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17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包体、置物区和垃圾区,包体上设有置物区和垃圾区,且置物区和垃圾区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包体上,垃圾区从下至上卷绕,且置物区包裹住垃圾区。垃圾区包括第一收纳袋和第二收纳袋,第一收纳袋和第二收纳袋上均设有自封口,自封口上设有把手,且把手位于自封口的中央。本申请将包体分区,实现置物区与垃圾区一体化,使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收纳医疗废物,保持操作范围清洁,减少感染;本申请还将垃圾区分为第一收纳袋和第二收纳袋,将利器与其他垃圾分离,投入医院内利器收纳箱,降低收纳人员被利器划伤的风险。降低收纳人员被利器划伤的风险。降低收纳人员被利器划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

技术介绍

[0002]社区居家上门护理服务新模式下护士上门为患者提供静脉采血、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操作时没有专用的适合此三类操作的一次性材料包,护士需自备各种用品,经常有遗漏,有时需往返医院取专用物品,降低护士工作效率,如路程远还会大大浪费往返交通费用,而且造成患者等待时间过长,造成一些需要固定时间内的用药因没有专用器具而不能及时完成。
[0003]传统消毒液规格基本为60ml洁尔碘消毒液,每人次用量仅仅棉签蘸取少量液体,且此消毒液有效期为开封后7天,一般护理操作为一瓶消毒液多人使用,由护士在蘸取棉签时进行无菌操作以保证消毒液不被污染,而上门护理操作不是连续性的,一周内上门操作人次为机动的,存在不确定性,一瓶消毒液开封后没有充分利用会造成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而如多人次使用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上门护理产生的医疗垃圾不能妥善处理,有造成疾病传播,医疗垃圾污染环境、遗失等安全隐患;且居家服务对象可能存在血液传播性传染病,此三种操作均会使用带针头的装置,针头上沾有血液,不妥善放置会造成操作护士和社会大众针刺伤的发生,如果不慎遗失,被不良人员恶意使用,还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恶劣社会影响;护士手卫生为避免病毒传播的护理操作环节的重中之重,材料包内应包括适量的手消毒凝胶类产品。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使其功能完善、便于携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上门护理服务对应的护理包而导致的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包括包体、置物区和垃圾区,所述包体上设有置物区和垃圾区,且所述置物区和垃圾区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排列在所述包体上,所述垃圾区从下至上卷绕,且所述置物区包裹住所述垃圾区。
[0008]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区包括第一收纳袋和第二收纳袋,所述第一收纳袋和第二收纳袋上均设有自封口,所述自封口上设有把手,且所述把手位于所述自封口的中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置物区和第一收纳袋之间设有第一撕断点,所述第一收纳袋和第二收纳袋之间设有第二撕断点。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置物区上设有拉链包和网格兜,所述拉链包位于所述网格兜的上
方,所述网格兜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网格兜横向排列在置物区上。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利器盒,所述利器盒放置在所述网格兜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置物区背部设有背胶,所述背胶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背胶对称设置在置物区背部。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按扣和提手,所述置物区内侧上端设有两个按扣,所述垃圾区外侧上端也设有两个按扣,所述垃圾区的侧部设有提手,且所述提手位于第二垃圾袋侧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包体为棉布材质。
[0015]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申请将包体分区,置物区内放置护士上门护理所需要用的医疗用具,垃圾区内放置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实现置物区与垃圾区一体化,使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收纳医疗废物,保持操作范围清洁,减少感染;本申请还将垃圾区进一步分为第一收纳袋和第二收纳袋,使用完的利器放入第一收纳袋内,在治疗时产生的其他垃圾放入第二收纳袋内,将利器与其他垃圾分离,利器投入医院内利器专用收纳箱,降低收纳人员被利器划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未使用前的状态图;
[0022]图中:
[0023]1包体;2置物区;3垃圾区;301第一收纳袋;302第二收纳袋;4自封口;5把手;6第一撕断点;7第二撕断点;8拉链包;9网格兜;10利器盒;11背胶;12按扣;13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护士
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旨在解决现有医护人员在上门护理时没有对应的护理包等问题,实现护理包功能完善、便于携带的效果。如图1

3,具体包括包体1、置物区2和垃圾区3,包体1上设有置物区2和垃圾区3,且置物区2和垃圾区3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包体1上,垃圾区3从下至上卷绕,且置物区2包裹住垃圾区3。置物区2内侧上端设有两个按扣12,垃圾区3外侧上端也设有两个按扣12,垃圾区3的侧部设有提手13。在护理包未使用前,将垃圾区3从下至上卷绕,并且将垃圾区3完全包裹在置物区2内,同时按下置物区2和垃圾区3的连接处的按扣12,固定置物区2和垃圾区3的位置,保证置物区2与垃圾区3的封闭,避免置物区2内医疗用具的丢失。在医护人员需要上门护理服务时,提起垃圾区3侧部的提手13,即能实现护理包的方便携带。
[0026]置物区2背部设有背胶11,背胶11设有两个,且两个背胶11对称设置在置物区2背部。在医护人员上门护理服务时,撕开置物区2背部的背胶11,将置物区2背部固定于操作区域,如桌面、床边等,将置物区2下面的垃圾区3翻于操作面下,从置物区2中取出需要用的医疗用具,将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倒入垃圾区3内,实现取用用具和收纳垃圾一体化,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保证医护人员操作时,操作面的整洁无污染。
[0027]置物区2上设有拉链包8和网格兜9,拉链包8位于网格兜9的上方,拉链包8内放有手套,拉链包8密封,避免手套被外界环境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置物区和垃圾区,所述包体上设有置物区和垃圾区,且所述置物区和垃圾区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排列在所述包体上,所述垃圾区从下至上卷绕,且所述置物区包裹住所述垃圾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区包括第一收纳袋和第二收纳袋,所述第一收纳袋和第二收纳袋上均设有自封口,所述自封口上设有把手,且所述把手位于所述自封口的中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区和第一收纳袋之间设有第一撕断点,所述第一收纳袋和第二收纳袋之间设有第二撕断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护士上门含医疗垃圾处理的护理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区上设有拉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川朱彦涛陈煜段钟平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