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线粗轧后切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42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棒材线粗轧后切头装置,包括呈上下相对布置的上剪刃和下剪刃,所述上剪刃固定,所述下剪刃通过第一油缸驱动,其运行方向与水平面呈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材线粗轧后切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轧钢生产
,具体是一种棒材线粗轧后切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轧钢生产中,棒材在经过粗轧轧机轧制过后其头部因轧制过程中挤压变形,容易造成头部开衩和产生裂纹,因此,在进入精轧轧制之前需要对红钢头部进行切头,切头是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一项工艺要求,根据工艺要求,粗轧后的红钢棒材必须依靠固定斜切液压剪完成切头,用以保证开衩、裂纹去除干净,从而保证表面质量。
[0003]现有对棒材切割采用人工切头的方法,具有以下缺陷:1、人工切头后棒材的端部表面质量不高,切头后棒材端部参差不齐,有时还有夹渣存在,在后续的轧制过程中会对棒材的质量产生影响;2、用乙炔割刀切头危险性太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3、人工切头棒材温度太高,对工人身体健康影响太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棒材采用人工切头的方式效率低、质量差、危险性高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棒材线粗轧后切头装置,包括呈上下相对布置的上剪刃和下剪刃,所述上剪刃固定,所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线粗轧后切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下相对布置的上剪刃(1)和下剪刃(2),所述上剪刃(1)固定,所述下剪刃(2)通过第一油缸(3)驱动,其运行方向与水平面呈45
°‑
50
°
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线粗轧后切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上端与水平面呈45
°‑
50
°
角,所述底座(4)上端安装有机架(5),所述第一油缸(3)、所述上剪刃(1)和所述下剪刃(2)安装在所述机架(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棒材线粗轧后切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5)两侧设有构成L形且对称布置的导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军陈忠年吴静仁金锋袁树宝顾吉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