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10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包括底板、集成于底板上方的上壳体;上壳体沿其宽度方向分布有三组试管放置孔组,每组试管放置孔组均包括沿上壳体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试管放置孔;至少底板的侧面向外凸出有托板部,托板部的中间位置被配置为手持区域;试管放置孔靠近插接口位置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架,固定架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与试管放置孔同轴的通道;固定架的高度不小于试管长度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试管放置架采用台阶结构的试管架支撑三排试管,能够将不同类的试管分开放置,且布局鲜明,容易分辨;为了提高试管的支撑稳定性,设计了固定架,利用固定架支撑住试管的中部位置,避免试管倾倒和掉落。避免试管倾倒和掉落。避免试管倾倒和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

技术介绍

[0002]内分泌科在日常检查时需要采集患者的分泌物,如血液、尿液、粪便等,现有技术中采集患者分泌物的载体主要是试管,试管外壁粘贴患者信息,集中收集后转移至检验科化验,最终得出检查结果,方便医生根据化验结果来判断患者病情。
[0003]现有技术中的试管收集完患者分泌物后需要集中放置在试管架上,而现有技术的试管架多数为简易的托盘,而该托盘上开设有多个能够以嵌入式放置试管架的插接口,每个插接口对应一个试管,当托盘收集完试管后,医护人员利用托盘将试管集中转移至检验科。
[0004]经过长时间实践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托盘的插接口深度较浅,仅仅能够托举试管的底部,一旦医护人员托举不稳、或者出现倾斜,容易造成试管的倾倒、甚至是掉落,严重地影响着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同时,现有技术中仅仅依靠试管外壁粘贴的信息条来区分分泌物的类别,以及需要检测的项目,因此,医护人员实际检测时需要挨个取下查看,如果取错还需要再次将试管插接回去,如此反复地工作造成了很多无用功,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5]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研发一种新型试管放置架,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实现试管集中分类放置,且方便医护人员取放,能够牢固地将试管嵌入在装置内的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的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该放置架包括:
[0009]底板;
[0010]集成于所述底板上方的上壳体;
[0011]所述上壳体沿其宽度方向分布有三组试管放置孔组,每组所述试管放置孔组均包括沿所述上壳体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试管放置孔;
[0012]至少所述底板的侧面向外凸出有托板部,所述托板部的中间位置被配置为手持区域;
[0013]所述试管放置孔靠近插接口位置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试管放置孔同轴的通道;
[0014]所述固定架的高度不小于试管长度的二分之一。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托板部的底部四周固定有支撑垫层;
[0016]所述支撑垫层为橡胶垫层,且所述支撑垫层远离所述托板部一侧形成为波纹状防滑面;
[0017]所述托板部的前方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垫层之间预留宽度不小于50mm的空间,该空间被配置为所述手持区域。
[001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前侧面向前方凸出有前侧托板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由前至后依次形成为第一试管架、第二试管架和第三试管架;
[0020]所述第一试管架的高度小于第二试管架的高度;
[0021]所述第二试管架的高度小于第三试管架的高度;
[0022]所述第一试管架、第二试管架和第三试管架上开设有深度一致的所述试管放置孔。
[002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为固定于所述试管放置孔上端的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内部开设有开孔尺寸大于所述试管放置孔开孔尺寸的所述通道;
[0024]所述通道靠近上端的位置的内壁集成有环形垫,所述环形垫选用海绵垫或橡胶垫;
[0025]试管插接于所述通道时,所述环形垫包覆所述试管的外部。
[002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
[0027]进一步的,所述试管放置孔内具有环形垫;
[0028]所述环形垫选用海绵垫或橡胶垫;
[0029]试管插接于所述试管放置孔时,所述环形垫包覆所述试管的外部。
[00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试管架、第二试管架、第三试管架的侧面均集成有标识牌组件;
[0031]所述标识牌组件具有手写标识卡。
[0032]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牌组件包括:
[0033]形成于所述上壳体的U型卡槽;以及
[0034]嵌入所述U型卡槽内的所述手写标识卡。
[00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本技术的试管放置架采用台阶结构的试管架支撑三排试管,能够将不同类的试管分开放置,且布局鲜明,容易分辨;为了提高试管的支撑稳定性,设计了固定架,利用固定架支撑住试管的中部位置,避免试管倾倒和掉落。
[0037]本技术的试管放置架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搬运在底板周向向外凸出了托板部,利用托板部为医护人员手部预留一定空间,便于手部插入搬运,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的标识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1、底板;2、上壳体;3、固定架;4、标识牌组件;5、环形垫;10、试管;
[0043]201、第一试管架;202、第二试管架;203、第三试管架;204、托板部;205、支撑垫层;206、波纹状防滑面;207、前侧托板部;208、手持区域;209、试管放置孔;
[0044]301、通道;
[0045]401、U型卡槽;402、手写标识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47]参见图1~图2所示;
[0048]本技术的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该放置架包括:
[0049]底板1;
[0050]集成于底板1上方的上壳体2;
[0051]上壳体2沿其宽度方向分布有三组试管放置孔组,每组试管放置孔组均包括沿上壳体2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试管放置孔209;
[0052]至少底板1的侧面向外凸出有托板部204,托板部204的中间位置被配置为手持区域208;
[0053]试管放置孔209靠近插接口位置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架3,固定架3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与试管放置孔209同轴的通道301;
[0054]固定架3的高度不小于试管10长度的二分之一。
[0055]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试管放置架,该试管放置架主要用于医院的内分泌科使用,试管10内收集患者的分泌物,以上述底板1为基础,上方的上壳体2预制三组试管放置孔组,每组试管放置孔组包括多个试管放置孔209,使用时,可以根据试管10内收集的分泌物的种类不同、或者是需要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该放置架包括:底板(1);集成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沿其宽度方向分布有三组试管放置孔组,每组所述试管放置孔组均包括沿所述上壳体(2)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试管放置孔(209);至少所述底板(1)的侧面向外凸出有托板部(204),所述托板部(204)的中间位置被配置为手持区域(208);所述试管放置孔(209)靠近插接口位置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试管放置孔(209)同轴的通道(301);所述固定架(3)的高度不小于试管(10)长度的二分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部(204)的底部四周固定有支撑垫层(205);所述支撑垫层(205)为橡胶垫层,且所述支撑垫层(205)远离所述托板部(204)一侧形成为波纹状防滑面(206);所述托板部(204)的前方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垫层(205)之间预留宽度不小于50mm的空间,该空间被配置为所述手持区域(20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侧面向前方凸出有前侧托板部(20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分泌科用试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由前至后依次形成为第一试管架(201)、第二试管架(202)和第三试管架(203);所述第一试管架(201)的高度小于第二试管架(202)的高度;所述第二试管架(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燕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