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27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育秧盘,公开了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包括外盘体,所述外盘体槽底呈斜斗状,所述外盘体槽底输出端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输出端匹配有盖体,所述外盘体内底部设有与排水管输出端连接的圆管,所述外盘体螺纹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连接有与圆管匹配的塞体,所述外盘体设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安装有滤网箱,所述滤网箱滑动匹配有滤网,所述入水管安装有蝶阀,所述外盘体四侧内壁均设有滑槽口,所述滑槽口与外盘体一并匹配有内盘体,所述内盘体均匀设有若干育秧槽,所述育秧槽底部设有过水孔,所述外盘体两侧铰接有挡条,所述挡条垂直螺纹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位于滑槽口内,所述压杆连接有压盘。压杆连接有压盘。压杆连接有压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


[0001]本技术属于育秧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和要求,唯有不断进步或创新的构想,产生新的形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考验下生存。育秧盘是以聚氯乙烯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配方加工吸塑而成,具有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点,在一些实验室中,常用育秧盘来对水稻或其他植株进行培育实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育秧盘功能单一,并不具备任何的调节功能,例如调节水位来测试水位对秧苗的影响,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包括外盘体,所述外盘体槽底呈斜斗状,所述外盘体槽底输出端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输出端匹配有盖体,所述外盘体内底部设有与排水管输出端连接的圆管,所述外盘体螺纹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连接有与圆管匹配的塞体,所述外盘体设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安装有滤网箱,所述滤网箱滑动匹配有滤网,所述入水管安装有蝶阀,所述外盘体四侧内壁均设有滑槽口,所述滑槽口与外盘体一并匹配有内盘体,所述内盘体均匀设有若干育秧槽,所述育秧槽底部设有过水孔,所述外盘体两侧铰接有挡条,所述挡条垂直螺纹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位于滑槽口内,所述压杆连接有压盘。
[0006]进一步限定,所述滤网箱与滤网滑动匹配位置设有防水胶,这样的设计,防水效果好。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推杆与塞体转动连接,这样的设计,降低对塞体的扭力,防止扭断。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塞体外侧包覆有软胶,这样的设计,气密性好,防水效果好。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外盘体安装有与挡条位置匹配的配合挡块,这样的设计,与挡条相配合,使得压杆对内盘体的下压效果好。
[0010]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通过入水口向外盘体内注入水或营养液,然后经过拧动推杆就能实现对水位的调节,简单方便,且结构合理,易于制造;
[0012]2、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滤网能有效的对水或营养液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外盘体中影响实验结果,而压杆的设置,能对内盘体的位置进行下压,保证吃水量,保证实验效果;
[0013]3、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排水管能起到快速换水的作用,同时也能通过放水来控制水位,使得水位的控制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8]外盘体1、弯管2、排水管3、盖体4、圆管5、推杆6、塞体7、入水管8、滤网箱9、滤网10、蝶阀11、滑槽口12、内盘体13、育秧槽14、过水孔15、挡条16、压杆17、压盘18、配合挡块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包括外盘体1,外盘体1槽底呈斜斗状,外盘体1槽底输出端连接有弯管2,弯管2连通有排水管3,排水管3输出端匹配有盖体4,外盘体1内底部设有与排水管3输出端连接的圆管5,外盘体1螺纹连接有推杆6,推杆6连接有与圆管5匹配的塞体7,外盘体1设有入水管8,入水管8安装有滤网箱9,滤网箱9滑动匹配有滤网10,入水管8安装有蝶阀11,外盘体1四侧内壁均设有滑槽口12,滑槽口12与外盘体1一并匹配有内盘体13,内盘体13均匀设有若干育秧槽14,育秧槽14底部设有过水孔15,外盘体1两侧铰接有挡条16,挡条16垂直螺纹连接有压杆17,压杆17位于滑槽口12内,压杆17连接有压盘18。
[0021]本实施案例中,在使用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的时候,将秧苗放入育秧槽14中,再将内盘体13放入滑槽口12中,需说明的是,由于挡条16的设置,所以放置内盘体13时,需稍稍倾斜,然后检查盖体4是否拧紧于排水管3,并将推杆6旋拧到合适位置,优选将推杆6旋拧到圆管5中段位置,便于后续的水位调节,再将滤网箱9中的滤网10抽出,观察滤网10的清洁度,就可打开蝶阀11,通过入水管8向外盘体1中注水,通过内盘体13与外盘体1之间的缝隙能观察到水位情况,也可优选使用透明材质制造外盘体1,更加便于水位的观察,到合适位置后,关闭蝶阀11,然后可拧动挡条16上的压杆17,使压杆17带动压盘18下降,与内盘体13接触并控制内盘体13的吃水量,当秧苗成长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水位不合适,直接拧动推杆6带动塞体7在圆管5中移动来以压缩空间或扩张空间的方式控制水位即可,方便快捷,而且制造简单。
[0022]优选滤网箱9与滤网10滑动匹配位置设有防水胶,这样的设计,防水效果好,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防水的措施。
[0023]优选推杆6与塞体7转动连接,这样的设计,降低对塞体7的扭力,防止扭断,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推杆6与塞体7的连接方式。
[0024]优选塞体7外侧包覆有软胶,这样的设计,气密性好,防水效果好,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软胶的选取。
[0025]优选外盘体1安装有与挡条16位置匹配的配合挡块19,这样的设计,与挡条16相配合,使得压杆17对内盘体13的下压效果好,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得压杆17对内盘体13的下压稳定的方式。
[0026]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进行水位调整的水稻育秧盘,包括外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盘体(1)槽底呈斜斗状,所述外盘体(1)槽底输出端连接有弯管(2),所述弯管(2)连通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输出端匹配有盖体(4),所述外盘体(1)内底部设有与排水管(3)输出端连接的圆管(5),所述外盘体(1)螺纹连接有推杆(6),所述推杆(6)连接有与圆管(5)匹配的塞体(7),所述外盘体(1)设有入水管(8),所述入水管(8)安装有滤网箱(9),所述滤网箱(9)滑动匹配有滤网(10),所述入水管(8)安装有蝶阀(11),所述外盘体(1)四侧内壁均设有滑槽口(12),所述滑槽口(12)与外盘体(1)一并匹配有内盘体(13),所述内盘体(13)均匀设有若干育秧槽(14),所述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启双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瑞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