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防裂类皮缓释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46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磨防裂类皮缓释面料,包括:防菌功能层、内部加强层、外衬接触层;所述防菌功能层包括防菌纤维层、活性生物纤维层和缓释层,所述缓释层包括若干层包覆的缓释膜环,任意两层相邻的缓释膜环之间装有药物粉末;所述外衬接触层包括直接接触层、透气层和连接层;所述内部加强层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底部通过耐磨纤维丝交叉连接有稳定层,所述稳定层的底部车缝连接有光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缓释膜环将内部的药物粉末缓缓释出,在外侧缓释膜环缓释的同时,内侧的缓释膜环向相邻的外侧缓释膜环缓释,使得缓释效果均匀且长久。久。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防裂类皮缓释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防裂类皮缓释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面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用品。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的面料已经越来越多的用于直接与人体接触,例如服装、沙发或者床垫等,目前用于服装、沙发或者床垫的面料只有耐磨、保暖功能,由于现代人部分存在亚健康的情况,故亟需一种可以改善身体素质的面料来加工服装、沙发或者床垫等家居用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防裂类皮缓释面料,通过缓释膜环将内部的药物粉末缓缓释出,来达到改善身体素质的作用。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耐磨防裂类皮缓释面料,包括:防菌功能层、内部加强层、外衬接触层,所述防菌功能层的内表面与内部加强层的的外表面通过车缝连接,所述外衬接触层的内表面与防菌功能层的外表面通过车缝连接;所述防菌功能层包括防菌纤维层、活性生物纤维层和缓释层,所述缓释层包括若干层包覆的缓释膜环,任意两层相邻的缓释膜环之间装有药物粉末;所述外衬接触层包括直接接触层,所述直接接触层的一侧通过加强棉线交叉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一侧通过车缝连接有连接层;所述内部加强层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底部通过耐磨纤维丝交叉连接有稳定层,所述稳定层的底部车缝连接有光面层,所述光面层的下表面为光滑表面。
[0006]作为优选,所述防菌纤维层的一侧通过加强棉线交叉连接有活性生物纤维层,所述活性生物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有缓释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缓释膜环的最内层内部装有药物粉末。
[0008]作为优选,所述缓释层的内部含有大量空腔,并且材质为涤棉混纺制成。
[0009]作为优选,所述直接接触层为类皮绒毛交织而成。
[0010]作为优选,所述直接接触层底部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依次贯穿外衬接触层的透气层、连接层、防菌功能层和内部加强层。
[0011]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柱为弹性材料。
[0012]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柱为工字型,一端平面连接于直接接触层底部,另一端平面紧贴于光面层底面。
[0013]作为优选,所述光面层为真丝面料。
[0014]作为优选,所述耐磨层为为聚酯纤维与亚麻纤维混合纺织而成,且表面粘接有耐磨凸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通过缓释膜环将内部的药物粉末缓缓释出,来达到改善身体素质的作用。
[0017]2、在外侧缓释膜环缓释的同时,内侧的缓释膜环向相邻的外侧缓释膜环缓释,使得缓释效果均匀且长久。
[0018]3、通过加强柱固定多个组成层,增强组成层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组成层之间脱离。
[0019]4、光面层为真丝面料,为与沙发棉或者床垫棉接触的组成层,防止将由该面料制成的坐垫套或者床垫套拆卸清洗时与沙发棉或者床垫棉粘连。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面料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外衬接触层1、直接接触层101、透气层102、连接层103、防菌功能层2、防菌纤维层201、活性生物纤维层202、缓释层203、缓释膜环2031、药物粉末2032、内部加强层3、耐磨层301、稳定层302、光面层303、耐磨凸点304、加强柱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2所示,一种耐磨防裂类皮缓释面料,包括:防菌功能层2、内部加强层3、外衬接触层1,所述防菌功能层2的内表面与内部加强层的3的外表面通过车缝连接,所述外衬接触层1的内表面与防菌功能层2的外表面通过车缝连接;
[0026]所述防菌功能层2包括防菌纤维层201、活性生物纤维层202和缓释层203,所述缓释层203包括若干层包覆的缓释膜环2031,任意两层相邻的缓释膜环2031之间装有药物粉末2032,所述缓释膜环2031的最内层内部也装有药物粉末,通过缓释膜环将内部的药物粉末缓缓释出,来达到改善身体素质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一共有三层缓释膜环2031,最内层缓释膜环2031内装有药物粉末2032,中间层的缓释膜环2031与最内层的缓释膜环2031之间也有药物粉末2032,中间层的缓释膜环2031与最外层的缓释膜环2031之间也有药物粉末2032。所述防菌纤维层201的一侧通过加强棉线交叉连接有活性生物纤维层202,所述活性生物纤维层202的一侧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有缓释层203。所述缓释层203的内部含有大量空腔,用于装盛药物粉末2032,并且材质为涤棉混纺制成。
[0027]在使用时,中间层的缓释膜环2031与最外层的缓释膜环2031之间的药物粉末2032会通过缓释膜环2031慢慢向外缓释,同时,中间层的缓释膜环2031与最内层的缓释膜环2031之间的药物粉末2032会向中间层的缓释膜环2031与最外层的缓释膜环2031之间缓释,最内层缓释膜环2031内的药物粉末2032会向中间层的缓释膜环2031与最内层的缓释膜环2031之间缓释,可以使得缓释层203向外缓释的药物粉末2032均匀且时间长久。其中,药物粉末2032为人体可以通过皮肤或者呼吸吸收的药物粉末。例如可以助眠、改善肠胃功能的决明子。
[0028]所述外衬接触层1包括直接接触层101,所述直接接触层101的一侧通过加强棉线交叉连接有透气层102,所述透气层的一侧通过车缝连接有连接层103;所述直接接触层101
为类皮绒毛交织而成,直接接触层101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分,需要较为柔软舒适。所述直接接触层101底部设有加强柱4,所述加强柱4依次贯穿外衬接触层的透气层102、连接层103、防菌功能层2和内部加强层3,所述加强柱为弹性材料,防止与人体接触时感到不适。所述加强柱4为工字型,一端平面连接于直接接触层底部,另一端平面紧贴于光面层303底面。
[0029]所述内部加强层3包括耐磨层301,所述耐磨层301的底部通过耐磨纤维丝交叉连接有稳定层302,所述稳定层302的底部车缝连接有光面层303,所述光面层303的下表面为光滑表面,所述光面层303为真丝面料,将该面料制成的坐垫套或者床垫套时,光面层303为与沙发棉或者床垫棉接触的组成层,防止拆卸清洗时与沙发棉或者床垫棉粘连。所述耐磨层301为聚酯纤维与亚麻纤维混合纺织而成,且表面粘接有耐磨凸点304。
[0030]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防裂类皮缓释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菌功能层、内部加强层、外衬接触层,所述防菌功能层的内表面与内部加强层的外表面通过车缝连接,所述外衬接触层的内表面与防菌功能层的外表面通过车缝连接;所述防菌功能层包括防菌纤维层、活性生物纤维层和缓释层,所述缓释层包括若干层包覆的缓释膜环,任意两层相邻的缓释膜环之间装有药物粉末;所述外衬接触层包括直接接触层,所述直接接触层的一侧通过加强棉线交叉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一侧通过车缝连接有连接层;所述内部加强层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底部通过耐磨纤维丝交叉连接有稳定层,所述稳定层的底部车缝连接有光面层,所述光面层的下表面为光滑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裂类皮缓释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菌纤维层的一侧通过加强棉线交叉连接有活性生物纤维层,所述活性生物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有缓释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裂类皮缓释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膜环的最内层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江生
申请(专利权)人:顾家香港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