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型捕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14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型捕虫器,包括诱捕装置、集虫箱、多功能装置和支撑装置;集虫箱的底部与支撑装置固定连接,集虫箱的顶端形成有集虫开口;诱捕装置装配于集虫开口上;多功能装置设于诱捕装置的顶部;多功能装置包括太阳能板、电器箱、控制装置、蓄电池、求救按键和定位器;电器箱的顶部形成有安装斜面和安装平面,太阳能板装配于安装斜面上,定位器安装于安装平面上;蓄电池和控制装置设于电器箱的内部,求救按键设于支撑装置上,求救按键和定位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多功能型捕虫器具有寻找方便、节省电力资源和功能丰富的优点,利于实际使用。利于实际使用。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型捕虫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捕虫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型捕虫器。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类害虫的危害,害虫不仅啃咬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且还会携带病菌给劳动者带来危害。现有的捕虫器多数采用引诱灯加味诱剂的方式将害虫吸引过来,并用杀虫剂将害虫杀死。但是,现有的捕虫器存在如下缺点:
[0003]1、现有捕虫器占用了土地资源却只能诱捕害虫,功能单一;
[0004]2、现有捕虫器的诱杀效果不佳,且味诱剂和杀虫剂等材料经常需要人工补充和更换,但是管理者不容易寻找到捕虫器的位置;
[0005]3、无法根据实时的天气状况对引诱灯和风扇等设备进行开关,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了引诱灯和风扇等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6]鉴于上述捕虫器存在的问题,本案专利技术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型捕虫器,解决现有捕虫器功能单一、寻找不方便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8]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型捕虫器,包括诱捕装置、集虫箱、多功能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集虫箱的底部与支撑装置固定连接,集虫箱的顶端形成有集虫开口;所述诱捕装置装配于集虫开口上;所述多功能装置设于诱捕装置的顶部;所述诱捕装置包括风筒、风机、味诱部件和发光部件;所述风机固定于所述风筒的内部,所述味诱部件设于风机的上方,所述发光部件位于所述味诱部件的上方;所述多功能装置包括太阳能板、电器箱、控制装置、蓄电池、求救按键和定位器;所述电器箱的顶部形成有安装斜面和安装平面,所述太阳能板装配于所述安装斜面上;所述蓄电池、定位器和控制装置均设于电器箱的内部,所述求救按键设于支撑装置上,所述求救按键和定位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装置还包括风力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风力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平面上,所述风力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器为GPS定位器、北斗定位器、GLONASS定位器和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器之中的任意一种。
[0011]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的顶部形成有进风口,风机的底部形成有出风口;所述风机的底部设有支撑板,风机的下端向外延伸设有紧固环,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于紧固环上,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与风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风筒由上盖板和侧板围设而成;所述上盖板上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侧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风筒的底面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集虫开口相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味诱部件包括味诱筒和固定条;所述味诱筒的顶部形成有取放味诱剂的第三开口,味诱筒的内部形成有放置味诱剂的放置腔,味诱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气孔;所述固定条的一端与味诱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风机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发光部件包括灯具安装件和引诱灯;所述灯具安装件的底面中间形成有灯具安装孔,所述引诱灯安装于所述灯具安装孔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诱捕装置还包括连接发光部件和风筒的连接柱。
[001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柱、活动支撑柱和底座;所述活动支撑柱活动套接于所述固定支撑柱内,活动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集虫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撑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紧固孔,所述活动支撑柱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紧固孔,所述固定支撑柱与活动支撑柱之间通过固定销连接。
[001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捕虫器上设置有定位器,能够通过定位器获知捕虫器的位置,便于人工寻找并进行味诱剂和杀虫剂等材料的补充更换;在捕虫器上设置有求救按键,当有人迷路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求救人员可以通过按压求救按键触发一键求救功能,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准确到达现场;采用太阳能板为捕虫器进行充电,取代传统的市电,只需将捕虫器安装于有阳光照射的位置即可,节能环保,供电更加方便。因此,本技术的捕虫器具有寻找方便、节省电力资源和功能丰富的优点,利于实际使用。
[0019]2、在捕虫器上设置有风力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能够通过风力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采集捕虫器所处位置的风向、风力、雨量和温度信息,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给监控终端显示;控制装置可以根据采集的信息对风扇和引诱灯进行开启和关闭操作。
[0020]3、通过采用灯光引诱、气味引诱加风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捕虫,提高了捕虫效率。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型捕虫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诱捕装置的立体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中集虫箱的立体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中多功能装置的立体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中电器箱的立体图。
[0027]图6是本技术中多功能装置的剖视图。
[0028]图7是本技术中风筒的立体图。
[0029]图8是本技术中风机的立体图之一。
[0030]图9是本技术中风机的立体图之二。
[0031]图10是本技术中发光部件的立体图。
[0032]图11是本技术中味诱部件的立体图。
[0033]图12是本技术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是本技术中活动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是本技术中多功能装置的工作原理框图。
[0036]图15是本技术中蓄电池的供电原理框图。
[0037]100

多功能型捕虫器,1

诱捕装置,11

风筒,111

上盖板,112

侧板,1121

通风孔,113

第一开口,114

第二开口,12

风机,121

进风口,122

出风口,123

紧固环,124

支撑板,13

味诱部件,131

味诱筒,1311

放置腔,1312

第三开口,1313

散气孔,132

固定条,14

发光部件,141

灯具安装件,142

引诱灯,143

灯具安装孔,15

连接柱,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装置、集虫箱、多功能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集虫箱的底部与支撑装置固定连接,集虫箱的顶端形成有集虫开口;所述诱捕装置装配于集虫开口上;所述多功能装置设于诱捕装置的顶部;所述诱捕装置包括风筒、风机、味诱部件和发光部件;所述风机固定于所述风筒的内部,所述味诱部件设于风机的上方,所述发光部件位于所述味诱部件的上方;所述多功能装置包括太阳能板、电器箱、控制装置、蓄电池、求救按键和定位器;所述电器箱的顶部形成有安装斜面和安装平面,所述太阳能板装配于所述安装斜面上;所述蓄电池、定位器和控制装置均设于电器箱的内部,所述求救按键设于支撑装置上,所述求救按键和定位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装置还包括风力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风力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平面上,所述风力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为GPS定位器、北斗定位器、GLONASS定位器和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器之中的任意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顶部形成有进风口,风机的底部形成有出风口;所述风机的底部设有支撑板,风机的下端向外延伸设有紧固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新魏文朴陈光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众益太阳能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