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式空气制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32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式空气制水装置,包括:外壳、散热风机Ⅱ、散热风机Ⅰ、进风风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外壳为长方体框架,其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分别作为冷腔和热腔;散热风机Ⅱ安装在热腔对应的外壳前侧,且出风口朝外;两个以上散热风机Ⅰ安装在隔板上,且出风口朝向热腔;热腔底部中心设有压缩机,压缩机左右两侧及后侧对应的热腔内侧壁上分别安装一个冷凝器,且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相连,进气口通过其自身携带的储液干燥器与蒸发器一端连接,冷凝器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器另一端连接;蒸发器通过集水槽设置在冷腔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蒸发器的外罩上设有两个进风风机,且两个进风风机上下错位并位于蒸发器外罩的相对侧。罩的相对侧。罩的相对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式空气制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与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式空气制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制水设备主要有吸附再生制水和压缩冷凝制水两种技术路径。受限于制水经济性,目前市场制水机以冷凝制水为主,且制水效率低,为了市场推广中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制水机产品往往附加其他加热、净化功能。此外,制水机研制销售多分布于长江以南,长江以北地区空气湿度小,存在低温工况,容易导致蒸发器结霜,无法制水。
[0003]目前,市场上的制水机主要存在制水效率低、低温结霜问题严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式空气制水装置,能够有效实现空气制水功能。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凝式空气制水装置,包括:外壳、散热风机Ⅱ、散热风机Ⅰ、进风风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
[0006]所述外壳为长方体框架,其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分别作为冷腔和热腔;散热风机Ⅱ安装在热腔对应的外壳前侧,且出风口朝外;两个以上散热风机Ⅰ安装在隔板上,且出风口朝向热腔;
[0007]所述热腔底部中心设有压缩机,压缩机左右两侧及后侧对应的热腔内侧壁上分别安装一个冷凝器,且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相连,进气口通过其自身携带的储液干燥器与蒸发器一端连接,冷凝器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器另一端连接;
[0008]所述蒸发器通过集水槽设置在冷腔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蒸发器的外罩上设有两个进风风机,且两个进风风机上下错位并位于蒸发器外罩的相对侧。
[0009]优选地,每个所述进风风机相对侧的蒸发器外罩上设有导风罩。
[0010]优选地,在工作温度5℃~45℃范围内,每2℃设置一个挡位,等分为20个挡位,将湿度范围25%~95%等分为15个挡位,由此,总计设置300个冷量组合挡位,与之对应,将进风风机的进风量分为15个挡位,将压缩机的转速分为20个挡位,以此形成300个风量组合挡位与300个冷量组合挡位匹配。
[0011]优选地,所述蒸发器的翅片间距调整为2.8mm以上。
[0012]优选地,所述蒸发器翅片的外表面上涂覆亲水材料,蒸发器的铜管处涂覆疏水材料。
[0013]优选地,还包括:数显面板,其设置在冷腔顶部侧壁上,用于显示蒸发器的温度。
[0014]优选地,还包括:航插,其设置在外壳上,用于向压缩机供电。
[0015]优选地,所述长方体框架高度方向尺寸为1960mm,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均为1000mm。
[0016]优选地,所述长方体框架为骨架蒙皮制作而成。
[0017]优选地,所述热腔的左右侧及后侧分别设置为网孔蒙板。
[0018]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散热风机和进风风机合理布置在外壳中,通过将冷腔内冷量与送风量进行匹配,能够有效实现空气制水功能。
[0020]2、本技术增加导风罩导风回热,能够有效提高制水能力。
[0021]3、本技术优化翅片间距,能够降低结霜可能。
[0022]4、本技术在翅片外表面涂覆亲水材料,在蒸发器的钢管处涂覆疏水材料,能够进一步降低结霜可能。
[0023]5、本技术中网孔蒙板的具体设置,便于冷腔内外的空气流通。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制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主视图,(2)俯视图,(3)B

B剖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制水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中导风回热节能示意图。
[0027]其中,1

外壳,2

数显面板,3

出水口,4

散热风机Ⅱ,5

散热风机Ⅰ,6

进风风机,7

蒸发器,8

网孔蒙板,9

冷凝器,10

压缩机,11

航插,12

储液干燥器,13

膨胀阀,14

导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式空气制水装置,能够有效实现空气制水功能。
[0030]如图1所示,该制水装置包括:外壳1、数显面板2、散热风机Ⅱ4、散热风机Ⅰ5、进风风机6、蒸发器7、冷凝器9、压缩机10、航插11和膨胀阀13;
[0031]该制水装置的连接关系:外壳1为骨架蒙皮形成的长方体框架(优选长方体框架高度方向尺寸为1960mm,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均为1000mm),外壳1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且上下两层分别作为冷腔和热腔;散热风机Ⅱ4嵌入式安装在热腔对应的外壳1的前侧,且出风口朝向外壳1的外部,用于将热腔的热向外部散出;两个以上散热风机Ⅰ5嵌入式安装在隔板上,且出风口朝向热腔内部,用于将冷腔的冷风导入热腔,从而对热腔进行降温散热;
[0032]热腔底部中心位置处设有压缩机10(其上集成有储液干燥器12,外部电源通过设置在外壳1上的航插11给压缩机10供电),压缩机10左右两侧及后侧对应的热腔内侧壁上分别安装一个冷凝器9(共安装三个冷凝器9),且压缩机10的排气口与冷凝器9相连,进气口与其自身携带的储液干燥器12连接,低温制冷剂以气态形式进入压缩机10,经过压缩以高温气态形式从压缩机10排出到冷凝器9中;冷凝器9通过膨胀阀13与蒸发器7连接,冷凝器9将高温气态制冷剂放热冷凝为高压液态制冷剂,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13节流减压后输入蒸发器7;其中,热腔的左右侧及后侧分别设置为网孔蒙板8,便于冷腔内外的空气流通;
[0033]蒸发器7通过集水槽设置在冷腔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冷腔顶部侧壁上设有数显面板2,用于显示蒸发器7的温度),蒸发器7的外罩上设有两个进风风机6,且两个进风风机6上
下错位并位于蒸发器7外罩的相对侧,用于从不同方向向蒸发器7外罩内部送风;每个进风风机6相对侧蒸发器7外罩上设有导风罩14,用于将蒸发器7排出的冷风导流经过散热风机Ⅰ5送入热腔;其中,集水槽用于收集蒸发器7中冷凝形成的水,冷腔底部侧壁上与集水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出水口3,用于将集水槽中的水输出到其他容器中。
[0034]该空气制水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冷凝制水原理,通过蒸发器7在冷腔内建立低温环境,降低空气温度;当空气温度低于露点时,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子就会凝结成为液态水,聚集在冷腔下方的集水槽内;
[0035]本技术的空气制水装置,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提高制水效率,以及避免结霜:
[0036]1、双变频多挡位控制技术,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0037]由于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空气露点,属于非线性对应关系,因而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式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散热风机Ⅱ(4)、散热风机Ⅰ(5)、进风风机(6)、蒸发器(7)、冷凝器(9)和压缩机(10);所述外壳(1)为长方体框架,其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分别作为冷腔和热腔;散热风机Ⅱ(4)安装在热腔对应的外壳(1)前侧,且出风口朝外;两个以上散热风机Ⅰ(5)安装在隔板上,且出风口朝向热腔;所述热腔底部中心设有压缩机(10),压缩机(10)左右两侧及后侧对应的热腔内侧壁上分别安装一个冷凝器(9),且压缩机(10)的排气口与冷凝器(9)相连,进气口通过其自身携带的储液干燥器(12)与蒸发器(7)一端连接,冷凝器(9)通过膨胀阀(13)与蒸发器(7)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7)通过集水槽设置在冷腔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蒸发器(7)的外罩上设有两个进风风机(6),且两个进风风机(6)上下错位并位于蒸发器(7)外罩的相对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式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风风机(6)相对侧的蒸发器(7)外罩上设有导风罩(1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式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工作温度5℃~45℃范围内,每2℃设置一个挡位,等分为20个挡位,将湿度范围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勃聂光玮张永辉张宇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