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琴调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986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古琴调教结构,包括琴弦、岳山、琴头、轸池、轸子、绒扣,琴头一侧面具有凸起的岳山,琴弦与绒扣一端相连,岳山具有通孔,琴头另一侧具有与通孔对应的轸池,轸池位于在琴头内部,轸池与通孔一端相通,轸池具有锥孔,轸子一端部具有圆锥部/球部,圆锥部/球部与锥孔配合相接,使轸子牢固的安装在轸池上,绒扣穿过通孔、轸池,并穿过轸子位于轸颈一侧的侧孔,缠绕轸颈后再次穿过轸池、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轸子的一端由圆锥部或球部,与古琴琴头轸池的锥面配合,轸子与轸池通过绒扣连接,依靠拧紧力将轸子与轸池拉紧配合在一起,可以使轸子与轸池圆锥部或球部产生自锁力使其不打滑,保证了在演奏过程中不跑音,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琴调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琴类调教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古琴调弦定音琴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古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献遗产,是较古老的传统乐器,在周以前是家弦户诵的修养工具。在形制上古琴琴头以琴面与底板胶合成一个共鸣箱,琴面系有七根弦即七弦琴,古琴整体由桐木或梓木制造,在艺术上古琴的音域宽且温厚,音色古朴而典雅,内涵丰富,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固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
[0003]如图1所示,古琴在每次弹奏前都需要根据琴曲的不同要求进行调弦定音,而调弦定音通常是采用传统的绒扣到旋绕轸颈的方式调节音的高低和变调,因此古琴轸子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目前采用古琴轸子调弦定音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方面是调弦特别费力,由于琴弦需要紧到一定的位置才能达到所需音调,这就要求操作者的指力及腕力达到一定的力度才能旋转古琴轸子,而一般情况下妇女及儿童是很难旋转动古琴轸子的,对七根弦进行调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以致于妇女或儿童弹奏古琴前都需要请调琴师或男士帮助调弦定音。二是调弦非常频繁,由于套接于古琴轸子上的绒线自身的张力及受温度与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琴调教结构,包括琴弦、岳山、琴头、轸池、轸子、绒扣,其特征在于,琴头一侧面具有凸起的岳山,琴弦与绒扣一端相连,岳山具有通孔,琴头另一侧具有与通孔对应的轸池,轸池位于在琴头内部,轸池与通孔一端相通,轸池具有锥孔,轸子一端部具有圆锥部/球部,圆锥部/球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杰天精工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