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焦照明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75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4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焦照明镜头,所述变焦照明镜头包括镜筒、设于镜筒内部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固定,当所述变焦照明镜头进行焦距状态切换时,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或所述第三透镜组以改变所述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相对距离。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固定不动的第一透镜组、可移动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调节两者间的距离的同时调节两者与第一透镜组的距离以及两者与像面的距离,在实现对焦保证光斑成像清晰、亮度均匀度高的同时可以保证在不同的场合其投影角度也可以连续变化,适用范围更广泛。泛。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焦照明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镜头
,尤其涉及一种变焦照明镜头。

技术介绍

[0002]应用于军工照明领域上的照明镜头,其主要要求是灯光能照射到100米的距离且亮度达到400LX,而市面上的此类照明灯具,一般以小功率为主,只能达到200W,导致灯具能投射到100米也存在亮度严重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变焦照明镜头。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焦照明镜头,所述变焦照明镜头包括镜筒、设于镜筒内部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固定,当所述变焦照明镜头进行焦距状态切换时,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或所述第三透镜组以改变所述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相对距离。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球面透镜。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均为球面透镜。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均为球面透镜。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所述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之间和所述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之间设有用于分离相邻的两个透镜的隔圈,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镜筒的外侧处还设有用于压紧透镜的压圈,所述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均为重冕牌玻璃,所述第七透镜为重火石玻璃。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镜筒的间隙处和所述第二透镜与镜筒的间隙处设有用于用于防止水汽的渗漏的O型防水圈,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镜筒的外侧处还设有用于压紧透镜的压圈,所述第一透镜为冕牌玻璃,所述第二透镜为重火石玻璃。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镜筒的外侧处设有用于压紧透镜的压圈,所述第三透镜为冕牌玻璃,第四透镜为重火石玻璃。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均采用球面镜片及光学玻璃材质制作而成。
[0012]优选地,所述镜头的投射角度为6

18度。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采取的是卤素灯泡为光源,穿透性强,可以在更高温度下工作,从而获得更高的色温和更高的发光效率,且亮度更容易调整和控制,且是四个灯泡,亮度更高;采用固定不动的第一透镜组、可移动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调节两者间的距离的同时调节两者与第一透镜组的距离以及两者与像面的距离,在实现对焦保证光斑成像清晰、亮度均匀度高的同时可以保证在不同的场合其投影角度也可以连续变化,适用范围更广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镜头组的结构图;
[0016]图2为光学系统的垂轴像差图;
[0017]图3为光学系统的场曲和畸变像差图;
[0018]图4为光学系统的球差像差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各透镜的表面曲率半径、间距、d光折射率、d光阿贝数之值。
[0020]图例说明:镜筒1、光闸2、第一透镜组G1、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三透镜组G3、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变焦照明镜头,变焦照明镜头包括镜筒1、光闸2、设于镜筒1内部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第一透镜组G1固定,当变焦照明镜头进行焦距状态切换时,移动第二透镜组G2和/或第三透镜组G3以改变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相对距离。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改变两者距离的同时,也随之改变第一透镜组G1与两者间的距离以及第三透镜组G3与像面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实现对焦,确保在一定的投影范围内取得光斑亮度、清晰度、均匀度的最大化。
[0023]本技术以4个卤素灯泡为光源,将4个卤素灯泡作为光源,能使变焦照明镜头适应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且灯光的穿透性较强,亮度更容易调整和控制,显色性好,投影距离更远。
[0024]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第一透镜组G1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均为球面透镜。第一透镜L1靠近物方的表面记为S1,另一表面记为S2;第二透镜L2物方的一面记为S3,其中,第一透镜L1的表面S1和表面S2为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表面S3为凸面。
[0025]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第二透镜组G2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均为球面透镜,第三透镜
L3靠近物方的表面记为S4,另一表面记为S5;第四透镜L4物方的一面记为S6,其中,第三透镜L3的表面S4和表面S5均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表面S6为凹面;
[0026]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第三透镜组G3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均为球面透镜。第五透镜L5靠近物方的表面记为S7,另一表面记为S8;第六透镜L6靠近物方的表面记为S9,另一表面记为S10;第七透镜L7靠近物方的表面记为S11,另一表面记为S12;第八透镜L8靠近物方的表面记为S13,另一表面记为S14;第九透镜L9靠近物方的表面记为S15,另一表面记为S16;其中,第五透镜L5的表面S7和表面S8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表面S9为凸面,表面S10为平面,第七透镜L7的表面S11和表面S12均为凹面,第八透镜L8的表面S13为平面,表面S14为凸面,第九透镜L9的表面S15为凸面,表面S16为凹面;
[0027]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第一透镜L1与镜筒1的外侧处、第三透镜L3与镜筒1的外侧处和第五透镜L5与镜筒1的外侧处设有压圈。这样通过压圈压紧透镜组,防止镜头的松动。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照明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照明镜头包括镜筒、设于镜筒内部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固定,当所述变焦照明镜头进行焦距状态切换时,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或所述第三透镜组以改变所述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相对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照明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球面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照明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均为球面透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照明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均为球面透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焦照明镜头,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唯宏梁湛阳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嘉米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