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花蕊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309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牡丹花蕊烘干装置,该牡丹花蕊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和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气缸,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气缸的底部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烘干箱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开设有收缩槽,所述收缩槽的内壁与挡块的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下料口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牡丹花蕊烘干装置解决了当花蕊在得到充分烘干后,堆放在放置架上,但由于放置架的形状存在死角,放置架与连杆固定连接,无法将放置架取出,相对处在死角的花蕊,不利于工作人员收集,长时间堆积在死角,不利于下一批次花蕊烘干处理的问题。于下一批次花蕊烘干处理的问题。于下一批次花蕊烘干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花蕊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花蕊烘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花蕊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牡丹性宜凉爽,畏炎热,喜燥忌湿,原产我国西北,栽培历史久远。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应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具有美容养颜功效、降低血压、补肝、减轻月经疼痛、顺畅血液,减轻女性贫血状况。
[0003]牡丹花蕊常被用于制作各种牡丹花茶,比如CN112273510A披露了一种牡丹花蕊茶的制备方法;CN108935867A公开了一种鄂西北炭香牡丹花蕊茶及其制作方法。上述的方法都是能牡丹花蕊作为原料的。
[0004]关于牡丹花蕊的烘干装置,以下的专利文献进行过披露:
[0005]专利号为ZL202020322471.5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牡丹花蕊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采用电机作为动力,用热风机和导热板,有利于花蕊得到更好的烘干效果,但是此烘干装置存在着一些问题,当花蕊在得到充分烘干后,堆放在放置架上,但由于放置架的形状存在死角,放置架与连杆固定连接,无法将放置架取出,相对处在死角的花蕊,不利于工作人员收集,长时间堆积在死角,不利于下一批次花蕊烘干处理的问题。
[0006]因此,需要针对于上述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专利技术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的牡丹花蕊堆积在死角这一技术问题的牡丹花蕊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便于花蕊收集的牡丹花蕊烘干装置。
[0008]本技术提供的牡丹花蕊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和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气缸,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气缸的底部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烘干箱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开设有收缩槽,所述收缩槽的内壁与挡块的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下料口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挡板。
[0009]为了达到充分烘干的效果,在烘干箱的顶部设置一个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绞龙叶片,通过转动机杆转动从而带去牡丹花蕊跟着转动,以便于彻底烘干。
[0010]在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与烘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以便于对电机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
[0011]在烘干箱的一侧安装有温度计,以及在烘干箱的顶部开设进料口,以便于操作人员了解烘干箱内部的温度;
[0012]在烘干箱的一侧设置有热风机,热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烘干箱的内腔连通,
管道的外侧设置有节流阀,设置上述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控制烘干箱内部与外界隔离的效果;
[0013]在烘干箱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可以提高烘干箱的稳定性;
[0014]为了更进一步的达到提高稳定性效果,在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杆。
[0015]为了达到对第二支撑杆支撑的效果,在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卡槽的内部卡接。
[0016]为了达到便于提高限位杆与卡槽卡接稳定性的效果,在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与限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底部的外侧设置有隔离环,所述隔离环的底部与烘干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挂块,以避免一些烘干后的花蕊粘在下料口内壁。
[0018]该牡丹花蕊烘干装置,当需要使用烘干装置时,工作人员首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绞龙叶片转动,此时工作人员将需要处理的花蕊从进料口倒入烘干箱内,花蕊掉落,经过绞龙叶片滑落到烘干箱内腔的底部,绞龙叶片转动带动堆积在烘干箱内腔底部的花蕊向上移动,花蕊从下转动到上部,再掉落回底部,热风机产生热气送入烘干箱的内部,经过绞龙叶片的不断翻炒,将压在底部的花蕊翻出,使得花蕊能够得到充分烘干,当烘干一段时间后,关停电机,转动杆停止转动,花蕊顺着绞龙叶片的表面滑落到烘干箱底部的外侧,此时,工作人员可启动气缸,气缸带动挡块移动,挡块缩回到收缩槽的内部,堆积在挡块顶部的花蕊掉落掉进下料口,工作人员通过在下料口放置收集箱,再通过打开挡板,烘干后的花蕊掉入收集箱内,进行集中处理,解决了现有的当花蕊在得到充分烘干后,堆放在放置架上,但由于放置架的形状存在死角,放置架与连杆固定连接,无法将放置架取出,相对处在死角的花蕊,不利于工作人员收集,长时间堆积在死角,不利于下一批次花蕊的烘干处理。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牡丹花蕊可以达到充分烘干的效果,避免烘干不充分不均匀的结果;
[0021](2)避免了烘干时花蕊堆积在死角、不利于下一批次花蕊烘干处理这一问题;
[0022](3)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牡丹花蕊烘干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烘干箱的结构剖视图;
[0025]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1、烘干箱;2、收集机构;21、气缸;22、凹槽;23、挡块;24、下料口;25、收缩槽;26、挡板;3、电机;4、转动杆;5、绞龙叶片;6、防挂块;7、固定架;8、温度计;9、进料口;10、热风机;11、节流阀;12、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固定板;15、弹簧;16、固定环;
17、限位杆;18、卡槽;19、隔离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了解本技术。
[002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牡丹花蕊烘干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烘干箱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牡丹花蕊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
[0030]如图1~图4所示,收集机构2包括气缸21,烘干箱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2,气缸21的底部与凹槽22的内壁固定连接,气缸21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23,烘干箱1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24,烘干箱1的内部开设有收缩槽25,收缩槽25的内壁与挡块23的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下料口2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挡板26。
[0031]烘干箱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转动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绞龙叶片5。
[0032]烘干箱1的一侧安装有温度计8,烘干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9。
[0033]烘干箱1的一侧设置有热风机10,热风机10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烘干箱1的内腔连通,管道的外侧设置有节流阀11。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花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1);收集机构(2),所述收集机构(2)包括气缸(21),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2),所述气缸(21)的底部与凹槽(2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缸(21)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23),所述烘干箱(1)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24),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开设有收缩槽(25),所述收缩槽(25)的内壁与挡块(23)的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下料口(2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挡板(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花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绞龙叶片(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牡丹花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的底部与烘干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花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的一侧安装有温度计(8),所述烘干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花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的一侧设置有热风机(10),所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朋杨曜华蒋宜波李相振吴震生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贝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