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青蒿素&吲哚菁绿/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治癌药物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青蒿素&吲哚菁绿/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癌症是目前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致死率极高。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通常会对正常组织与免疫系统产生较强的副作用。基于传统治疗方法的缺点,目前新兴了几种新的治疗方法,如光动力学治疗(PDT)、光热治疗(PTT)、化学动力学治疗(CDT)、免疫治疗等都对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光动力学治疗可选择性破坏肿瘤部位而具有更强的可控性,相较于传统疗法,光动力学治疗具有一些优势,如可用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部位;部分光敏剂的毒性不强,其在肝脏和肾脏聚集后可成功代谢至体外,对器官不会造成伤害等,目前由光敏剂(Chem.Soc.Rev.2011,40,340-362)开展的光动力学治疗(PDT)已经广泛应用于肺癌、皮肤癌、食道癌、膀胱癌、头颈部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蒿素&吲哚菁绿/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超薄水滑石纳米片,以及负载于其上的青蒿素或被聚合物保护的青蒿素和吲哚菁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素&吲哚菁绿/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树脂,MW:16000-20000;聚乳酸,MW:30000-50000;壳聚糖,MW:10000-50000;纤维素,MW:50000-100000;聚羟基丁酸酯,MW:10000-50000;聚乙二醇,MW:400-2000;或者聚羟基乙酸,MW:10000-20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素&吲哚菁绿/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素与吲哚菁绿在超薄水滑石纳米片上的负载量为5~25%;所述青蒿素与吲哚菁绿的质量比为0.2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素&吲哚菁绿/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水滑石纳米片的尺寸为50-100nm,厚度为1-2nm,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其化学组成表示为[MⅡ1-x MⅢx
(OH)2]A
n-z/n
·
yH2O;其中,MⅡ、MⅢ分别为带正电的二价金属离子与三价金属离子,MⅡ为Mg
2+
、Fe
2+
、Zn
2+
、Mn
2+
、Co
2+
中的一种,MⅢ为Al
3+
、Fe
3+
、Cr
3+
中的一种;x为MⅡ/(MⅡ+MⅢ)的摩尔比,范围为1/3~1/4;y为结晶水的数量,范围为0~10;A
n-为层间的阴离子,为NO
3-。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青蒿素&吲哚菁绿/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山月,杨雪婷,陆军,周树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