、第二止动件、第二垫圈以及第二卡位垫圈;
[0016]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座的第二凸块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止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止动件与穿过所述第二管座的转动座卡接,所述第二卡位垫圈与所述转动座连接并卡住所述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限制所述第二止动件的位移。
[0017]进一步地,所述门外把手与所述第二管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自锁紧垫圈,所述第二自锁紧垫圈与所述第二管座卡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座上设有通过第三固定件与所述锁紧座固定连接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贯穿所述门外把手。
[0019]进一步地,所述门外把手内设有与所述复位件滑动连接的管件,所述管件与所述轴元件连接。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可自锁门把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1]1)通过在锁紧座上设置锁紧保持组件,实现锁紧座随锁紧组件移动时,锁紧保持组件锁定锁紧座以保持锁定位置或非锁定位置,避免锁紧座因震动而移位解除正常的锁紧状态或非锁紧状态。
[0022]2)通过锁紧座上设置锁位件与把手头上设置锁位孔,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前提下,能保持锁紧与解锁状态不变。
[0023]3)通过设置第一止动结构和第二止动结构,能使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在转动后松手时能自动复位。
[0024]4)通过设置第一自锁紧垫圈和第二自锁紧垫圈,避免门内把手与第一管座之间和门外把手与第二管座之间产生磨损破坏,只需更换第一自锁紧垫圈和第二自锁紧垫圈及可以继续使用,节省维修成本。
[0025]5)设置复位件是为了误锁时,可以通过复位件解锁,避免因需解锁而破坏门把手。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可自锁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可自锁门把手另一视角的结构剖面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可自锁门把手的机构剖面示意图;
[0029]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0030]图5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门内把手;11、把手头;111、锁位孔;12、锁紧座;121、第一凹槽;13、锁紧保持组件;131、第一弹性件;132、锁位件;14、锁紧组件件;141、推动件;142、锁紧件;15、第一固定件;16、第三固定件;2、第一管座;21、第一止动结构;211、第二弹性件;212、第一止动件;
213、第一垫圈;214、第一卡位垫圈;22、第一凸块;23、第一管座盖;3、轴元件;4、第二管座;41、第二止动结构;411、第三弹性件;412、第二止动件;413、第二垫圈;414第二卡位垫圈;42、第二凸块;43、第二管座盖;5、门外把手;51、转动座;52、第二固定件;53、管件;6、连接件;7、第一自锁紧垫圈;8、第一自锁紧垫圈;9、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0036]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锁门把手,包括门内把手1、第一管座2、轴元件3、第二管座4、门外把手5以及定位连接第一管座2与第二管座4的连接件6,门内把手1与第一管座2连接,第二管座3与门外把手5连接,门内把手1与门外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锁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内把手(1),所述门内把手(1)内设置有把手头(11)、滑动连接于所述把手头(11)内的锁紧座(12)、设于所述锁紧座(12)上的锁紧保持组件(13)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紧座(12)上的锁紧组件(14);所述锁紧座(12)随所述锁紧组件(14)移动时,所述锁紧保持组件(13)锁定所述锁紧座(12)以保持锁定位置或非锁定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锁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座(12)上设有第一凹槽(121),所述锁紧保持组件(13)包括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21)内的第一弹性件(131)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31)连接的锁位件(132);所述把手头(11)上设有对应所述锁紧座(12)在所述把手头(11)中锁定位置或非锁定位置且与所述锁位件(132)匹配的锁位孔(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锁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31)包括弹簧,所述锁位件(132)为滚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锁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31)包括弹片,所述锁位件(132)为滚珠或球状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自锁门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门内把手(1)连接的第一管座(2),所述第一管座(2)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或复位把手位置的第一止动结构(21),所述第一止动结构(21)包括第二弹性件(211)、第一止动件(212)、第一垫圈(213)以及第一卡位垫圈(214);所述第二弹性件(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座(2)的第一凸块(22)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2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止动件(212)连接,所述第一止动件(212)与穿过所述第一管座(2)的把手头(11)卡接,所述第一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格瑞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