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35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包括罐体、粉料盒和传动杆,所述罐体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罐体内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不锈钢内胆,所述不锈钢内胆和罐体之间嵌设有隔热层,所述罐体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侧焊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拨动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搅拌均匀,可以在茶叶发酵时均匀的添加清水和菌种。酵时均匀的添加清水和菌种。酵时均匀的添加清水和菌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0003]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称为熟茶,熟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熟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发酵装置进行发酵。
[0004]专利号CN201820130575.9的公布了一种普洱熟茶发酵设备,包括机架、进料口、主轴、发酵罐和驱动装置,发酵罐由相互对称的左罐体和右罐体构成,左罐体与右罐体通过螺栓连接,发酵罐通过轴承置于主轴上并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主轴上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位于发酵罐中,发酵罐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靠近左罐体和右罐体的连接处,发酵罐的内壁上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沿左罐体的周向以及右罐体的周向开设,该设备增强了普洱熟茶发酵罐的排水效果,有效防止普洱熟茶在制茶因水分堆积与局部位置发生腐烂和发酵不均匀
[0005]上述一种普洱熟茶发酵设备不足之处在于:1、整体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搅拌不够均匀,2、发酵时不能均匀的添加菌种、清水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包括罐体、粉料盒和传动杆,所述罐体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罐体内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不锈钢内胆,所述不锈钢内胆和罐体之间嵌设有隔热层,所述罐体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侧焊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拨动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粉料盒,所述粉料盒和罐体之间通过螺纹槽连接有下料管,所述粉料盒内部焊接有分料片,所述分料片和下料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粉料盒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顶部通过螺纹槽连接有料斗。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和加热板之间填充有氧化镁粉。
[0011]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罐门,所述罐门一侧通过安装座安装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检测端位于罐体内部,所述温控器的电流输出端通过电源线与电加热丝的电流输入端构成电连接;罐门用于封闭罐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电机一侧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传动杆一端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为硅酸盐材料制成;硅酸盐材料制成的隔热层隔热效果好,
可以减少罐体内热量的流失。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设置温控器、电加热丝、减速电机和拨动片,人员打开罐门将茶叶倒入罐体内,设置温控器的设定值控制电加热丝加热,氧化镁粉起到绝缘、导热的作用,可以快速将电加热丝的热量吸收并传导至罐体内茶叶上,对茶叶进行加热、发酵,打开减速电机可以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带动多个搅拌杆及其端部的拨动片转动,对茶叶进行搅拌,使其加热均匀。
[0016]2、通过设置粉料盒、分料片和料斗,人员可以打开调节阀将菌种或清水倒入料斗内,进入料斗内的菌种和清水进入粉料盒内,经多个分料片进行分隔,从多个下料管均匀的落至罐体内,对茶叶进行加水保持湿度和添加茶叶发酵的菌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的罐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的罐体内表面材料剖面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的粉料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罐体;2、粉料盒;3、传动杆;4、减速电机;5、温控器;6、下料管;7、调节阀;8、料斗;9、罐门;10、搅拌杆;11、拨动片;12、分料片;13、不锈钢内胆;14、隔热层;15、加热板;16、电加热丝;17、氧化镁粉。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粉料盒2和传动杆3,所述罐体1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减速电机4,所述罐体1内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不锈钢内胆13,所述不锈钢内胆13和罐体1之间嵌设有隔热层14,所述罐体1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外侧焊接有搅拌杆10,所述搅拌杆10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拨动片11。
[0024]其中,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粉料盒2,所述粉料盒2和罐体1之间通过螺纹槽连接有下料管6,所述粉料盒2内部焊接有分料片12,所述分料片12和下料管6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粉料盒2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调节阀7,所述调节阀7顶部通过螺纹槽连接有料斗8。
[0025]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4所示,人员可以打开调节阀7将菌种或清水倒入料斗8内,进入料斗8内的菌种和清水进入粉料盒2内,经多个分料片12进行分隔,从多个下料管6均匀的落至罐体1内,对茶叶进行加水保持湿度和添加茶叶发酵的菌种。
[0026]其中,所述罐体1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板15,所述加热板15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加热丝16,所述电加热丝16和加热板15之间填充有氧化镁粉17。
[0027]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氧化镁粉17起到绝缘、导热的作用,可以快速将电加热丝16的热量吸收并传导至罐体1内茶叶上,对茶叶进行加热、发酵。
[0028]其中,所述罐体1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罐门9,所述罐门9一侧通过安装座安装有温控器5,所述温控器5的检测端位于罐体1内部,所述温控器5的电流输出端通过电源线与电
加热丝16的电流输入端构成电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人员设置温控器5的设定值,可以控制电加热丝16加热及其加热温度。
[0030]其中,所述减速电机4一侧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传动杆3一端连接。
[0031]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减速电机4工作可以带动传动杆3转动。
[0032]其中,所述隔热层14为硅酸盐材料制成。
[0033]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硅酸盐材料制成的隔热层14隔热效果好,可以减少罐体1内热量的流失。
[00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工作时,人员使用电源线将减速电机4和温控器5外部电源连接,打开罐门9将茶叶倒入罐体1内,设置温控器5的设定值控制电加热丝16加热,氧化镁粉17起到绝缘、导热的作用,可以快速将电加热丝16的热量吸收并传导至罐体1内茶叶上,对茶叶进行加热、发酵,打开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粉料盒(2)和传动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减速电机(4),所述罐体(1)内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不锈钢内胆(13),所述不锈钢内胆(13)和罐体(1)之间嵌设有隔热层(14),所述罐体(1)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外侧焊接有搅拌杆(10),所述搅拌杆(10)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拨动片(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熟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粉料盒(2),所述粉料盒(2)和罐体(1)之间通过螺纹槽连接有下料管(6),所述粉料盒(2)内部焊接有分料片(12),所述分料片(12)和下料管(6)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粉料盒(2)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调节阀(7),所述调节阀(7)顶部通过螺纹槽连接有料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斌欧书剑闫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书剑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