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59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盘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包括盘体和设置于盘体内的光源组件;盘体的顶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光源组件包括设置有电源电极线的电路板和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灯光模组;灯光模组包括光源灯和两根金属棒,光源灯一端与电源电极线的其中一个电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根金属棒电连接;另一根金属棒与电源电极线的另一个电极端电连接;两根金属棒均装入通孔内并与通孔之间保持密封。茶水成为接通两根金属棒的导体,灯光模组能够随着茶水的流动而点亮或熄灭,在使用者泡茶的时候营造一种亮光随着茶水流动的流光效果,茶盘与使用者进行了交互,增加饮茶行为的趣味性。行为的趣味性。行为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


[0001]本技术涉及茶盘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

技术介绍

[0002]茶盘又称茶船,是用于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材质广泛,款式多样。在饮茶过程中,茶盘和茶宠等器皿具有很重要的气氛调节和增加饮茶行为趣味的作用。
[0003]如公开号为“CN204580790U”,公开日为2015年8月26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光茶盘,包括一盘体,所述盘体中间凹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顶部装设有一与所述盘体密封连接的透光板,所述空腔内安装有光源装置。当接通电源时,人们可以看到透光板会发光,在泡茶之余,人们可以观赏茶盘上的图案,增加了人们美的享受。
[0004]但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光源装置只是独立地发出光亮,与茶盘的其他功能的使用没有任何的联系,没有与使用者的泡茶产生任何的交互,缺乏增加饮茶行为趣味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光源装置不能增加饮茶行为趣味的问题,提供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光源跟随茶水的流动而发出光亮,形成流光效果,能够与使用者的泡茶行为发生交互。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包括盘体和设置于所述盘体内的光源组件;所述盘体的顶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置有电源电极线的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灯光模组;所述灯光模组均包括光源灯和两根金属棒,所述光源灯一端与所述电源电极线的其中一个电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根金属棒电连接;另一根金属棒与所述电源电极线的另一个电极端电连接;两根所述金属棒均分别装入不同的通孔内并通孔保持密封,金属棒可以通过与通孔过盈配合令金属棒与通孔保持密封。盘体可以分为底壳和顶板,或者外壳和底板。
[0007]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电源电极线外接低压电源,两根金属棒相当于控制光源灯的开关。使用者在使用该茶盘进行泡茶的时候,倒出的茶水沿着茶盘流动,当茶水流动至覆盖通孔,通孔内的金属棒与通孔过盈配合,茶水不会向下泄漏,同时通过茶水的导电作用使得装入通孔的两根金属棒变为连通状态,使得光源灯的电路变为闭合通路,光源灯通电点亮。茶水流动至其他的位置,就使得对应位置的灯光模组的电路闭合而发出光亮,而原位置的由于没有了茶水的导电效果,光源灯熄灭,从而营造处一种光源随着茶水的流动的视觉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通孔与所述金属棒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密封胶可以通过注射在顶板的内表面的通孔与金属棒之间的的边缘处,进一步将金属棒固定的顶板上,提高金属棒装入通孔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0009]优选的,所述通孔阵列分布于所述顶板上,同一所述灯光模组的两根所述金属棒
分别装入相邻的所述通孔内。通孔的分布更加均匀且同一灯光模组的两根金属棒之间的距离更短,流动的茶水更容易触发灯光模组的电路闭合,从而点亮光源灯。
[0010]优选的,所述金属棒的顶端与所述顶板的顶端平齐,金属棒不会阻碍茶水的流动也不会形成截留茶水的凹槽。
[0011]优选的,所述盘体设置有接线孔,所述电源电极线连接USB接头,所述USB 接头通过接线孔伸出所述盘体外。通过USB接线口伸出盘体外连接低电压电源,便于茶盘的电源接线。
[0012]优选的,所述光源灯为LED灯珠。为了避免茶水导电后的电流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通过光源灯的电流是较为微弱的电流,而LED灯珠只需要较小的电流就可以发出光亮。
[0013]优选的,所述顶板的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盘体的侧板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茶盘的茶水最终通过汇流至出水口后经过出水管排出。
[0014]优选的,所述顶板为半透明材质,在光源灯发出光亮的时候,顶板能够看到亮光,而当光源灯不亮的时候,顶板能够对内部的灯光组件结构进行阻挡,避免其对外观造成较大的影响。
[0015]优选的,所述金属棒与所述顶板的颜色一致,外表更加美观。
[0016]优选的,所述盘体的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台阶结构。茶水能够沿着凸起部的台阶结构逐级流动,模仿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流动方式,还能更充分展示茶水流动而触发的发光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茶水成为接通两根金属棒的导体,灯光模组能够随着茶水的流动而点亮或熄灭,在使用者泡茶的时候营造一种亮光随着茶水流动的流光效果,茶盘与使用者进行了交互,增加使用茶盘泡茶饮茶行为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顶板和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灯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2]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3]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为了方便阅读理解,机壳结构中的前板、后板和顶板
均为示出。
[00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3所示为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的实施例,包括盘体1和设置于盘体 1内的光源组件2;盘体1的顶板10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02;光源组件2包括设置有电源电极线301的电路板3和安装于电路板3上的多个灯光模组4;灯光模组4均包括光源灯401和两根金属棒402,光源灯401一端与电源电极线 301的负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根金属棒402电连接;另一根金属棒402 与电源电极线301的正极端电连接;两根金属棒402均装入不同的通孔102内并与通孔102过盈配合。
[0027]通孔102与金属棒402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密封胶注射在顶板101的内表面并且位于通孔102与金属棒402之间的边缘处,进一步将金属棒402固定的顶板101上,并且提高金属棒402装入通孔102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0028]具体的,通孔102阵列分布于顶板101上使得通孔102之间的距离相等,同一灯光模组4的两根金属棒402分别装入相邻的通孔102内,通孔102的分布更加均匀且同一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包括盘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盘体(1)内的光源组件(2);所述盘体(1)的顶板(10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02);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设置有电源电极线(301)的电路板(3)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3)上的多个灯光模组(4);所述灯光模组(4)均包括光源灯(401)和两根金属棒(402),所述光源灯(401)一端与所述电源电极线(301)的其中一个电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根金属棒(402)电连接;另一根金属棒(402)与所述电源电极线(301)的另一个电极端电连接;两根所述金属棒(402)均分别装入不同的所述通孔(102)内并与所述通孔(102)之间保持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2)与所述金属棒(402)之间设置有密封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发光的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2)阵列分布于所述顶板(101)上,同一所述灯光模组(4)的两根所述金属棒(402)分别装入相邻的所述通孔(102)内。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再行陈俊言张晓琳李晨潇尹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