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钢筋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04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钢筋校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钢筋校直装置。包括钢卷旋转模块(1),支架(101),旋转轴(102),气动伸缩杆(103),底座(104),限位杆(105),钢筋输送模块(2),钢筋抓手(201),输送筒一(202),输送筒二(203),电机(204),加热圈(3),校直模块(4),横向滚轮(401),纵向滚轮(402),冷却装置(5),支撑台(6),控制器(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对较重的钢卷式钢筋的校直可以实现一次性校直,避免了钢筋多次经过滚轮多次校直的过程,节约时间、节省人力,提升了效率。人力,提升了效率。人力,提升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钢筋校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钢筋校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钢筋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其与水泥、沙子等混合构成建筑物的主体。钢筋通常以钢卷的形式进入工地,进入工地后依据实际需要,需要对钢筋进行校直和切割。因钢卷较重,需校直后使用的钢筋长度不一,钢筋校直耗费大量劳动力,为此,想了各种方法和设备对钢筋进行校直。常规的通过压直校直钢筋方法和设备,需要依据钢筋的弯曲方向对钢筋进行旋转,对较长的钢筋,此种方法操作较为困难;一个方向的滚轮校直钢筋时,钢筋通常需要多次通过滚轮;钢筋校直设备,通常设计之初就固定了所针对的钢筋的直径,针对弯曲程度较大或者缠绕的钢筋,现有校直方法则多数失效,需要人工校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全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钢筋校直装置,可实现对钢卷钢卷的校直,且对不同直径、不同长度、不同弯曲方向和弯曲程度的钢筋实现一次性校直。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钢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卷旋转模块(1),所述钢卷旋转模块(1)设置有支架(101)、旋转轴(102)、气动伸缩杆(103)、底座(104)、限位杆(105);所述支架(101)为三角形型支架,三角形型两条边的两个中点设置有横梁连接,所述支架(101)三角形型的底边与底座(104)铰接;所述旋转轴(102)设置在所述支架(101)三角形型的横梁中心,旋转轴(102)与支架(101)垂直;所述气动伸缩杆(103)的一端与支架(101)横梁中心铰接,另一端与底座(104)铰接,气动伸缩杆(103)可调节支架(101);所述限位杆(105)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01)三角形型的顶点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轴(102)卡扣连接,限位杆(105)对旋转轴(102)上的钢筋进行固定;钢筋输送模块(2),所述钢筋输送模块(2)位于钢卷旋转模块(1)后端,所述钢筋输送模块(2)设置有钢筋抓手(201)、输送筒一(202)、输送筒二(203)、电机(204);所述输送筒一(202)和输送筒二(203)为圆柱体状,所述输送筒一(202)和输送筒二(203)侧面都设置有凹槽,凹槽面设置斜条纹,所述输送筒一(202)的凹槽和输送筒二(203)的凹槽相对,用于夹紧钢筋;所述钢筋抓手(201)设置在输送筒一(202)旁;所述输送筒一(202)、输送筒二(203)与电机(204)的转动轴啮合连接,电机(204)控制输送筒一(202)、输送筒二(203)相对凹槽的间距对钢筋的夹紧,同时控制输送筒一(202)的自转和输送筒二(203)的自转;加热圈(3),所述加热圈(3)位于钢筋输送模块(2)后端,对钢筋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圈(3)的中轴与输送筒一(202)、输送筒二(203)的凹槽所构成的中心轴同轴;校直模块(4),所述校直模块(4)位于加热圈(3)后端,所述校直模块(4)设置有多个横向滚轮(401)、多个纵向滚轮(402);所述横向滚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明华涛李贵桦李慧英叶树成陈俊儒屈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