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96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5
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包括阀体、底座、静陶瓷片、动陶瓷片、驱动件和驱动轴,所述阀体还包括设在内壁上的止位块;所述驱动件还包括设在顶部的圆弧形止位缺口、驱动孔、插接板和一个兼插接板的圆弧形的扭簧座;还包括钮簧,止位块与圆弧形止位缺口滑动配合,扭簧设置在驱动件内、一端与驱动孔配合、另一端与扭簧座的径向卡槽嵌合;插接板插入插接槽内,扭簧座插入一个插接槽内;驱动轴和驱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水路导通且手动返回,向另一方向转动时,扭簧的上端与止位块一端配合,第二水路导通且自动返回。一路水导通后,需要手动转动关闭;另一路水导通后,手动离开自动复位关闭,适应了消费者及市场的需求。适应了消费者及市场的需求。适应了消费者及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水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一种分水阀,包括阀体、底座、静陶瓷片、动陶瓷片、驱动件和驱动轴,阀体包括设在顶部的转动腔、设在转动腔顶板上的轴孔和设在周向壁板上的二个出水孔;底座上设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静陶瓷片上设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第一轴向导水孔和第二轴向导水孔,动陶瓷片上设有导水槽;驱动件上设有轴座;静陶瓷片设在底座上,第一轴向导水孔和第二轴向导水孔分别与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连通,驱动件与动陶瓷片连接,轴座与转动腔转动配合且密封;驱动轴与轴孔转动配合且密封,驱动轴与驱动件的轴座连接;驱动轴、驱动件和动陶瓷片顺时针转动一路水导通、逆时针转动另一路水导通。存在问题是:二种路导通后关闭,都需手动复位关闭,不能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它具有手动关闭及自动关闭的特点。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包括阀体、底座、静陶瓷片、动陶瓷片、驱动件和驱动轴,阀体包括设在顶部的转动腔、设在转动腔顶板上的轴孔和设在周向壁板上的二个出水孔;底座上设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静陶瓷片上设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第一轴向导水孔和第二轴向导水孔,动陶瓷片上设有导水槽;驱动件上设有轴座;静陶瓷片设在底座上,第一轴向导水孔和第二轴向导水孔分别与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连通,驱动件与动陶瓷片连接,轴座与转动腔转动配合且密封;驱动轴与轴孔转动配合且密封,驱动轴与驱动件的轴座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阀体还包括设在内壁上的止位块;
[0005]所述驱动件还包括设在顶部的圆弧形止位缺口、设在圆弧形止位缺口周向壁上的驱动孔、设在下端的二个圆弧形的插接板和一个兼插接板的圆弧形的扭簧座,扭簧座上设有径向卡槽;
[0006]所述动陶瓷片的上端设有至少三个插接槽;
[0007]还包括钮簧,
[0008]止位块与圆弧形止位缺口滑动配合,扭簧设置在驱动件内、一端与驱动孔配合、另一端与扭簧座的径向卡槽嵌合;插接板插入插接槽内,扭簧座插入一个插接槽内;驱动轴和驱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水路导通且手动返回,向另一方向转动时,扭簧的上端与止位块一端配合,第二水路导通且自动返回。
[0009]所述的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驱动件上设在上开口的轴向孔;所述阀体的顶板上设有二个定位孔;
[0010]还包括压力弹簧和定位球;
[0011]压力弹簧设在轴向孔内,定位球设在压力弹簧上,定位球与阀体的顶部滑动配合且与定位孔配合定位。
[0012]所述的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阀体的下端设有定位板、扣合板和扣钩孔;
[0013]所述底座还包括设在上端的头部、设在头部上的二个圆弧形板及定位块、定位槽和扣合板槽,定位块径向内侧面为平面、径向外侧面为圆弧形面且设有扣钩;
[0014]所述静陶瓷片的周向面包括一对平面和一对圆弧面,平面和圆弧形面相间设置;
[0015]静陶瓷片的平面与定位块相对应,圆弧形面与圆弧形板相对;头部插入阀体内,定位板与定位槽插接,扣合板与扣合板槽插接,扣钩孔与扣钩扣合。
[0016]所述的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轴座的上端设有连接孔和销孔,所述驱动轴的下端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穿过孔,
[0017]连接头插入连接孔内,销体穿过穿过孔与销孔嵌合。
[0018]本技术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一路水导通后,需要手动转动关闭;另一路水导通后,手动离开自动复位关闭,适应了消费者及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2是图1的A—A视图。
[0021]图3是图2的B—B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动陶瓷片和静陶瓷片初始状态的主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0024]图6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0025]图7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三。
[0026]图8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四。
[0027]图9是本技术阀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9]如图1所示,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包括阀体1、底座2、静陶瓷片3、动陶瓷片4、驱动件5和驱动轴6,阀体1包括设在顶部的转动腔 1A、设在转动腔顶板上的轴孔1B和设在周向壁板上的二个出水孔1C;底座 2上设有第一进水孔21和第二进水孔22;静陶瓷片3上设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第一轴向导水孔31和第二导水孔32,动陶瓷片4上设有导水槽41;驱动件5上设有轴座51;静陶瓷片3设在底座2上,第一轴向导水孔21与第一进水孔31连通,第二轴向导水孔22与第二进水孔32连通,驱动件5 与动陶瓷片4连接,轴座51与转动腔1A转动配合且密封;驱动轴6与轴孔1B转动配合且密封,驱动轴6与驱动件5的轴座51连接;
[0030]所述阀体1还包括设在内壁上的止位块1D;
[0031]所述驱动件5还包括设在顶部的圆弧形止位缺口52、设在圆弧形止位缺口52周向壁上的驱动孔53、设在下端的二个圆弧形的插接板54和一个兼插接板的圆弧形的扭簧座55,扭簧座55上设有径向卡槽;
[0032]所述动陶瓷片4的上端设有插接槽42;
[0033]还包括钮簧7,
[0034]止位块1D与圆弧形止位缺口52滑动配合,扭簧7设置在驱动件5内、扭簧7的上端71与驱动孔53配合、下端71与扭簧座55的径向卡槽嵌合;插接板54插入插接槽42内,扭簧座55插入一个插接槽42内;驱动轴6 和驱动件5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导水槽41、第一轴向导水孔21与第一进水孔31连通的第一水路导通且手动返回;向另一方向转动时,导水槽41、第二轴向导水孔22与第二进水孔32连通的第二水路导通,扭簧7的上端71 与止位块1D的一端配合,第二水路导通且自动返回。
[003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件5上设在上开口的轴向孔 56;所述阀体1的顶板上设有二个定位孔1E;
[0036]还包括压力弹簧81和定位球82;
[0037]压力弹簧81设在轴向孔1E内,定位球82设在压力弹簧81上,定位球82与阀体1的顶部滑动配合且与定位孔1E配合定位。
[0038]所述阀体1的下端设有定位板1F、扣合板1G和扣钩孔,扣钩孔位于扣合板1G上部的阀体1;
[0039]所述底座2还包括设在上端的头部、设在头部上的二个圆弧形板23及定位块24、定位槽25和扣合板槽26,定位块24径向内侧面为平面、径向外侧面为圆弧形面且设有扣钩241;
[0040]所述静陶瓷片3的周向面包括一对平面和一对圆弧面,平面和圆弧形面相间设置;
[0041]静陶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种转换方式的分水阀,包括阀体、底座、静陶瓷片、动陶瓷片、驱动件和驱动轴,阀体包括设在顶部的转动腔、设在转动腔顶板上的轴孔和设在周向壁板上的二个出水孔;底座上设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静陶瓷片上设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第一轴向导水孔和第二轴向导水孔,动陶瓷片上设有导水槽;驱动件上设有轴座;静陶瓷片设在底座上,第一轴向导水孔和第二轴向导水孔分别与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连通,驱动件与动陶瓷片连接,轴座与转动腔转动配合且密封;驱动轴与轴孔转动配合且密封,驱动轴与驱动件的轴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包括设在内壁上的止位块;所述驱动件还包括设在顶部的圆弧形止位缺口、设在圆弧形止位缺口周向壁上的驱动孔、设在下端的二个圆弧形的插接板和一个兼插接板的圆弧形的扭簧座,扭簧座上设有径向卡槽;所述动陶瓷片的上端设有至少三个插接槽;还包括钮簧,止位块与圆弧形止位缺口滑动配合,扭簧设置在驱动件内、一端与驱动孔配合、另一端与扭簧座的径向卡槽嵌合;插接板插入插接槽内,扭簧座插入一个插接槽内;驱动轴和驱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水路导通且手动返回,向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怀特阀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