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397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包括:罐体,包括呈圆柱形的柱形体和呈圆锥形的锥形体,锥形体设于柱形体的下方;第一支架,包括沿柱形体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杆和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杆之间的加强筋,各第一杆的顶端均与柱形体连接且各第一杆的轴线与柱形体的中心线平行;第二支架,包括沿锥形体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杆,各第二杆位于第一杆内侧,且各第二杆的顶端均与锥形体连接而底端向第一杆倾斜。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罐体的强度,保证罐体的安装稳固性。装稳固性。装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


[0001]本技术涉及泥砂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基坑开挖泥砂通常利用泥砂分离系统分离出泥和砂,纯泥外运,砂作为资源再利用,洗出来的粗砂用于支护结构的喷锚,级配砂运送至搅拌站,制作成预拌砂浆,用于排水等工程的砌筑、抹灰、装饰,使其达到再生资源利用,保护环境。
[0003]在泥砂分离系统中,用于实现泥水分离的沉淀罐,其工作过程中,盛入泥水后,重量可达百吨级。因此,如何提升沉淀罐的安装稳固性,是泥砂分离系统安装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有效沉淀罐的安装稳固性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包括:
[0007]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呈圆柱形的柱形体和呈圆锥形的锥形体,所述锥形体设于所述柱形体的下方;
[0008]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沿所述柱形体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杆和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杆之间的加强筋,各所述第一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柱形体连接且各所述第一杆的轴线与所述柱形体的中心线平行;
[0009]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沿所述锥形体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杆,各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一杆内侧,且各所述第二杆的顶端均与所述锥形体连接而底端向所述第一杆倾斜。
[0010]可选的,所述加强筋包括垂直所述第一杆且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横筋和位于两个横筋之间且交叉设置的两个斜筋。
[0011]可选的,相对于所述第一杆的顶端,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第一杆的底端。
[0012]可选的,最顶端的所述横筋与所述锥形体的底端高度相同。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杆与所述锥形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加强筋和所述第一杆的顶端之间。
[0014]可选的,相对于所述锥形体的顶端,所述第二杆与所述锥形体的连接点靠近所述锥形体的底端。
[0015]可选的,沿所述锥形体的周向,等间隔设有4根所述第二杆。
[0016]可选的,沿所述柱形体的周向,等间隔设有10根所述第一杆。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加强筋之间、所述第一杆和所述柱形体之间以及所述
第二杆和所述锥形体之间均焊接。
[0018]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9]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配合固定罐体,可以有效提升罐体的强度,保证罐体的安装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沉淀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1中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0023]罐体

1;第一支架

2;第二支架

3;柱形体

11;锥形体

12;第一杆

21;加强筋

22;横筋

221;斜筋

222;第二杆

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包括罐体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罐体1包括呈圆柱形的柱形体11和呈圆锥形的锥形体12,柱形体11的顶端呈开口状,柱形体11的底端安装锥形体12。第一支架2包括沿柱形体11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杆21和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杆21之间的加强筋22,各第一杆21的顶端均焊接在柱形体11且各第一杆21的轴线与柱形体11的中心线平行,即第一杆21沿柱形体11的轴线延伸。第二支架3包括沿锥形体12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杆31,各第二杆31位于第一杆21内侧,且各第二杆31的顶端均焊接在锥形体12而底端向第一杆21倾斜。0231第二杆31的底端向第一杆21倾斜,即,第二杆31的轴线与第一杆21的轴线具有夹角。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提升罐体1的强度,保证罐体1的安装稳固性。
[0026]加强筋22包括垂直第一杆21且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横筋221和位于两个横筋221之间且交叉设置的两个斜筋222,横筋221、斜筋222和第一杆21彼此焊接,提高第一杆21和加强筋22的连接牢固性。相对于第一杆21的顶端,加强筋22靠近第一杆21的底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杆21的支撑强度。在一个优选的例子中,最顶端的横筋221与锥形体12的底端高度相同,换句话说,最顶端横筋221的轴线大致与锥形体12的锥尖处于同一高度。
[0027]第二杆31与锥形体12的连接点位于加强筋22和第一杆21的顶端之间。并且相对于锥形体12的顶端,第二杆31与锥形体12的连接点靠近锥形体12的底端。如此设置,保证第二杆31与锥形体12的连接牢固性。
[0028]第一杆21和第二杆3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定。在一个例子中,沿柱形体11的周向,等间隔设有10根第一杆21。沿锥形体12的周向,等间隔设有4根第二杆31。如此设
置,可以有效保证第一杆21和第二杆31的支撑强度,保证第二杆31的稳固性。
[00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呈圆柱形的柱形体和呈圆锥形的锥形体,所述锥形体设于所述柱形体的下方;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沿所述柱形体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杆和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杆之间的加强筋,各所述第一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柱形体连接且各所述第一杆的轴线与所述柱形体的中心线平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沿所述锥形体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杆,各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一杆内侧,且各所述第二杆的顶端均与所述锥形体连接而底端向所述第一杆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垂直所述第一杆且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横筋和位于两个横筋之间且交叉设置的两个斜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杆的顶端,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第一杆的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沉淀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明吕紫阳王国彬李春秀居彦治许建立赵其良赵小月熊勇吕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