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774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成型设备,属于电池极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电池极片成型设备包括用于输送基材的输送机构、输料机构以及辊压机构,辊压机构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间距与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之间的间距相同,基材沿竖直方向穿设于两个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之间,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能够辊压由输料机构输送的活性物质颗粒形成第一膜片,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能够辊压由输料机构输送的活性物质颗粒形成第二膜片,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能够将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分别辊压于基材的两侧。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使得形成的电池极片的厚度均匀,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安全性能。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极片成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极片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已被应用于手机、笔记本型电脑等领域,但伴随用途的扩大、发展,要求低电阻化、大容量化等进一步性能的提高。
[0003]锂离子电池电极能够以电池极片的形式获得,例如,为了由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的粉体制造电池极片等压延片,已进行了使用粉体压延装置的粉体的压缩成型。在粉体压延装置中,在基材的两侧分别通过一加压用辊将粉体压缩成型而得到电池极片,但是基材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抖动而导致基材两侧的粉体厚度不同,这就使得在后期工作过程中,电池极片不同区域的膨胀情况不同而使得粉体容易从基材上脱落,影响后续锂离子电池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成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极片的基材两侧的粉体的厚度不同,影响后续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的问题。
[0005]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电池极片成型设备,包括用于输送基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基材(100)的输送机构(2)、输料机构(3)以及辊压机构(4),所述辊压机构(4)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压辊(41)、第二压辊(42)、第三压辊(43)和第四压辊(44),所述第一压辊(41)和所述第二压辊(42)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三压辊(43)和所述第四压辊(44)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基材(100)沿竖直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压辊(42)和所述第三压辊(43)之间,所述第一压辊(41)和所述第二压辊(42)能够辊压由所述输料机构(3)输送的活性物质颗粒形成第一膜片,所述第三压辊(43)和所述第四压辊(44)能够辊压由所述输料机构(3)输送的活性物质颗粒形成第二膜片,所述第二压辊(42)和所述第三压辊(43)能够将所述第一膜片和所述第二膜片分别辊压于所述基材(100)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41)的温度大于第二压辊(42)所述的温度,所述第四压辊(44)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三压辊(43)的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成型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安装组件(5),所述第一压辊(41)和所述第二压辊(42)均安装于第一安装组件(5),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压辊(41)和/或所述第二压辊(42),以使所述第一压辊(41)和所述第二压辊(42)靠近或远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5)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结构(5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结构(52),所述第一压辊(41)安装于两个第一安装结构(51)之间,所述第二压辊(42)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结构(52)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结构(6),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结构(6)能够分别驱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结构(51)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压辊(42)的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成型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安装组件(7),所述第三压辊(43)和所述第四压辊(44)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7),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安装组件(7)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压辊(42)的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71)、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安装结构(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赵瑞瑞李焌桦祝媛刘建华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