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茂贤专利>正文

长寿节能调光拉线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51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长寿节能调光拉线开关,适于使用交流220伏50赫兹市电的白炽灯。它由开关、接点、调光器等组成,外形与只有开、关两种动作的拉线开关相似,但有三种功能:拉一下调光照明,拉第二下为额定亮度,拉第三下熄灯,克服了多年来开灯时冲击电流大于工作电流十多倍的隐患。(*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低压电器类,其目的为消灭现有拉线开关在开灯时冲击电流大的隐患,达到调光节能,延长电灯使用寿命,又不影响需要强光时,仍为额定亮度,使一灯两用,适合不同情况下的亮度,转换安全方便,给国家节电,用户节支,物尽其用,创造条件。现有公知的拉线开关,由塑料外壳、接线端子(又称接线片)、螺钉、静滑环(环的另一端与环面呈90°。并有冲压出的元孔,供连接之用)、动滑环、酚醛棘轮、铜质弹性压片(起棘爪和开关作用)弹簧,拉片(又称拉线盘)、拉线、中心轴组合而成,只起开关两种作用,对电灯中钨丝冷阻小于热阻的1/10~1/15,造成开灯时的冲击电流,大于正常工作电流的10~15倍,却无法避免。后来人们从节电出发,相继出现了三档甚至更多档次的拉线开关,亮度都是从强到弱,各具特色,无可非议,但对开灯时出现的冲击电流却不起作用。本技术,把调光作为第一档,全光为第二档,第三档熄灯,无限循环,做到元件少,成本低,效益高,适合我国广大农村和城市的厨房、走廊、厕所等共计15亿只电灯的需要。又据资料统计,日本每年出口电灯近21亿只,故可争取出口创汇,与之配套,支援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实施例中,调光机构所用四个动接点(又称动触头)(6)、(7)、(8)、(9)在动滑环上分布角度的结构图。图中1接线端子,2输入开关,3调光器,4接点(在静滑环的另一端),5绝缘器;6、动滑环上30°处延伸出的动接点(触点)7、动滑环上90°处延伸出的动接点(触点)8、动滑环上210°处延伸出的动接点(触点)9、动滑环上270°处延伸出的动接点(触点)10、输出开关,11、输入接线端子,12、绝缘端子,13、外接的电灯,14、交流220伏电源。接线端子(1),供外部接线去白炽灯(13),并与开关K1(2)的一端,调光器(3)的一端连接。开关K1(2)的另一端,可与动接点(6)等相连,系同电位。调光器(3)为整个调光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开灯时串入电路,起降压作用,使输入的交流220伏50赫芝市电,输出降低,即使电源电压在深夜,波动到最高的250伏,安装了“长寿节能调光拉线开关”后,开灯时,也不致超出正常的电压值。适合居民在深夜起床用电,或电压高时,与厨房、浴室、闲谈、吃饭看电视等,不需强光照明时使用。以40瓦灯泡为例,拉第一下后,调光照明,使功率降低一半(即为20瓦,根据需要还可降得更低)。若为60瓦的则功率降为30瓦,余可类推。如看书、制图等需更明亮的光线,只要再拉一下开关(即第二下),就为额定的照度(40瓦)了。无论调光或全光,在特定条件下,均具有实用价值,只是在工厂现行生产的,白炽灯系列的相邻规格(如25瓦与40瓦)之外,新增一种较小的照度,供用户在不同情况下,挑选使用,更有利于节电罢了。调光器(3)如选用半导体二极管,其最高反向峰压Vrm应≥ ×电源电压的有效值。额定正向整流电流If≥6倍的灯泡额定工作电流,其特点是调光时,亮度恒近似50%,体积小,造价低。如选用电容器,则额定电压应≥ ×电源电压的有效值。其特点是节电可大于、等于、或小于50%(节电多时,亮度低一些,节电少时亮度强一些),产品可系列化、多样化,以满足用户对亮度的不同要求,光线更稳定,更有利于国家节电,用户节支,以40瓦灯泡为例,调光时,若节电50%,每天平均节电2小时,全年365天,可节电29°,用户则可节省电费4.29元,全国15亿只电灯中,每年如有1亿只灯,使用电容式调光器,可节电29亿度,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都较可观。调光器(3)的另一端为接点(4),它与接点(6)、(7)、(8)、(9)等在电气上系同电位。绝缘器(5)应有良好的电气绝缘。电源输入开关K2(10),与绝缘器(5)接触时,无交流电压输入,将电路断开,电灯(13)不亮。当输出开关K1(2)与绝缘器(5)接触,而开关K2(10),又与接点(6)接触,调光器(3)串入调光照明。开关K1(2)与接点(6)等之一接触,将调光器(3)短路,此时外接的灯泡(13)最亮。交流220伏50赫芝电源(14),供照明用。绝缘尼龙拉线(12)的内端,系在同轴控制的拉片之上,整个调光机构包括“机、电”逻辑排列组合的整体即开关K1(2)、K2(10)、调光器(3)、接点(4)、(6)、(7)、(8)、(9)、绝缘器(5)等。其机械结构原理,除充分利用和发挥一般拉线开关机构功能外,把原扣在六齿棘轮上的三个接点(又称三瓣动触头),改为四个接点(又称为四瓣动触头),它由材质为H62,厚0.4毫米的铜板冲压而成,中心开φ6.1毫米的孔,并在其外园为φ9.1毫米的30°、90°、210°、270°处,再向外延伸,冲出长4.6毫米,宽3.7毫米的四个瓣(片),并使四瓣与中心孔所在平面,以园周为界,向左侧压制成90°的弯,即成(图1)(图2)中(6)、(7)、(8)、(9)四个接点,再把(6)、(7)与(8)、(9)分为对称的两组,每组,如第一组的(6)、(7)两片的中心距间为60°,两组相邻片间,如(6)与(9)间或(7)与(8)的中心距为120°,当中心孔(φ6.1)从棘轮左侧,φ5.7的绝缘台扣合在齿上时,使接点(6)位于第二齿上,(7)位于第三齿上,(8)在第五齿上,(9)在第六齿上;而第一齿与第四齿无接点复盖,即各为(图1)中绝缘器(5)的一部分,都起断电作用。K1(2)为新增的输出开关,由具有弹性,厚0.4毫米的锡磷青铜,冲压成长25毫米,一端为R2.7、中心有φ3.1孔,固定在中间为棘轮齿宽中心线所对前侧,底座靠边的平面上,从中上凸R2的园弧,后顺势斜下,尖湍宽3.2毫米,与第二个齿面有良好接触,在机械上,只许棘轮按前进的方向顺转,并起定位作用,在电气上,调光时断开下述的“径向回路”,接通“轴向回路”;全光时接通“径向回路”,短路“轴向回路”。K2(10)为输入开关,材质、厚度、长度、两端宽度均同K1(2),R2.7这端,固定在棘轮齿宽的中心线,所对后侧底座靠边的平面上,中间稍向上凸起。使尖部紧压在第一齿面,即绝缘器(5)上,在机械结构上,通称棘爪,起由拉线外控下,让棘轮带动其上的四瓣接点(6)、(7)、(8)、(9)与绝缘器(5)等,随着每拉一下,向前顺转一个齿距,和起定位作用,以上这些就是调光器以四瓣动触头为中心,形成的“径向回路”结构。调光器的“轴向回路”是从右至左依次套在中心轴上的有复位弹簧、拉片、棘轮、四瓣动触头[为接点(6)、(7)、(8)、(9)的总称]静滑环与接点(4)相连,以上各件穿好后,将它们下入固定的槽中,用螺钉将接点(4)固定在底盘上,靠复位弹簧的轴向张力,使接点(4)及静滑环与动接点(6)、(7)、(8)、(9)在机械上既有良好接触,电气上又导通良好,属同电位,故在图1中,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俨如一体,保证拉线(12)每攥一下,各动接点(6)、(7)、(8)、(9)及绝缘器(5),均可顺向旋转60°即循环串动一个齿距,另一方面由于“复位弹簧”的“径向张力”和“拉片”与棘轮的凸凹啮合,当拉线每拉一下,使棘轮向前串动一个齿距,一松手,拉片立即自动复位,伺服待用。在接点(2)、(4)之间,串入调光器(3),就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寿节能调光拉线开关,其外形大小与一般拉线开关相同,并具接点(又称接线片,接线端子)、开关、绝缘器、动滑环、静滑环、弹簧、棘轮、拉片(又称拉线盘)、中心轴、拉线、其特征是:调光器(3)跨接在开关(2)与接点(4)(又称定滑环)之间,动滑环有特定角度的接点(触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长寿节能调光拉线开关,其外形大小与一般拉线开关相同,并具接点(又称接线片,接线端子)、开关、绝缘器、动滑环、静滑环、弹簧、棘轮、拉片(又称拉线盘)、中心轴、拉线、其特征是调光器(3)跨接在开关(2)与接点(4)(又称定滑环)之间,动滑环有特定角度的接点(触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开关,其特征是调光器如采用半导体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茂贤
申请(专利权)人:刘茂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