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55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及轨道车辆,其中,车厢包括:车体;侧墙板,连接在所述车体上;立罩板;所述立罩板的顶部与车体相连;所述立罩板的侧边与侧墙板插接;侧顶板;所述侧顶板的顶部与车体相连;所述侧顶板与立罩板插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厢及轨道车辆能够提高立罩板拆装的便捷性。立罩板拆装的便捷性。立罩板拆装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厢及轨道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厢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城市内应用的大多数轨道车辆在车门门区设置两个车门立罩板和一个门区侧顶板,门区侧顶板设置在车门的上方,其上设置有站点区间的动态地图,方便乘客观察车辆的到站信息;车门立罩板设置在车门的两侧,其上安装有扶手,方便乘客使用。
[0003]图1为传统方案中车体门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方案中,车门立罩板11连接至车体上,门区侧顶板12包住车门立罩板11;车门立罩板11与侧墙板2采用搭接结构,侧墙板2的一边搭接在车门立罩板11的外侧,能够遮挡车门立罩板11与车体连接的紧固件。上述门区结构的安装过程为:首先安装车门立罩板11,其一侧通过螺钉与门区连接板13固定,另一侧通过拉铆钉固定在车体骨架14上;然后将侧墙板2通过尼龙搭扣与车门立罩板11相连,最后将门区侧顶板12与车门立罩板11相连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侧墙板,连接在所述车体上;立罩板;所述立罩板的顶部与车体相连;所述立罩板的侧边与侧墙板插接;侧顶板;所述侧顶板的顶部与车体相连;所述侧顶板与立罩板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罩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插接件;所述侧顶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与第一插接件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一端连接至立罩板;弹簧卡,设置在第一卡板的另一端,且位于第一卡板中朝向车厢内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弹簧卡为一端开口的结构,其开口端形成卡口,所述第二插接件穿过所述卡口并卡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包括:第一安装部、过渡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螺栓连接至立罩板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安装孔为沿车厢纵向方向延伸的长圆孔;所述过渡部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固定,另一端沿车厢的横向方向朝向车厢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一卡接部与过渡部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安装部平行;所述弹簧卡固定在第一卡接部的内侧表面,弹簧卡的卡口朝向车厢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螺栓连接至侧顶板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安装孔为沿垂向方向延伸的长圆孔;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部固定,另一端沿车厢的横向方向朝向车厢的外侧延伸与所述弹簧卡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弹簧卡中卡口的口径。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罩板包括:纵向立板和分别位于纵向立板两侧的第一横向立板和第二横向立板;所述纵向立板的顶部靠近第一横向立板的一侧向上延伸形成竖向连接部,所述竖向连接部与纵向立板的顶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立梁秀萍王艮川王玉周王秀丹赵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