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86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以及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还包括底板、侧壁、顶棚和连接装置,底板水平放置,底板上竖直设置配电箱本体,底板的前后左侧各竖直四个侧壁,侧壁的顶部水平设置顶棚;连接装置设置在底板的顶部,连接装置的上方竖直连接配电箱本体。该防护结构防护性能好,便于拆卸;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中的放置板放置配电箱本体以及设置放置板底部的缓冲弹簧和海绵对配电箱本体进行缓冲和防护,使配电箱本体在空间中更加地稳定,同时,通过设置底板、侧壁和顶棚对配电箱本体的外表面进行遮蔽防护,减少配电箱本体的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延长其使用寿命。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传统的配电箱在使用时,配电箱壳体直接受到雨水、雪等的接触,易将配电箱壳体腐蚀损坏,配电箱的使用寿命短,并且导致配电箱内部潮湿影响使用寿命,配电箱也经常会受到外界物体的影响,当环境恶劣时,外界物体砸到配电箱易使配电箱损坏发生危险。
[000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使用方便,密封性好,方便配电箱本体放置和取出。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包括配电箱本体,还包括底板、侧壁、顶棚和连接装置,所述底板水平放置,底板上竖直设置配电箱本体,底板的前后左侧各竖直四个侧壁,侧壁的顶部水平设置顶棚;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底板的顶部,连接装置的上方竖直连接配电箱本体。底板、侧壁和顶棚形成一个空间,对其内部的配电箱本体进行防护。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放置板、缓冲弹簧和海绵,所述放置板通过缓冲弹簧水平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放置板位于侧壁和顶棚的内部,放置板的顶部中心设置配电箱本体;缓冲弹簧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海绵设置在放置板的底部,海绵填充在相邻的缓冲弹簧之间。放置板、缓冲弹簧和海绵相互配合对放置板顶部的配电箱本体进行支撑。
[0007]进一步地,所述顶棚的外表面为四棱锥的形状。四棱锥的形状使得配电箱本体的上方空间增大,改善配电箱本体的散热功效。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由等间距设置的竖杆组成,竖杆竖直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上。竖杆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连接,竖杆的底部中心正好形成与底板同心设置的矩形,竖杆的设置对其内部的配电箱本体起到防护作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竖杆为中心轴线竖直设置的圆台形。由于圆台形的底部大于顶部,其结构比圆柱形更加稳定,从而保证了竖杆结构的稳定,并且也提高了对配电箱本体的防护性能。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中的其中一个中心开设进入口。进入口的开设方便人为进入侧壁和顶棚组成的防护空间的内部并对配电箱本体进行查看。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中提供的一
种配电箱防护结构,防护性能好,便于拆卸;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中的放置板放置配电箱本体以及设置放置板底部的缓冲弹簧和海绵对配电箱本体进行缓冲和防护,使配电箱本体在空间中更加地稳定,同时,通过设置底板、侧壁和顶棚对配电箱本体的外表面进行遮蔽防护,减少配电箱本体的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和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的顶棚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00、配电箱本体,200、底板,300、侧壁,301、竖杆,400、顶棚, 500、连接装置,501、放置板,502、缓冲弹簧,503、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使用方便,密封性好,方便配电箱本体的放置和取出。
[0016]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包括配电箱本体100,还包括底板200、侧壁300、顶棚400和连接装置500,所述底板200水平放置,底板200上竖直设置配电箱本体100,底板200的前后左侧各竖直四个侧壁300,侧壁300的顶部水平设置顶棚400;所述连接装置500设置在底板200的顶部,连接装置500的上方竖直连接配电箱本体100。底板200、侧壁300和顶棚400 形成一个空间,对其内部的配电箱本体100进行防护。将侧壁300竖直安装在底板200的上方,随后将顶棚400搭建在侧壁300的上方,然后将连接装置500 安装到底板200的上表面上,再把配电箱本体100稳稳地放置在连接装置500 上。
[0017]参照图1,所述连接装置500包括放置板501、缓冲弹簧502和海绵503,所述放置板501通过缓冲弹簧502水平设置在底板200的上方,放置板501位于侧壁300和顶棚400的内部,放置板501的顶部中心设置配电箱本体100;缓冲弹簧502连接在底板200的上表面上;所述海绵503设置在放置板501的底部,海绵503填充在相邻的缓冲弹簧502之间。放置板501、缓冲弹簧502和海绵503相互配合对放置板501顶部的配电箱本体100进行支撑。先将放置板 501水平安装在缓冲弹簧502的顶部,随后将缓冲弹簧502的底部连接在底板200的上表面,然后再将海绵503填充到缓冲弹簧502之间,且使海绵503位于放置板501的底部,然后再将配电箱本体100放在放置板501的顶部,让海绵503和缓冲弹簧502对放置板501以及放置板501顶部的配电箱本体100进行缓冲和防护。
[0018]参照图2,所述顶棚400的外表面为四棱锥的形状。四棱锥的形状使得配电箱本体100的上方空间增大,改善配电箱本体100的散热功效。
[0019]参照图1,所述侧壁300由等间距设置的竖杆301组成,竖杆301竖直连接在底板200的上表面上。竖杆301的底部与底板200的上表面连接,竖杆301 的底部中心正好形成与底板200同心设置的矩形,竖杆301的设置对其内部的配电箱本体100起到防护作用。取竖杆301并将竖杆301均匀且竖直连接在底板200的顶部四周,形成侧壁300,对侧壁300内部的配电箱本体100进行防护。
[0020]参照图3,所述竖杆301为中心轴线竖直设置的圆台形。由于圆台形的底部大于顶部,其结构比圆柱形更加稳定,从而保证了竖杆301结构的稳定,并且也提高了对配电箱本
体100的防护性能。
[0021]所述侧壁300中的其中一个中心开设进入口。进入口的开设方便人为进入侧壁300和顶棚400组成的防护空间的内部并对配电箱本体100进行查看。
[0022]工作过程:先取底板200水平放置,再取竖杆301并将竖杆301均匀且竖直连接在底板200的顶部四周,形成侧壁300,最后将顶棚400搭建在竖杆301 的顶部。
[0023]随后将缓冲弹簧502的底部连接在底板200的上表面,将放置板501水平安装在缓冲弹簧502的顶部,然后再将海绵503填充到缓冲弹簧502之间,且使海绵503位于放置板501的底部。
[0024]然后再将配电箱本体100放在放置板501的顶部,让海绵503和缓冲弹簧502对放置板501以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包括配电箱本体(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200)、侧壁(300)、顶棚(400)和连接装置(500),所述底板(200)水平放置,底板(200)上竖直设置配电箱本体(100),底板(200)的前后左侧各竖直四个侧壁(300),侧壁(300)的顶部水平设置顶棚(400);所述连接装置(500)设置在底板(200)的顶部,连接装置(500)的上方竖直连接配电箱本体(100);所述连接装置(500)包括放置板(501)、缓冲弹簧(502)和海绵(503),所述放置板(501)通过缓冲弹簧(502)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新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伟纳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