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数据线接头金属壳体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338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据线接头金属壳体组装结构,包括有胶体、电路板、外壳和金属壳体,外壳包括有第一胶壳和第二胶壳,金属壳体套在胶体上后将胶体的前后左右四周侧面包住,第一胶壳和第二胶壳从金属壳体的两面镂空处分别盖紧在金属壳体的下面和上面,以将胶体包在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直接将金属壳体套在胶座上,再两胶壳作为外壳盖在金属壳体上将胶座盖座,其装配成型工艺更简单,无需前后二次成型,只需要一次成型即可,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由于没有二次成型的塑胶壳体,因此没有外露的合模线,而金属壳体直接套设上去,配合上下两片胶壳使得美观度提升,并且还可以在胶壳上做镭雕图案等,装饰效果更好。装饰效果更好。装饰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数据线接头金属壳体组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数据线,尤其是指数据线与充电器/电子设备等连接的接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平板、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多还是通过数据线连接充电器进行充电,数据线通常具有两端,一端是连接充电器的接头,另一端是连接电子设备的接头。数据线的接头大多全部采用塑胶注塑成型,其手感体验和外观质感不够好,不显档次,并且容易刮伤。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给塑胶壳体套一金属外壳,比如铝壳,同时成型一塑胶外壳,由金属外壳和塑胶外壳一起包住塑胶壳体,金属壳体一是可以起装饰作用,二是可以对塑胶壳体及塑胶外壳起保护作用。目前,金属壳体(或称铝壳)的装配过程一般是,先成型好塑胶壳体(内壳),然后成型好塑胶外壳,再点套铝壳。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一是需要一前一后两次成型,工艺比较复杂,效率低;二是成型好的塑胶外壳存在合模线,影响其外观的美观度;三是电路板及其电子元件被内壳和外壳双重密封,不利于散热,在设置有数显的数据线接头上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数据线接头金属壳体组装结构,包括有胶体、电路板、外壳和金属壳体,电路板由一体成型的胶体包覆在内,外壳及金属壳体套在胶体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有可相互对接组合的第一胶壳和第二胶壳,所述金属壳体为一上下面镂空的套壳,该金属壳体套在胶体上后将胶体的前后左右四周侧面包住,第一胶壳和第二胶壳从金属壳体的两面镂空处分别盖紧在金属壳体的下面和上面,以将胶体包在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数据线接头金属壳体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壳和第二胶壳为相配的结构,第一胶壳中设置有带插孔的固定座,第二胶壳中设置有与固定座相配的固定柱,通过固定柱插入固定座中使第二胶壳与第一胶壳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数据线接头金属壳体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胶体的两侧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柱穿过的定位槽和用于嵌入固定座的容置槽,第一胶壳与第二胶壳组合固定后分别通过固定座及固定柱与胶体卡合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数据线接头金属壳体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胶壳及第二胶壳的表面均朝四周延伸形成翼边,第一胶壳及第二胶壳盖入金属壳体的上下镂空处后,两者的翼边分别盖在金属壳体的边缘处,并且翼边的边缘与金属壳体的外侧面齐平;第一胶壳及第二胶壳通过超声波焊接与金属壳体结合固定,金属壳体采用铝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数据线接头金属壳体组装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水荣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