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可信根的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4490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虚拟可信根的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向第二设备发送迁移请求;接收迁移请求对应的第一签名,其中,第一签名对应第一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获取第二设备的目标物理可信根DpTPM的身份信息;基于DpTPM的身份信息,从区块链上获取第二签名,其中,第二签名对应第二设备的第二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且第二签名绑定DpTPM的身份信息;在第一签名和第二签名匹配的情况下,将第一设备的源虚拟可信根SvTPM迁移至第二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区块链以去中心化的逻辑结构替代CA实现vTPM的迁移,当虚拟机频繁迁移时,避免产生短命无效证书和中心化的性能瓶颈节点。的性能瓶颈节点。的性能瓶颈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可信根的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虚拟可信根的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可信计算技术是从物理上安全的可信根出发,在计算环境中构筑从可信根到应用的完整可信链条,以向系统提供可信度量、可信存储、可信报告等可信支撑功能,支持系统应用可信运行的一种技术。当将可信计算技术应用于虚拟化系统中时,虚拟机之间的迁移成为了可信计算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虚拟化系统中,虚拟机管理器VMM(Virtual Machine Manager)从物理可信根pTPM(physical TPM)中虚拟出虚拟可信根vTPM(virtual TPM),每一个vTPM对应一个虚拟机。当虚拟机需要从一个物理主机迁移到另一个物理主机时,相应的vTPM也要进行迁移。由于vTPM中包含着敏感秘钥信息,需要确保迁移的目的vTPM的身份是安全可靠的。
[0003]现有技术中,表明TPM身份的秘钥是AIK(Attestation Identity Key)非对称公私钥对,通常由AIK向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申请证书,通过CA颁发的证书来表明AIK和TPM的身份,从而完成vTPM迁移,当虚拟机因负载均衡等原因迁移频繁时,会产生大量短命无效证书,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虚拟可信根的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以解决现有vTPM迁移产生短命无效证书,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可信根的迁移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0007]向第二设备发送迁移请求;
[0008]接收所述迁移请求对应的第一签名,其中,所述第一签名对应第一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
[0009]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物理可信根DpTPM的身份信息;
[0010]基于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从区块链上获取第二签名,其中,所述第二签名对应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且所述第二签名绑定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目标物理可信根DvTPM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迁移请求为所述第一设备分配的DvTPM;
[0011]在所述第一签名和第二签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源虚拟可信根SvTPM迁移至所述第二设备。
[0012]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签名和第二签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源虚拟可信根SvTPM迁移至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0013]解密所述第一签名和第二签名,分别得到第一解密信息和第二解密信息,其中,所
述第一解密信息包括第一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解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
[0014]判断所述第一解密信息和第二解密信息是否匹配;
[0015]若匹配,则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源虚拟可信根SvTPM迁移至所述第二设备。
[0016]可选的,所述第二目标物理可信根DvTPM包括第二AIK私钥、第二AIK公钥和第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
[0017]所述第二签名由第二设备利用DpTPM的AIK私钥签名所述第二AIK公钥和第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得到。
[0018]可选的,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包括DpTPM的AIK公钥;
[0019]所述基于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从区块链上获取第二签名,包括:
[0020]基于所述DpTPM的AIK公钥,在所述区块链上读取所述第二签名。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一目标物理可信根DvTPM包括第一AIK私钥、第一AIK公钥和第一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
[0022]所述第一签名是利用所述第一AIK私钥签名所述第一AIK公钥和第一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得到;
[0023]所述解密所述第一签名和第二签名,分别得到第一解密信息和第二解密信息,包括:
[0024]利用所述DpTPM的AIK公钥解密所述第二签名,得到包括所述第二AIK公钥和第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的第二解密信息;
[0025]利用所述第二AIK公钥解密所述第一签名,得到包括所述第一AIK公钥和第一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的第一解密信息。
[0026]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解密信息和第二解密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0027]若第一AIK公钥与第二AIK公钥匹配,且第一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与第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匹配,则判断所述第一解密信息和第二解密信息匹配。
[002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可信根的迁移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0029]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物理可信根DpTPM对第二设备的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签名,生成第二签名,所述第二签名绑定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
[0030]将所述第二签名挂载至区块链;
[0031]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迁移请求;
[0032]基于所述迁移请求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签名,其中,所述第一签名对应所述第二设备的DvTPM的身份信息;所述DvTPM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迁移请求为所述第一设备分配的DvTPM;
[0033]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源虚拟可信根SvTPM迁移信息。
[0034]可选的,所述DvTPM包括DvTPM的AIK私钥、DvTPM的AIK公钥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
[0035]所述DpTPM包括DpTPM的AIK私钥和DpTPM的AIK公钥;
[0036]所述目标物理可信根DpTPM对第二设备的第二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签名,生成第二签名,包括:
[0037]所述DpTPM利用DpTPM的AIK私钥对所述DvTPM的AIK公钥和第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签名得到所述第二签名。
[0038]可选的,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包括DpTPM的AIK公钥。
[0039]可选的,所述第一签名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DvTPM的AIK私钥签名所述DvTPM的AIK公钥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得到。
[0040]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物理可信根DpTPM对第二设备的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签名,生成第二签名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41]通过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虚拟机管理器DVMM创建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得到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所述DvTPM的AIK私钥和DvTPM的AIK公钥。
[004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可信根的迁移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0043]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迁移请求;
[0044]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迁移请求对应的第一签名,其中,所述第一签名对应第一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
[0045]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可信根的迁移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二设备发送迁移请求;接收所述迁移请求对应的第一签名,其中,所述第一签名对应第一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物理可信根DpTPM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从区块链上获取第二签名,其中,所述第二签名对应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且所述第二签名绑定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目标物理可信根DvTPM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迁移请求为所述第一设备分配的DvTPM;在所述第一签名和第二签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源虚拟可信根SvTPM迁移至所述第二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签名和第二签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源虚拟可信根SvTPM迁移至所述第二设备,包括:解密所述第一签名和第二签名,分别得到第一解密信息和第二解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解密信息包括第一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解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一解密信息和第二解密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源虚拟可信根SvTPM迁移至所述第二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物理可信根DvTPM包括第二AIK私钥、第二AIK公钥和第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所述第二签名由第二设备利用DpTPM的AIK私钥签名所述第二AIK公钥和第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包括DpTPM的AIK公钥;所述基于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从区块链上获取第二签名,包括:基于所述DpTPM的AIK公钥,在所述区块链上读取所述第二签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物理可信根DvTPM包括第一AIK私钥、第一AIK公钥和第一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所述第一签名是利用所述第一AIK私钥签名所述第一AIK公钥和第一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得到;所述解密所述第一签名和第二签名,分别得到第一解密信息和第二解密信息,包括:利用所述DpTPM的AIK公钥解密所述第二签名,得到包括所述第二AIK公钥和第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的第二解密信息;利用所述第二AIK公钥解密所述第一签名,得到包括所述第一AIK公钥和第一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的第一解密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解密信息和第二解密信
息是否匹配,包括:若第一AIK公钥与第二AIK公钥匹配,且第一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与第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匹配,则判断所述第一解密信息和第二解密信息匹配。7.一种虚拟可信根的迁移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物理可信根DpTPM对第二设备的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签名,生成第二签名,所述第二签名绑定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将所述第二签名挂载至区块链;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迁移请求;基于所述迁移请求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签名,其中,所述第一签名对应所述第二设备的DvTPM的身份信息;所述DvTPM为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迁移请求为所述第一设备分配的DvTPM;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源虚拟可信根SvTPM迁移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vTPM包括DvTPM的AIK私钥、DvTPM的AIK公钥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所述DpTPM包括DpTPM的AIK私钥和DpTPM的AIK公钥;所述目标物理可信根DpTPM对第二设备的第二目标虚拟可信根DvTPM的身份信息签名,生成第二签名,包括:所述DpTPM利用DpTPM的AIK私钥对所述DvTPM的AIK公钥和第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签名得到所述第二签名。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pTPM的身份信息包括DpTPM的AIK公钥。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签名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DvTPM的AIK私钥签名所述DvTPM的AIK公钥和平台配置寄存器信息得到。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物理可信根DpTPM对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何申杨朋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