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氯胺消毒过程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和环境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氯胺消毒过程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氯胺作为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已被广泛地应用在饮用水处理厂消毒过程。该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来水管网中有害微生物数量,并可减少在现有法规中已受监管的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常规消毒副产物(GB/T5750.1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生成。然而,氯胺消毒过程会增加新型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尤其是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已知的含氮消毒副产物展现了高生物毒性和致癌潜力,是饮用水中的重要毒性组分,例如亚硝胺消毒副产物N-亚硝基二甲胺的致癌潜力是已监管的三卤甲烷的约600倍。当前,对氯胺诱导的已知含氮消毒副产物种类的认识非常有限。因而,识别未知含氮消毒副产物对保障饮用水安全极为重要。
[0003]模拟氯胺消毒剂与前驱体化合物的反应是识别未知含氮消毒副产物的有效手段。对氯胺与前驱体化合物反应的样品经过质谱分析后,传统的识别方法往往是通过人为观察质谱信号中高响应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胺消毒过程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识别方法,包括:(1)制备原位标记的氯胺;(2)将原位标记后的氯胺与前驱体化合物的反应;(3)识别原位标记后氯胺诱导的含氮消毒副产物。2.根据权利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原位标记氯胺包括氮14的氯化铵和氮15的氯化铵;其中,步骤(1)中所述原位标记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氮14的氯化铵和氮15的氯化铵混合后与次氯酸钠反应而获得,或者所述原位标记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氮14的氯化铵和氮15的氯化铵分别与次氯酸钠反应后再混合获得。3.根据权利2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氮14的氯化铵和氮15的氯化铵的摩尔比例为1∶100至100∶1;总氯化铵和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例为1∶3至100∶1。4.根据权利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前驱体化合物的浓度为0至1M;步骤(2)中所述前驱体化合物包括二级胺类化合物。5.根据权利4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化合物包括二苯胺、二烷基胺、N-烷基苯胺、二芳香胺、二甲基胺、二乙基胺、二丙基胺、二丁基胺、二环己基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丙基苯胺、N-丁基苯胺、N-环己基苯胺、N-苯基萘胺、4,4
’-
二(1,1-二甲基苄基)二苯胺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6.根据权利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pH为1至14;步骤(2)中所述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挺,刘雪科,江桂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