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剥扭一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剥扭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在使用时需要通过铜线与其他设备电性连接,这就需要将铜线外层的护套层剥离,俗称剥皮,再将芯线扭成束,方便进行打端操作;现有的剥皮扭线操作一般先用电脑剥皮机将护套线剥去,再更换气动扭线机扭芯线;这样的操作极为繁琐,工作效率低,且适用性小。
[0003]因此,需要一种剥扭一体装置,在快速剥离护套后能无需更换直接进行扭线操作,提高效率的同时,简化工序,另外的能提高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剥线扭线工序繁琐且适用性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剥扭一体装置。
[0005]实现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剥扭一体装置,包括安装座、剥皮组件、扭线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剥皮组件包括上剥皮件和下剥皮件;所述上剥皮件和下剥皮件滑动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上剥皮件的剥皮端和下剥皮件的剥皮端交错设置,形成剥皮空间;所述扭线组件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扭线组件的扭线端与剥皮空间相对应;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上剥皮件和下剥皮件传动连接,适于带动上剥皮件和下剥皮件相向或反向运动;所述扭线组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剥皮件包括上板,设置于上板一端的上剥皮刀,以及设置于上板另一端齿口向右的第一齿条;所述下剥皮件包括下板,设置于下板一端的下剥皮刀,以及设置于下板另一端齿口向左的第二齿条;所述上剥皮刀与下剥皮刀交错设置形成剥皮空间;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剥扭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剥皮组件、扭线组件(2)和驱动组件(3);所述剥皮组件包括上剥皮件(4)和下剥皮件(5);所述上剥皮件(4)和下剥皮件(5)滑动设置于安装座(1)上;所述上剥皮件(4)的剥皮端和下剥皮件(5)的剥皮端交错设置,形成剥皮空间;所述扭线组件(2)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座(1)上;所述扭线组件(2)的扭线端与剥皮空间相对应;所述驱动组件(3)分别与上剥皮件(4)和下剥皮件(5)传动连接,适于带动上剥皮件(4)和下剥皮件(5)相向或反向运动;所述扭线组件(2)与驱动组件(3)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剥扭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剥皮件(4)包括上板(4
‑
1),设置于上板(4
‑
1)一端的上剥皮刀(4
‑
2),以及设置于上板(4
‑
1)另一端齿口向右的第一齿条(4
‑
3);所述下剥皮件(5)包括下板(5
‑
1),设置于下板(5
‑
1)一端的下剥皮刀(5
‑
2),以及设置于下板(5
‑
1)另一端齿口向左的第二齿条(5
‑
3);所述上剥皮刀(4
‑
2)与下剥皮刀(5
‑
2)交错设置形成剥皮空间;所述第一齿条(4
‑
3)和第二齿条(5
‑
3)分别与驱动组件(3)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剥扭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
‑
1),第二电机(3
‑
2),设置于第一电机(3
‑
1)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3
‑
3),与第一齿轮(3
‑
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3
‑
4),设置于第二电机(3
‑
2)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3
‑
5),与第三齿轮(3
‑
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四齿轮(3
‑
6),以及设置于第四齿轮(3
‑
6)传动轴上的第五齿轮(3
‑
7);所述第一电机(3
‑
1)和第二电机(3
‑
2)均安装于安装座(1)上;所述第五齿轮(3
‑
7)分别与第一齿条(4
‑
3)的右部和第二齿条(5
‑
3)的左部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剥扭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3
‑
技术研发人员:聂学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禾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