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保巨专利>正文

热爆式脱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25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爆式脱离器,包括两端的上电极和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电极内端分别连接并穿入一个封闭的非金属壳体的两端,在所述的上电极内端有孔插入一个空爆管,在该上电极内端至下电极内端之间依次放置速热电阻片、放电电容器和铜质弹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离器,用来与电网配电避雷器串联使用,当避雷器出现劣化现象时该脱离器迅速脱离,使避雷器退出输电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端的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的两电极内端分别连接并穿入一个封闭的非金属壳体的两端,在所述的上电极内端有孔插入一个空爆管,在该上电极内端至下电极内端之间依次放置速热电阻片、放电电容器和铜质弹簧。所述的速热电阻片为圆盘状,其一端中央有凹腔套在所述的空爆管的触发端外;所述的放电电容器由速热电阻片、介质层及帽状电极构成,帽状电极套在速热电阻片下端及周面,两者之间留有间隙,在速热电阻片的下端与帽状电极的底部之间有介质层。所述的壳体由ABS塑料制成;所述的上电极为钢制螺栓;所述的下电极为铜螺栓;所述的铜质弹簧为Z字形的弹性铜片。本技术采用热爆原理,当避雷器的故障电流通过脱离器并达到一定值时,在放电电容的间隙内部产生电弧同时速热电阻片加热,迅速引爆空爆管,将上电极与壳体及下电极分离,实现避雷器与接地点的迅速脱离,而且其脱离时间随着故障电流的增大而逐渐缩短,最主要的是该结构实现了工频故障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分流,降低了动作起始电流,提高了耐冲击电流能力,完全避免了误动作。具有安秒特性稳定、反应速度快、灭弧效果好、分断能力强、工作可靠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速热电阻片5为圆盘状,其一端中央有凹腔套在所述的空爆管4的触发端41外;帽状电极7套在速热电阻片5下端及周面,两者之间留有间隙,在速热电阻片5的下端与帽状电极7的底部之间为介质层6。所述的壳体3由ABS塑料制成;所述的上电极1为钢制螺栓;所述的下电极2为铜螺栓。所述的铜质弹簧8为Z字形弹性铜片。本技术采用热爆原理,当避雷器的故障电流通过脱离器并达到一定值时,在放电电容的间隙内部产生电弧将速热电阻片加热,迅速引爆空爆管,将上电极与壳体及下电极分离,实现避雷器与接地点的迅速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爆式脱离器,包括两端的上电极和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电极内端分别连接并穿入一个封闭的非金属壳体的两端,在所述的上电极内端有孔插入一个空爆管,在该上电极内端至下电极内端之间依次放置速热电阻片、放电电容器和铜质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爆式脱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热电阻片为圆盘状,其一端中央有凹腔套在所述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巨李秋田
申请(专利权)人:王保巨李秋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