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角支撑架及支撑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支撑架
,具体涉及一种三角支撑架及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悬挑脚手架是一种建筑中使用到的简易设施,分为每层一挑,多层悬挑两种。
[0003]每层一挑搭设方法:将立杆底部顶在楼板、梁或墙体等建筑部位,向外倾斜固定后,在其上部搭设横杆、铺脚手板形成施工层,施工一个层高,待转入上层后,再重新搭设脚手架,提供上一层施工。
[0004]多层悬挑搭设方法:将全高的脚手架分成若干段,每段搭设高度不超过20m,利用悬挑梁或悬挑架作脚手架基础分段悬挑分段搭设脚手架,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搭设超过50m以上的脚手架,悬挑脚手架外立面须满设剪刀撑。
[0005]搭设要求:立杆纵向间距不应大于1.5m,每段搭设高度不宜大于18m,连墙件间距水平方向不应大于6m,垂直方向不应大于4m,底层和建筑物的间隙必须封闭防护严密,以防坠物。
[0006]现有的悬挑脚手架在使用时会在外墙留下较大的孔洞,后期渗漏隐患大,且需要在完工后进行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角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部(1)、侧板部(2)和斜板部(3),其中,顶板部(1)的一端连接于与侧板部(2),且二者相互垂直设置;顶板部(1)的另一端连接于斜板部(3),斜板部(3)延伸至侧板部(2)并固定连接侧板部(2),顶板部(1)与斜板部(3)之间还设有支撑杆(4);侧板部(2)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杆(5),顶板部(1)的上方设有若干个第一杆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杆(4)包括依次远离侧板部(2)设置的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和第三支撑杆(43),其中,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和第三支撑杆(43)均为上端连接顶板部(1),下端连接斜板部(3),且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均倾斜设置,第三支撑杆(43)竖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杆(5)包括杆体(51)和设置于杆体(51)两端的限位件(52),杆体(51)与限位件(5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杆体(51)依次穿过侧板部(2)和基体时,其中一个限位件(52)抵接于侧板部(2),另一个限位件(52)抵接于基体,以将侧板部(2)固定于基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侧板部(2)与斜板部(3)一一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的侧板部(2)与斜板部(3)组成一个支撑组,顶板部(1)与至少一个支撑组相连;相邻顶板部(1)组成通行的通道,或者铺设于相邻顶板部(1)上的板体组成通行的通道。5.一种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所述的三角支撑架,所述的支撑系统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志华,崔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盛旭峰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