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防噪耳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87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防噪耳塞,包括第一柔性塞头、旋转杆、杆套和撑杆;所述第一柔性塞头呈伞状,所述第一柔性塞头包括凸面和凹面,所述凹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防噪耳塞的尺寸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耳道尺寸进行自由调节,从而确保不同耳道尺寸的人群在佩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耳塞后均能够达到理想的防噪效果;通过撑杆将第一柔性塞头的边缘向外撑开,能够进一步使第一柔性塞头的凸面紧密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耳道内壁上,提高防噪效果。提高防噪效果。提高防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防噪耳塞


[0001]本技术涉及耳塞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防噪耳塞。

技术介绍

[0002]环境噪音污染是三大污染源之一。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音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
[0003]为了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而导致听力下降,人们会选择佩戴耳塞来隔绝噪音,然而不同的人的耳道尺寸往往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传统的耳塞一般只有固定的尺寸,部分人群佩戴时无法达到很好的防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耳道尺寸的可调节的防噪耳塞。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的防噪耳塞,包括第一柔性塞头、旋转杆、杆套和撑杆;
[0006]所述第一柔性塞头呈伞状,所述第一柔性塞头包括凸面和凹面,所述凹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
[0007]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凹槽内,所述旋转杆的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杆套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杆套套设于旋转杆外侧并与旋转杆通过螺纹连接;
[0008]所述撑杆的两端分别一体设有一个柔性块,所述撑杆一端的柔性块与第一柔性塞头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的柔性块与杆套的外壁固定连接。
[0009]具体的,所述第一柔性塞头包括本体和硅胶芯体,所述硅胶芯体嵌设于本体的凹面的中部,所述凹槽开设于硅胶芯体上。
[0010]具体的,所述本体的材质为记忆海绵。<br/>[0011]具体的,所述旋转杆转动连接于凹槽内的一端呈球状,所述凹槽呈半球状。
[0012]具体的,还包括第二柔性塞头,所述第二柔性塞头固定连接于第一柔性塞头的凸面上,所述第二柔性塞头呈伞状,所述第二柔性塞头的直径小于第一柔性塞头的最小直径。
[0013]具体的,所述第二柔性塞头的材质为记忆海绵。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防噪耳塞的尺寸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耳道尺寸进行自由调节,从而确保不同耳道尺寸的人群在佩戴本技术的耳塞后均能够达到理想的防噪效果;通过撑杆将第一柔性塞头的边缘向外撑开,能够进一步使第一柔性塞头的凸面紧密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耳道内壁上,提高防噪效果;防噪耳塞的调节方式便捷,利用柔性块代替机械的铰链结构,能够避免对使用者的耳道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可调节的防噪耳塞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可调节的防噪耳塞的第一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可调节的防噪耳塞的第二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标号说明:
[0019]1、第一柔性塞头;11、本体;12、硅胶芯体;13、凹槽;2、旋转杆;3、杆套;4、撑杆;41、柔性块;5、第二柔性塞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1]参照附图1至3,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的防噪耳塞,包括第一柔性塞头1、旋转杆2、杆套3和撑杆4;
[0022]所述第一柔性塞头1呈伞状,所述第一柔性塞头1包括凸面和凹面,所述凹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3;
[0023]所述旋转杆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凹槽13内,所述旋转杆2的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杆套3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杆套3套设于旋转杆2外侧并与旋转杆2通过螺纹连接;
[0024]所述撑杆4的两端分别一体设有一个柔性块41,所述撑杆4一端的柔性块41与第一柔性塞头1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的柔性块41与杆套3的外壁固定连接。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申请的防噪耳塞在未使用时,其第一柔性塞头1整体呈收缩状,即此时其直径最小,杆套3与第一柔性塞头1之间的间距最远。
[0026]使用时,使用者手持旋转杆2的端部,将第一柔性塞头1的凸面朝向耳道并塞入,待第一柔性塞头1塞入到位后,使用者可以将旋转杆2进行转动,此时第一柔性塞头1与耳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避免其被旋转杆2带动而一同转动,而随着旋转杆2转动,杆套3会向靠近第一柔性塞头1的方向移动,同时撑杆4两端的柔性块41起到了类似于铰链的作用,使撑杆4能够随着杆套3的移动而将第一柔性塞头1的边缘向外撑开,进而使第一柔性塞头1的凸面紧密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耳道内壁上,确保耳塞达到良好的防噪效果。
[0027]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防噪耳塞的尺寸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耳道尺寸进行自由调节,从而确保不同耳道尺寸的人群在佩戴本技术的耳塞后均能够达到理想的防噪效果;通过撑杆将第一柔性塞头的边缘向外撑开,能够进一步使第一柔性塞头的凸面紧密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耳道内壁上,提高防噪效果;防噪耳塞的调节方式便捷,利用柔性块代替机械的铰链结构,能够避免对使用者的耳道造成损伤。
[00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塞头1包括本体11和硅胶芯体12,所述硅胶芯体12嵌设于本体11的凹面的中部,所述凹槽13开设于硅胶芯体12上。
[0029]由上述描述可知,硅胶芯体能够使第一柔性塞头的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并确保其在收缩状态下的尺寸不会太小,避免使用者在佩戴时将第一柔性塞头过度地伸入耳道深处。
[0030]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1的材质为记忆海绵。
[003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2转动连接于凹槽13内的一端呈球状,所述凹槽13呈半球
状。
[0032]由上述描述可知,旋转杆的端部呈球状,而凹槽呈半球状能够使旋转杆和第一柔性塞头之间为球铰链连接,在保证二者能够相对转动的情况下能够一定程度地避免旋转杆与第一柔性塞头发生脱离。
[0033]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柔性塞头5,所述第二柔性塞头5固定连接于第一柔性塞头1的凸面上,所述第二柔性塞头5呈伞状,所述第二柔性塞头5的直径小于第一柔性塞头1的最小直径。
[0034]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柔性塞头的直径较小,能够伸入使用者耳道的较深处,从而进一步提高耳塞的防噪效果。
[003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柔性塞头5的材质为记忆海绵。
[0036]实施例一
[0037]一种可调节的防噪耳塞,包括第一柔性塞头1、旋转杆2、杆套3和撑杆4;
[0038]所述第一柔性塞头1呈伞状,所述第一柔性塞头1包括凸面和凹面,所述凹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呈半球状,所述第一柔性塞头1包括本体11和硅胶芯体12,所述硅胶芯体12嵌设于本体11的凹面的中部,所述凹槽13开设于硅胶芯体12上,所述本体11的材质为记忆海绵;
[0039]所述旋转杆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凹槽13内,所述旋转杆2转动连接于凹槽13内的一端呈球状,所述旋转杆2的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杆套3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杆套3套设于旋转杆2外侧并与旋转杆2通过螺纹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防噪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塞头、旋转杆、杆套和撑杆;所述第一柔性塞头呈伞状,所述第一柔性塞头包括凸面和凹面,所述凹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凹槽内,所述旋转杆的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杆套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杆套套设于旋转杆外侧并与旋转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撑杆的两端分别一体设有一个柔性块,所述撑杆一端的柔性块与第一柔性塞头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的柔性块与杆套的外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的防噪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塞头包括本体和硅胶芯体,所述硅胶芯体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松方超康素萍吴金枝苏丽萍卢凌燕郑丽娟戴建忠翁才振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