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组件和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电致变色组件和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电子技术的发展贡献非凡。电子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以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使用需求。如今,用户已不再仅仅追求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而是对其外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需要颜色多样化、具有纹理效果、图案丰富等。电子设备的外观设计主要体现在壳体的设计上,但目前的壳体仍然存在颜色、图案相对单一的问题,不能呈现出具有丰富颜色和多样图案的外观效果。
[0003]虽然目前有一些相关技术利用电致变色原理来改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外观效果,但目前的电致变色组件、壳体和电子设备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0005]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电致变色组件多采用液态的电致变色材料,或者三明治结构的固态电致变色材料,因此,目前的电致变色组件多是在刚性基板上形成的,并且很难实现柔性封装。专利技术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电致变色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具有水氧阻隔层的第一柔性基材,并在所述第一柔性基材远离所述水氧阻隔层的一侧设置图案层以获得水氧阻隔单元,所述图案层包括纳米压印亚层;提供电致变色单元,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包括第二柔性基材、第三柔性基材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基材和所述第三柔性基材之间的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单元是通过卷对卷工艺获得的;将所述水氧阻隔单元贴附在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上,并令所述水氧阻隔层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单元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柔性基材、所述第二柔性基材和所述第三柔性基材的材料分别独立地选自PET、PC或P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水氧阻隔单元包括:在所述第一柔性基材的一侧形成多个阻隔亚层,所述阻隔亚层包括选自无机阻隔亚层和有机阻隔亚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无机阻隔亚层是通过闪蒸或原子层沉积形成的,形成所述无机阻隔亚层的材料包括陶瓷、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氮化铝和氧化镁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水氧阻隔层的水汽透过率小于1x10-2
g/m2/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图案层包括:在所述第一柔性基材的一侧上设置颜色亚层、所述纳米压印亚层以及镀膜亚层的至少之一,并在所述颜色亚层、所述纳米压印亚层或者镀膜亚层远离所述第一柔性基材的一侧设置底漆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电致变色单元包括:在所述第二柔性基材上形成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第三柔性基材上形成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第二柔性基材具有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设置第一电致变色功能层;在所述第三柔性基材具有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侧设置第二电致变色功能层;以及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功能层或者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功能层上刮涂第三电致变色功能层,并基于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功能层将所述第二柔性基材和所述第三柔性基材粘合,设置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功能层、设置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功能层、和粘合所述第二柔性基材和所述第三柔性基材均是通过所述卷对卷工艺实现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功能层之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柔性基材和所述第三柔性基材的侧壁处设置封装结构,以将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功能层、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功能层和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功能层密封于所述第二柔性基材和所述第三柔性基材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光学胶将所述水氧阻隔单元贴附在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上,所述光学胶的厚度不大于50微米。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广中,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