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基本电器元件,特别涉及一种高负荷交流接触器。现有的交流接触器是采用主动、静触头来控制主电路的通断,在重负荷场合,即控制电动机进行反接制动频繁操作的运行状态时,主触头分、合阐瞬间产生的电弧电流很大,使主触头受到损伤,进而减小接触器的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人曾于1991年4月20日向专利局提出了申请号为“91206587.7”,名称为“高负荷交流接触器的专利申请”,它在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绝缘底板上安装有静弧触头,在镶装在触头支持上的导杆上还安装有与静弧触头相对应的动弧触头,所说的静、动弧触头的间隙小于主静、动触头的间隙,在绝缘底板上还安装有两端分别通过软联结与主静触头和静弧触头相连的灭弧电阻。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静触头和静弧触头及灭弧电阻的分流作用,来减少电弧电流,从而提高接触器的电寿命,以适用于高负荷,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因受空间的限制,灭弧电阻很难放置,因此,实际上没有安放灭弧电阻的空间位置;此外,灭弧电阻的绝缘要求难以达到,而且,采用灭弧电阻又增加了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且电寿命长并适用于高负荷的高负荷交流接触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负荷交流接触器,包括基座、铁芯、线圈、绝缘底板、衔铁、触头支持和主静、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绝缘底板(23)上对应主静触头(2)位置安装有静弧触头(9),在触头支持(24)上对应主动触头(7)位置还安装有与静弧触头(9)相对应的动弧触头(8),且所说的静、动弧触头(9、8)的间隙小于主静、动触头(2、7)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负荷交流接触器,包括基座、铁芯、线圈、绝缘底板、衔铁、触头支持和主静、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绝缘底板(23)上对应主静触头(2)位置安装有静弧触头(9),在触头支持(24)上对应主动触头(7)位置还安装有与静弧触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