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粒机用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612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粒机用消音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管、第一消音组件、第二消音组件及排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连通造粒机,第一消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连接第一壳体的消音座、及连接第一壳体内侧壁的第一消音棉,消音座设有若干气孔,气孔沿消音座的轴向延伸,第二消音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与若干消音片,各消音片倾斜插设于第二壳体内,各消音片沿第二壳体的径向间隔设置,进气管与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及第二壳体与排气管之间均活动连接。本造粒机用消音装置通过消音座与第一消音棉配合,对噪声进行第一次吸收,通过倾斜设置的若干消音片,对噪声进行第二次吸收,降低造粒机发出的噪声、消声降噪效果佳、降低噪声污染。染。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粒机用消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音
,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粒机用消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造粒机的主机是挤塑机,它由挤压系统、传动系统和加热冷却系统组成,是废旧塑料再生行业用途最广、使用最广泛、最受用户欢迎的塑料再生加工机械。目前,塑料造粒机一般设备体积大、功率强,而且需要长时间、不间断运行,导致了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固体振动、气体扰动等作用而会发出较大且持续的声音,对施工的工人以及周边生活的居民造成了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造粒机用消音装置。
[0004]一种造粒机用消音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管、第一消音组件、第二消音组件及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造粒机,所述第一消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消音座、及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壁的第一消音棉,所述消音座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气孔沿所述消音座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消音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与若干消音片,各所述消音片倾斜插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各所述消音片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排气管之间均活动连接。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消音片呈扇形插设于所述第二壳体。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消音片的夹角为40~60度。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消音片的夹角为50度。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片为三片。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音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侧壁的第二消音棉。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排气管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的长度大于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造粒机的一端的长度。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排气管均为圆柱管状。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排气管均同轴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的造粒机用消音装置通过消音座与第一消音棉配合,对噪声进行第一次吸收,通过倾斜设置的若干消音片,对噪声进行第二次吸收,降低造粒机发出的噪声、消声降噪效果佳、降低噪声污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造粒机用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造粒机用消音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注说明:
[0019]造粒机用消音装置100;
[0020]进气管10、第一消音组件20、第一壳体21、消音座22、气孔220、第二消音组件30、第二壳体31、消音片32、排气管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的数目被称为有“多个”,它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数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请参阅图1与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造粒机用消音装置100,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管10、第一消音组件20、第二消音组件30及排气管40,第一消音组件20包括第一壳体21、连接第一壳体21的消音座22、及连接第一壳体21内侧壁的第一消音棉(图未示),第二消音组件20包括第二壳体31与若干消音片32,本技术的造粒机用消音装置100通过消音座22与第一消音棉配合,对噪声进行第一次吸收,通过倾斜设置的若干消音片32,对噪声进行第二次吸收,降低造粒机发出的噪声、消声降噪效果佳、降低噪声污染。
[0025]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0的一端连通造粒机,可选地,进气管10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进气管10连接第一消音组件20的一端的长度大于进气管10连接造粒机的一端的长度。
[0026]如图1所示,第一消音组件20包括第一壳体21、连接第一壳体21的消音座22、及连接第一壳体21内侧壁的第一消音棉,可选地,第一壳为圆柱管状;消音座22设有若干气孔220,气孔220沿消音座22的轴向延伸,在声波传播的同时,声波撞击消音座22得到了衰减,第一消音棉可以避免声波撞击到第一壳体21的内壁产生二次噪声,消音座22与第一消音棉配合,对噪声进行第一次吸收。
[0027]请再次查阅图1,第二消音组件20包括第二壳体31与若干消音片32,可选地,第二壳体31为圆柱管状,第二壳体31设有若干滑槽以容纳消音片32;各消音片32沿第二壳体31的径向间隔设置,各消音片32倾斜插设于第二壳体31内,在不阻挡声波传递的同时,将噪声进行吸收,可选地,各消音片32呈扇形插设于第二壳体31,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消音片32
的夹角为40~60度。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消音片32的夹角为50度,消音片32为三片。第二消音组件30还包括连接第二壳体31内侧壁的第二消音棉(图未示),第二消音棉可以避免声波撞击到第二壳体31的内壁产生二次噪声。
[0028]如图2所示,排气管40为圆柱管状,进气管10、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31及排气管40均同轴设置,进气管10与第一壳体21、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31、及第二壳体31与排气管40之间均活动连接,以便拆装维修;可选地,进气管10与第一壳体21、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31、及第二壳体31与排气管40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0029]使用本造粒机用消音装置100时,将进气管10安装于造粒机上,噪声通过消音座22与第一消音棉,进行第一次吸收,接着,噪声通过消音片32与第二消音棉,进行第二吸收,降低造粒机发出的噪声,降低噪音污染。
[0030]本技术的造粒机用消音装置100通过消音座22与第一消音棉配合,对噪声进行第一次吸收,通过倾斜设置的若干消音片32,对噪声进行第二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机用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管、第一消音组件、第二消音组件及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造粒机,所述第一消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消音座、及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壁的第一消音棉,所述消音座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气孔沿所述消音座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消音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与若干消音片,各所述消音片倾斜插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各所述消音片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排气管之间均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机用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消音片呈扇形插设于所述第二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机用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消音片的夹角为40~60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粒机用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消音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镇彬吴炜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金熙特高分子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