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击消防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62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撞击消防手套,其中,所述的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防水层及舒适层;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该手套通过防撞保护壳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外部冲击对手背的伤害,同时,由于将防撞保护壳设于阻燃层内侧,故可实现通过阻燃层对防撞保护壳的保护,避免外部高温破坏防撞保护壳。采用该种结构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具备保护性能好、适用性佳、使用寿命长,可有效对消防员的手部进行保护。行保护。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击消防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用具
,尤其涉及消防防护用具
,具体是指一种防撞击消防手套。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各地消防部队自2004年开始装备符合XF 7

2004《消防手套》标准的消防员灭火防护手套。该手套针对消防员在火场作业时,为抵御明火、热辐射、水浸、一般化学品和机械伤害而设计的,能够抵御一般的机械伤害,并具有防水性能和一定的热防护能力(TPP值),有效地减少了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作业中手部伤害事故发生。
[0003]但在一些救援环境下,除了需要防护火焰产生的高热量带来的伤害外,还需要注意防护一些玻璃碎片、掉落物带来的物理冲击,但现有技术中的消防手套多数由柔性材料构成,这类消防手套虽然可以避免外部物体破坏手套结构,但却无法避免外部冲击带给手部的伤害,这类伤害容易给手背指关节处带来伤害,进而导致肌腱断裂。故急需一种能够对外部冲击进行抵御的消防手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穿戴性能好的防撞击消防手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具有如下构成:
[0006]该防撞击消防手套,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防水层及舒适层;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
[0007]较佳地,所述的防撞保护壳覆盖所述的掌背区域中靠近掌指关节的位置,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与掌指关节的形状相匹配
[0008]较佳地,所述的手套还包括阻燃棉布,所述的阻燃棉布与所述的阻燃层相连接,所述的防撞保护壳被限位于所述的阻燃棉布与所述的阻燃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且所述的阻燃棉布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0009]更佳地,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与所述的阻燃棉布之间还设有阻燃海绵,且所述的阻燃海绵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0010]更佳地,所述的阻燃棉布的左右两侧与所述的阻燃层缝合连接,且缝合点贴近所述的防撞保护壳。
[0011]较佳地,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为碳纤维保护壳。
[0012]较佳地,所述的手套的袖口处设有罗口,所述的罗口上设有提拉面料,所述的提拉面料还与所述的阻燃层相连接。
[0013]较佳地,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侧还设有隔热层,且所述的隔热层位于所述的防水层与所述的舒适层之间;
[0014]所述的阻燃层的手心一侧的外侧设有掌心加强层,所述的掌心加强层位于所述的
手套的掌心位置。
[0015]更佳地,所述的隔热层由对位芳纶隔热毡构成,所述的掌心加强层由牛二层皮构成
[0016]较佳地,所述的阻燃层由牛二层皮构成,所述的防水层由聚四氟乙烯膜构成,所述的舒适层由对位芳纶针织布构成。
[0017]本技术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防水层及舒适层;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该手套通过防撞保护壳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外部冲击对手背的伤害,同时,由于将防撞保护壳设于阻燃层内侧,故可实现通过阻燃层对防撞保护壳的保护,避免外部高温破坏防撞保护壳。该防撞击消防手套具备保护性能好、适用性佳、使用寿命长,可有效对消防员的手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防撞击消防手套的手背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防撞击消防手套的剖开状态示意图。
[0020]图3为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防撞击消防手套中手背一侧的防撞保护壳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4为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防撞击消防手套的手心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
阻燃层
[0024]2ꢀꢀꢀꢀꢀ
防水层
[0025]31
ꢀꢀꢀꢀ
舒适层
[0026]32
ꢀꢀꢀꢀ
隔热层
[0027]4ꢀꢀꢀꢀꢀ
防撞保护壳
[0028]5ꢀꢀꢀꢀꢀ
阻燃海绵
[0029]6ꢀꢀꢀꢀꢀ
阻燃棉布
[0030]7ꢀꢀꢀꢀꢀ
罗口
[0031]8ꢀꢀꢀꢀꢀ
提拉面料
[0032]9ꢀꢀꢀꢀꢀ
掌心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34]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5]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
[0036]如图1至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1、防水层2及舒适层31;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1与防水层2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4,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需注意的是所有图中的虚线均为实际的缝合线。
[0037]通过防撞保护壳4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消防员在任务处置过程中手背指关节被刺伤的概率很高的问题,有效避免外力冲击伤害,同时,将防撞保护壳4设置于阻燃层1内部,可有效通过阻燃层1对防撞保护壳4进行保护,避免大火烧坏防撞保护壳4,确保该手套在高温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0038]由图1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覆盖所述的掌背区域中靠近掌指关节的位置,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的形状与掌指关节的形状相匹配。通过在手背位置设置的该防撞保护壳4可有效对手背进行保护,并且不影响手部活动的灵活性,在外物对佩戴者的手背进行冲击时,通过防撞保护壳4缓冲、分散冲击力,有效对消防员手部进行保护。且从图1中可看出,在该实施例中防撞保护壳4覆盖所述的掌背区域中靠近掌指关节的位置至手背中段位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保障了防护性,同时也不会因为防撞保护壳4的设置而影响手套的灵活性及舒适性。
[0039]由图2及图3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手套还包括阻燃棉布6,所述的阻燃棉布6与所述的阻燃层1相连接,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被限位于所述的阻燃棉布6与所述的阻燃层1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且所述的阻燃棉布6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0040]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与所述的阻燃棉布6之间还设有阻燃海绵5,且所述的阻燃海绵5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通过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防水层及舒适层;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所述的手套还包括阻燃棉布,所述的阻燃棉布与所述的阻燃层相连接,所述的防撞保护壳被限位于所述的阻燃棉布与所述的阻燃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且所述的阻燃棉布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覆盖所述的掌背区域中靠近掌指关节的位置,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与掌指关节的形状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与所述的阻燃棉布之间还设有阻燃海绵,且所述的阻燃海绵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棉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佳施巍丛芳杨小时周凯柳素燕林建波季铁卫王继昕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