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板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90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铝板组装结构,其包括:至少一铝板本体,其两端具有一第一接合单元及一第二接合单元;该第一接合单元具有一第一平面部及一第一卡掣部,该第一平面部设有一第一卡固件及一第二卡固件;该第二接合单元具有一第二平面部及一第二卡掣部,该第二平面部设有一第三卡固件及一第四卡固件,借此以该铝板本体的第一接合单元与另一铝板本体的第二接合单元接合,而该铝板本体的第二接合单元提供与另一铝板本体的第一接合单元接合,因此能够将多个铝板本体依据需求任意组装。板本体依据需求任意组装。板本体依据需求任意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板组装结构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铝板,尤指一种不需要使用黏胶或螺丝的铝板组装结构,使使用者能够依据需求将铝板组装成各种造型的架体。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工作生活忙碌,不少人因工作因素或不擅于收纳,往往有着收纳空间不足的困扰,甚至眼不见为净,直到岁末年终或是看不下去才动手整理,还面临到物品的舍弃还是留下。又由于室内环境空间有限,适当使用收纳物件可以依照使用频率、用途加以分区、分类收纳,可以减少过多物品占据室内的活动空间,避免空间压迫感。
[0003]常见的收纳物件有收纳(置物)柜、收纳(置物)箱、置物架等,前述的收纳物件的构件组合上经常采用螺丝彼此接合才能加以固定,然而使用螺丝与前述收纳物件接合,必须使用额外操作工具才能进行螺丝的接合,对于不擅于安装或是力气较小的消费者来说,在进行上述操作时产生困扰。再者使用螺丝会有其头部露在构件表面状况,不论是拿取或收纳物品都容易刮到物品表面或消费者的肌肤。
[0004]有鉴于此,如何将上述缺陷加以摒除,即为本技术专利技术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技术铝板组装结构,其包括:至少一铝板本体,其两端具有一第一接合单元及一第二接合单元;该第一接合单元具有一第一平面部及一第一卡掣部,该第一平面部设有一第一卡固件及一第二卡固件;该第一卡固件邻近该第一平面部的末端,且与该第二卡固件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一卡掣部与该第一平面部间隔相对,且该第一卡掣部的内侧与外侧分别具有一第一阶级部及一第二阶级部;r/>[0006]该第二接合单元具有一第二平面部及一第二卡掣部,该第二平面部设有一第三卡固件及一第四卡固件,该第三卡固件邻近该第二平面部的末端,且与该第四卡固件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二卡掣部与该第二平面部间隔相对,且该第二卡掣部的内侧与外侧分别具有一第三阶级部及一第四阶级部,该第二卡固件与该第四卡固件的两侧分别为凸弧形及凹弧形,该凹弧形的一侧朝向该铝板本体,借此以该铝板本体的第一接合单元与另一铝板本体的第二接合单元接合,而该铝板本体的第二接合单元提供与另一铝板本体的第一接合单元接合,使该第二卡固件与该第四卡固件的凹弧形的一侧相对形成一通孔,并提供一榫体插入与通孔接合。因此能够将多个铝板本体依据需求任意组装。
[0007]进一步的,该第一平面部与该铝板本体的外侧面齐平,该第一卡掣部与该铝板本体的内侧面齐平;该第二平面部与该铝板本体的内侧面齐平,该第二卡掣部与该铝板本体的外侧面齐平。
[0008]进一步的,该第一卡固件与该第三卡固件分别包括有一垂直肋及一横向肋,该横向肋设于该垂直肋的一侧,且该横向肋的末端具有一弯折部,该凸弧形的一侧朝向该垂直
肋。
[0009]进一步的,该铝板本体的第一接合单元与另一铝板本体的第二接合单元接合时,该第一平面部与该第四阶级部的末端接触,该第一卡固件的弯折部朝向该第三阶级部,该垂直肋的末端与另一铝板本体的第二平面部接触。
[0010]进一步的,该铝板本体为立体平板形、立体十字形、立体L形或立体T形。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形的前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十字形的前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L形的前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T形的前视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组装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0、铝板本体;11、第一接合单元;111、第一平面部;1111、第一卡固件;1112、第二卡固件;112、第一卡掣部;1121、第一阶级部;1122、第二阶级部;12、第二接合单元;121、第二平面部;1211、第三卡固件;1212、第四卡固件;122、第二卡掣部;1221、第三阶级部;1222、第四阶级部;20、榫体;A、垂直肋;B、横向肋;C、弯折部;D、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便于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现配合附图列举具体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技术铝板组装结构,其包括有:
[0020]至少一铝板本体10,其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接合单元11及一第二接合单元12;请参照图2至图4,该铝板本体10为立体平板形、立体十字形、立体L形或立体T形。
[0021]该第一接合单元11具有一第一平面部111及一第一卡掣部112,该第一平面部111朝下凸设有一第一卡固件1111及一第二卡固件1112,该第一卡固件1111邻近该第一平面部111的末端,且与该第二卡固件1112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其中该第一平面部111与该铝板本体10的外侧面齐平,该第一卡掣部112与该铝板本体10的内侧面齐平;
[0022]该第一卡掣部112与该第一平面部111间隔相对,且该第一卡掣部112的内侧与外侧分别具有一第一阶级部1121及一第二阶级部1122。
[0023]该第二接合单元12具有一第二平面部121及一第二卡掣部122,该第二平面部121朝上凸设有一第三卡固件1211及一第四卡固件1212,该第三卡固件1211邻近该第二平面部121的末端,且与该第四卡固件1212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二平面部121与该铝板本体10的内侧面齐平,该第二卡掣部122与该铝板本体10的外侧面齐平。
[0024]该第二卡掣部122与该第二平面部121间隔相对,且该第二卡掣部122的内侧与外侧分别具有一第三阶级部1221及一第四阶级部1222。
[0025]借此以该铝板本体10的第一接合单元11接合另一铝板本体10的第二接合单元12,而该铝板本体10的第二接合单元12提供与另一铝板本体10的第一接合单元11接合,因此使用者能够依据需求任意组装。
[0026]请参照图5,使用者能够同时使用平板形、十字形、L形及T形的铝板本体10组装成一置物架。
[0027]请参照图6,前述该第一卡固件1111与该第三卡固件1211包括有一垂直肋A及一横向肋B,该横向肋B设于该垂直肋A的一侧,且该横向肋B的末端具有一弯折部C;
[0028]该第二卡固件1112与该第四卡固件1212的两侧分别为凸弧形及凹弧形,该凸弧形的一侧朝向该垂直肋A,该凹弧形的一侧朝向该铝板本体10。
[0029]请参照图6,该铝板本体10的第一接合单元11与另一铝板本体10的第二接合单元12接合时,该第一平面部111与该第四阶级部1222的末端接触,该第一卡固件1111的弯折部朝向该第三阶级部1221,该垂直肋A的末端与另一铝板本体10的第二平面部121接触,而该第二卡固件1112的凹弧形与另一铝板本体10的第四卡固件1212的凹弧形相对形成一通孔D,并提供一榫体20插入与通孔D接合,其中该通孔D为狭长形。
[0030]上列详细说明针对本技术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是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板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铝板本体,其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接合单元及一第二接合单元;该第一接合单元具有一第一平面部及一第一卡掣部,该第一平面部朝下凸设有一第一卡固件及一第二卡固件,该第一卡固件邻近该第一平面部的末端,且与该第二卡固件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一卡掣部与该第一平面部间隔相对,且该第一卡掣部的内侧与外侧分别具有一第一阶级部及一第二阶级部;该第二接合单元具有一第二平面部及一第二卡掣部,该第二平面部朝上凸设有一第三卡固件及一第四卡固件,该第三卡固件邻近该第二平面部的末端,且与该第四卡固件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二卡掣部与该第二平面部间隔相对,且该第二卡掣部的内侧与外侧分别具有一第三阶级部及一第四阶级部,该第二卡固件与该第四卡固件的两侧分别为凸弧形及凹弧形,该凹弧形的一侧朝向该铝板本体,借此以该铝板本体的第一接合单元接合另一铝板本体的第二接合单元,而该铝板本体的第二接合单元提供与另一铝板本体的第一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百钦刘学桥许渊博
申请(专利权)人:伊莫诺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