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面板积聚物管理的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362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面板积聚物管理的光伏发电系统,涉及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技术领域。该光伏发电系统基于光伏组件的版型改变,使独立最大功率跟踪的区域电池单元在异物积聚差异的高度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配合的功率优化模块及管理模块依照电参量差异判断积聚程度,实现挽回发生积灰、积雪等异物引起的发电损失,避了热斑伤害组件,并根据程度影响不同相应地发出组件表面清理指令,无需确定光伏组件的位置,综合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综合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综合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面板积聚物管理的光伏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系统应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实现面板积聚物管理的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系统发电直接来源于太阳辐照,因此极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光伏发电模块的面板上积聚如冰雪、灰尘等异物,将阻碍组件获取太阳辐照。
[0003]在面板表面积灰方面。积灰是空气粉尘等颗粒物无可避免地沉落在面板表面,引起对太阳辐照的遮挡,并影响光伏发电模块发电量、散热;由于灰尘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长期积累灰尘经过雨水冲刷后,不同组件容易积聚于面板的下侧边沿附近并形成不一的厚灰区域。该区域内的电池片被较厚的灰尘所遮挡,并形成其余区域相比的辐照差异,从而导致该区域容易产生热斑效应。灰尘等的积聚又将导致热阻增加而散热效果降低,进一步加聚热斑效应对电池片的破坏。
[0004]在面板表面积雪/冰方面,不同于积灰。光伏发电模块的积雪将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自行融化。但是,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冬季周围环境温度往往低于冰雪的熔点,部分地区的积雪自然融化时间甚至长达几个月。而且积雪在融化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面板积聚物管理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10),其包括封装面板(11)和设于封装面板(11)内的形成阵列排布的电池片,所述电池片沿第一方向串联连接形成电池片串,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电池片串按照区域至少两等分,并且在一个区域内的各所述电池片串通过电连接形成具有电力输出端(pv)的区域电池单元(12);功率优化模块(13),包含数量与区域电池单元(12)相对应的功率变换单元(14),各所述功率变换单元(14)以其变换输入端(invA)一一对应连接于各所述区域电池单元(12)的电力输出端(pv),各所述功率变换单元(14)的变换输出端(invB)相串联连接,其串联的输出端作为光伏组件(10)的总输出端(outA),在功率优化模块(13)中各所述功率变换单元(14)分别在独立的最大功率点电压配置下进行电力转换;光伏支架,用于安装诸多以总输出端(outA)相互电连接的光伏组件(10),形成光伏组件(10)内各区域电池单元(12)相对水平方向高低差异地设置,以使异物积聚于光伏组件(10)其中一区域电池单元(12)并因此形成电参量数据差异;以及,管理模块(30),用于获取区域电池单元(12)和/或功率优化模块(13)的电参量数据,并且根据获取的电参量数据差异情况判断异物积聚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面板积聚物管理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理模块(30)包括数据排序单元(33)、差异采集单元(34)和差异判断单元(35),所述数据排序单元(33)用于将数据进行排序由高至地排序;所述差异采集单元(34)用于获取排序后的电参量数据,并选取排名靠前的数据作为第一参数子集与排名靠后的数据作为第二参数子集;所述差异判断单元(35)用于处理第一参数子集和第二参数子集并获取电参量数据差异,将电参量数据差异与预设差异要求进行比较并判断异物积聚程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面板积聚物管理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判断单元(35)还用于将电参量数据差异分别比较于第一预设差异值,以及大于第一预设差异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悦陈泽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旭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