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标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84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标记器,其特征在于标记器的中央为一直径5.5mm的撕囊标记环,标记环的两边分别是长度为2.5mm的压环,压环与圆相接触的部位为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标记器


[0001]本技术属于
,特别是涉及一种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标记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主要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矫正。Toric的设计原理是在人工晶状体(IOL)的后表面增加了柱镜的设计,以达到前表面矫正近视和远视,后表面矫正散光的作用。
[0003]在全球范围内,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显示,55

64岁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3.9%,而8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已达92.6%。在准备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中,一些患者存在的角膜散光会影响术后的视觉质量,如出现视物模糊、眩光或重影等。其中,约15%

29%的患者角膜散光≥1.5D,我国白内障流行病学研究指出,32.5%

36.4%的患者术前存在0.5
‑ꢀ
1.0 D 的角膜散光,21.3%

22.4%的患者术前存在1.0

1.5D的角膜散光。随着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更多患者希望通过白内障手术来矫正术前存在 的屈光不正。对于存在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角膜最大屈光力轴向设置透明角膜手术切口、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全弧度深度依赖性散光角膜切开术、对侧透明角膜切口、Toric人工晶状体、传导性角膜成形术、角膜T形切开等。其中Toric人工晶状体是专门为合并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所设计的,该晶状体可以通过较小的切口将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用以消除或减少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 Toric人工晶状体散光轴的准确对位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效果是至关重要的,1
°
旋转可导致矫正的散光量减少3.3%,如果旋转的程度超过了30
°
,所引起的散光量会比术前散光量还要高,并引起散光轴向的改变。因此,应尽量减少术后残余散光量以降低白 内障术后患者对眼镜依赖程度,而手术前对于角膜散光陡峭轴的测量以及散光轴位的标记关系到术后角膜散光的矫正是否精准,尤其散光轴位的术前标记难以避免人为误差。传统的标记方法有很多种, 如:裂隙灯显微镜下1ml注射器针头标记法、Toric人工晶状体标记器辅助下角膜水平子午线标记法、摆锤标记法、气泡标记法、眼压标记器标记法。其中Toric人工晶状体标记器辅助下角膜水平子午线标记法是临床中常用的方法,但是,人们发现手动标记测量容易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
[0004]Toric人工晶状体功能的实现与术后IOL位置密切相关,术后IOL旋转、偏心、倾斜都会带来明显的屈光偏差;而术后IOL位置与连续完整、大小合适、位置居中的前囊口密切相关。精准的连续环形撕囊能有效防止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偏移、倾斜、近视力改变和前后囊膜混浊,从而达到稳定持久的屈光效果。可以说,一个精确定位、可预测大小的连续环形撕囊,不仅是术者能够安全完成手术的重要保障,更是保证患者术后持久疗效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Toric人工晶状体撕囊口偏心,不圆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既能标记角膜水平子午线又能提供撕囊参考环的Toric人工晶状体标记器。本技术的
目的是解决—提高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撕囊口的居中性和轴位准确性,确保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功能的充分发挥。
[0006]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
[0007]一种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标记器,其特征在于标记器的中央为一直径5.5mm的撕囊标记环1,标记环的两边分别是长度为2.5mm的压环2,压环与圆相接触的部位为180
°
,压环的形状为弯尺型,弯尺的内表面均为弧形,弯尺内表面由刀刃和钝边两部分构成,弯尺内表面远离压环的一侧为刀刃。本技术所述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标记器,其特征在于标记器的材料为不锈钢。
[0008]本技术以不锈钢为材料,制作出撕囊标记环(5.5mm)与角膜水平子午线标记压环(2.5mm)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散光轴标器。
[0009]现有技术公开的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标记器,它主要的结构是压环和手柄

,其缺点在于不能给白内障手术准备定位撕囊的位置和大小,可能会导致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偏心,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0010]本技术主要考察了撕囊标记环与角膜水平子午线标记压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散光轴标器。重点是解决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撕囊口居中性的问题,专利技术的难点在于将撕囊标记环与角膜水平子午线进行完美结合。本技术首次将将撕囊标记环与角膜水平子午线进行完美结合,以利于手术中撕囊口连续完整、大小合适、位置居中,充分发挥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的能力。
[0011]本技术为一直径5.5mm的撕囊标记环,环的两边分别是长度为2.5mm压环的Toric人工晶状体标记器,将角膜水平子午线标识的功能和撕囊参考环的功能相结合,充分发挥标记器的作用。压环于圆相接触的部位为180
°
,两个弯尺(压环)的内表面均为弧形,弯尺内表面由刀刃和钝边两部分构成,弯尺内表面远离压环的一侧制成刀刃。中间5.5mm的圆在角膜平面进行标定后,可以作为白内障手术撕囊的标识环,使撕囊的大小可控,以便得到一个的精确定位、位置居中的撕囊口,有利于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充分发挥其矫正散光的能力。两边长度为2.5mm的压环,可以准确的标记角膜的水平子午线,用以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时转动到相应散轴位的参考线,确保Toric人工晶状体轴位的正确。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标记器;其中1为标记环,2为压环,3为标记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技术。除非特别说明,本技术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技术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实施例1
[0015]一种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标记器,标记器的中央为一直径5.5mm的撕囊标记环1,环的两边分别是长度为2.5mm的压环2,压环与圆相接触的部位为180
°
,两个弯
尺(压环)的内表面均为弧形,弯尺内表面由刀刃和钝边两部分构成,弯尺内表面远离压环的一侧为刀刃,标记器的材料为不锈钢。同时该标记器配有标记器手柄3,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标记器的位置。
[0016]在详细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标记器,其特征在于标记器的中央为一直径5.5mm的撕囊标记环(1),标记环的两边分别是长度为2.5mm的压环(2),压环与圆相接触的部位为180
°
,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靖温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