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块复位机构开关,包括按键盖和底座,在按键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对按键盖进行按压操作使开关触点交替翻转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滑块一、复位弹片一、滑块二、复位弹片二以及摇杆,滑块一和复位弹片一包容于滑块二内,滑块二通过复位弹片二封装于与按键盖相连接的容置架容腔内,滑块一底部两端对应设置有起推力作用凸起块,摇杆上部两端设置有传递推力的凸起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艺性更好,运动可靠,操作力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关结构可作为现有开关机构的替代产品,也可作为新一代智能电工系统的机械控制开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外力结束后能够恢复初始位置的带复位机构的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是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电器元件,其用来控制电器设备通断。普通开关的按键盖因开关的通断状态不同而高低不同,外观不平整,且需要进行通断操作时,应对按键盖的不同位置进行操作。开关的种类很多,用外力操作的开关,如手动开关是一种常见的开关。图1所示的是一种常见的手动按压式开关,其包括按键盖1和底座7,底座内设有接线端子71,底座7与按键盖1之间设有摇杆5,摇杆上固定有弹簧,初始状态时,摇杆位于翘板6的某一侧,当外力按压按键盖1时,使摇杆滑向翘板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开关位置的切换,但这类开关缺少有效的复位机构,按键盖因开关的通断状态不同而高低不同,外观不平整,且需要进行通断操作时,还要对按键盖的不同位置进行不同操作。公开号CN1312570A的《琴键式开关》公开了一种琴键式开关,其开关主体把在前面设有进行按压操作的按扣键,并对按扣键每次进行按压操作都会使触点交替翻转的开关机构部收容到能安装在用于埋入型配线器具有安装用壳体上的器体内。在两个收容室内分别收容有由端子螺钉与螺母构成的端子。在机体上贯通设置电线插口以及端子螺钉的头部所面对的螺钉用通孔。该专利技术在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使开关交替翻转的开关机构部,该开关机构部通过滑动凸轮与恢复弹簧的配合来实现开关交替翻转复位,但是该琴键式开关的复位机构复杂,工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动可靠、操作力小的滑块复位机构开关。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设计一种滑块复位机构开关,包括按键盖和底座,在按键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对按键盖进行按压操作使开关触点交替翻转的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有滑块一、复位弹片一、滑块二、复位弹片二以及摇杆,滑块一和复位弹片一包容于滑块二内,滑块二通过复位弹片二封装于与按键盖相连接的容置架中,摇杆上部设置有受力点,滑块一底部对应设置有作用点。按键盖一端的L形扣位与容置架对应端的扣位形成铰链配合。所述容置架中间设置有容腔,按键盖下部中间位置设有十字筋。复位弹片二呈条凳形,其凳面呈日字形,日字形弹片面的四角处设置有导角。滑块二呈盒状,盒底面上设有弧形凸起,盒四角设置有四个定位柱,该定位柱与复位弹片二的四角设置的导角配合定位。复位弹片一呈日字形,在日字型复位弹片的两空位下部相对设置有Z形悬臂弹片。滑块一为方形,安装在悬臂弹片之间,并一起装在滑块二的盒体内,复位弹片二的导角被滑块二的四个定位柱卡住。以上四个零件一起装在容置架的容腔内。摇杆的受力点为摇杆上部两端设置的凸起块,其截面为梯形状,摇杆中部设置有转动定位凸起。所述滑块一的作用点为其底部两端设置的凸起块,其截面呈锲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滑块复位机构中复位弹片、滑块是各自独立的零件,起驱动作用的滑块一是在复位弹片一的中间位置滑动,工作时本专利技术的复位弹片一只有悬臂弹片相对于滑块二摆动,上下复位弹片二利用导角结构与滑块二的四个定位柱定位。本技术结构简单,工艺性更好,运动可靠,操作力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开关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1按键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4容置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22滑块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32复位弹片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中31复位弹片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 1-按键盖11-L形扣位 12-十字筋21-滑块一 211-锲形凸起22-滑块二 221-弧形凸起 222-定位柱31-复位弹片一 311-悬臂弹片32-复位弹片二 321-弹片面 322-导角4-容置架41-容腔 42-扣位 43-轴孔5-杆摇 51-摇杆凸起块52-定位凸起 53-转轴6-翘板 7-底座 71-接线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2~8所示,一种滑块复位机构开关,包括按键盖1和底座7,在按键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对按键盖进行按压操作使开关触点交替翻转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滑块一21、复位弹片一31、滑块二22、复位弹片二32和摇杆5。按键盖与容置架之间通过链接方式形成开合机构,当然按键盖与容置架之间的开合连接方式除了采用转动式铰链连接外,也可以采用诸如滑轨式上下平动的开合连接方式。在按键盖下部一端设置有L形扣位11,按键盖下部中间位置设有十字筋12,容置架4中间设置有容腔41,容置架一端设置有与按键盖L形扣位11相扣锁的扣位42,使按键盖与容置架之间形成了铰链配合。复位弹片一31呈日字形,在日字型复位弹片的两空位下部相对设置有Z形悬臂弹片311,悬臂弹片呈八字型相对设置,日字形复位弹片一中间的筋条也可以去掉,呈口字型状。滑块一21为方形,其底部两边起推动作用的凸起块211的截面为锲形,滑块一21安装在复位弹片一31的两个悬臂弹片311之间。滑块二22呈盒状,盒底面朝上,盒底面上设有弧形凸起221,盒四角设置有定位柱222。复位弹片二32呈条凳形,其凳面呈日字形,日字形弹片面321的四角处设置有导角322。复位弹片一31先装入滑块22内,再在复位弹片一31的悬臂弹片311之间安装上滑块一21,滑块二22内设置有与复位弹片一31相连接的卡位,便于固定复位弹片一31。滑块一21和复位弹片一31包容于滑块二22内,再通过复位弹片二32封装固定,复位弹片二32的日字形弹片面上设置的导角与滑块二22的四个定位柱卡住定位。滑块一21的底部两边设置的凸起块211刚好从复位弹片32的日字形弹片面的空间中向下凸出。滑块及复位弹片安装好的组合体一并放置于容置架4的容腔41内。滑块及复位弹片的组合体通过容腔壁以及中间位置设置的两条筋固定于容置架内。摇杆5的上部两端设置有传递推力的凸起块51,凸起块的截面呈梯形形状或者为三角形形状,梯形的上边或三角形的顶端处呈凸起的圆弧状,摇杆的转轴53与容置架的轴孔43构成摇杆的转动中心,摇杆的转轴下面上还设有限制摇杆摆动的转动定位凸起52,也可以在摇杆的两端设置凸起等其他方式限制摇杆的摆动。摇杆的上部凸起块对应设置于容置架容腔41的下部。按键盖一端的L形扣位11与容置架相对应端的扣位42形成铰链配合,可使按键盖以此为中心旋转,按键盖下部中间十字筋12与滑块22背部中间的弧形凸起221接触配合,可在按钮运动时推动滑块以及整个与之配合的组件沿着容置架的容腔向下运动。滑块复位机构开关的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时,摇杆5位于翘板6的某一初始侧,使底座7内的两个接线端子71中的一个处于接通状态,滑块一21位于复位弹片一的中间位置,滑块二22处于距摇杆5上方最远距离处。当外力作用在按键盖上时,按键盖的下部的十字筋12作用于滑块22弧形凸起221上,滑块二22受力,克服复位弹片二32的弹力向下运动,滑块一21一侧凸起211的斜面率先与摇杆5较高的一侧的凸起51接触,使摇杆沿翘板摆动,同时滑块一21在摇杆凸起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片31的弹力,在滑块二22内部沿摇杆摆动的同一方向水平滑动,以避免其另一侧的凸起211与摇杆另一侧凸起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块复位机构开关,包括按键盖(1)和底座(7),在按键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对按键盖进行按压操作使开关触点交替翻转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滑块一(21)、复位弹片一(31)、滑块二(22)、复位弹片二(32)和摇杆(5),滑块一(21)和复位弹片一(31)包容于滑块二(22)内,并通过复位弹片二(32)封装于与按键盖(1)相连接的容置架(4)中,摇杆(5)上部设置有受力点,滑块(21)底部设置有作用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块复位机构开关,包括按键盖(1)和底座(7),在按键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对按键盖进行按压操作使开关触点交替翻转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滑块一(21)、复位弹片一(31)、滑块二(22)、复位弹片二(32)和摇杆(5),滑块一(21)和复位弹片一(31)包容于滑块二(22)内,并通过复位弹片二(32)封装于与按键盖(1)相连接的容置架(4)中,摇杆(5)上部设置有受力点,滑块(21)底部设置有作用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块复位机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盖与容置架通过开合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滑块复位机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为按键盖一端设置的L形扣位(11)与容置架一端设置的扣位(42)所形成的铰链机构,所述按键盖下部中间位置设有十字筋(12),所述容置架(4)中间设置有容腔(4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赡民,安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TCL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