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双程角度复用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及双程四程激光增益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双程角度复用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及双程四程激光增益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固体激光增益介质有三种结构:棒状结构、片状结构、和板条结构。其中,光束在板条结构的增益介质中以“之”字形传输,可以补偿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波前畸变和偏振特性变化,有利于提高输出功率,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光束质量。目前采用板条结构增益介质的固体激光器在连续运转或脉冲运转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相关技术中,板条结构可以采用角度复用的方式实现多程放大。一般板条激光模块有若干分立的角度可以作为入射角。通常的做法是在激光以入射角1 单程通过板条后,通过几个镜片折叠光路,再以入射角2进入板条,实现双程放大,然后再利用激光偏振特性,实现四程放大。但这种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为了实现角度复用,采用了三片反射镜和两片透镜才能实现,不能满足新一代各类固体激光器对板条放大器所提出的更高光束质量、更高效率、更小体积、更高可靠性的迫切要求。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双程角度复用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一端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平行,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夹角α1为45
°
,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的夹角α2根据公式1
‑
公式3计算:公式3计算:公式3计算:其中,L表示第一端面的中心点与第二端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d表示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N1表示光束从第一端面进入本体部后,光束在第一端面至第二端面的方向上反射的次数,N2表示光束从第一端面进入本体部后,光束在第二端面至第一端面的方向上反射的次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双程角度复用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双程角度复用板条激光增益介质,还包括:第一消倏逝波膜,设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消倏逝波膜,设于所述第二侧面;激光增透膜,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激光反射膜,设于所述第二端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双程角度复用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倏逝波膜与所述第二消倏逝波膜的厚度均为3μ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双程角度复用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倏逝波膜与所述第二消倏逝波膜均为二氧化硅材料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双程角度复用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其特征在于,β1≥53.3
°
,β2≥53.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王超,吕鲲鹏,陈露,杨雪,曹雪峰,刘洋,王文涛,梁兴波,唐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