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295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的辅助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薄壁金属管物理增厚的辅助装置,快速传导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激发样品时的热量,实现精确、快速的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多元素的同时测定,提高该类产品的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技术方案是:一种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具有空腔且壁部开设有空槽从而形成两侧内弧面以固定管状样品的夹具模块、位于所述空腔中用于固定样品的弧面柱状增厚压块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夹具模块上用于顶压增厚压块的旋拧顶杆。压块的旋拧顶杆。压块的旋拧顶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的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的辅助装置,具体是针对采用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快速、精确测定薄壁金属管的化学成分。

技术介绍

[0002]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是一种的分析金属材料样品化学成分的仪器,具有高效、精确、快速、操作方便等优点,可以实现一次测量即可得出金属材料的十几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数据,在航空航天、特种设备、金属冶炼、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涉及的材质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由于火花放电能量很大,样品测试时热量扩散不出而积聚,导致样品瞬时温度急剧上升,影响其测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因而,一般来说采用该方法测试时,其样品要求一定物理厚度且散热良好,极大地限制了该仪器的适应范围。
[0003]金属管道有“工业血管”之称,在各类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随着材料冶炼水平的提高,综合成本因素,薄壁金属管道(厚度约为1~3mm)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由于火花放电直读光谱法对样品厚度要求的制约,该类产品的化学成分检测往往只能采用其他方法逐一元素进行检测,不仅检测效率低而且检测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难题,提供一种对薄壁金属管物理增厚的辅助装置,快速传导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激发样品时的热量,实现精确、快速的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多元素的同时测定,提高该类产品的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具有空腔且壁部开设有空槽从而形成两侧内弧面以固定管状样品的夹具模块、位于所述空腔中用于固定样品的弧面柱状增厚压块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夹具模块上用于顶压增厚压块的旋拧顶杆。
[0007]所述管状样品夹具模块上的两侧内弧面同轴布置,并且相互间具有由所述空槽形成的间距以作为样品检测所需的空间。
[0008]所述样品夹具模块与旋拧顶杆采用匹配的螺纹结合,旋拧顶杆的轴线垂直于内弧面的母线且位于所述间距的中央,可通过旋拧顶杆压紧或放松增厚压块,方便安装样品或控制压块与待测样品之间的间隙。
[0009]所述增厚压块、样品夹具设有不同弧面弧度的多种规格以及尺寸,以适用各种规格的薄壁金属管测试需要。
[0010]作为优选,增厚压块的材质采用导电且散热良好的铜合金或铝合金,其余模块采用普通碳素钢或不锈钢材质。
[0011]作为优选,样品测试时,可在增厚压块与待测样品接触面涂抹一层散热良好的导电介质,导电介质为铜导电胶或银导电胶或铜银导电胶或导电碳胶等。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采用本技术辅助,可以实现薄壁金属管的化学成分多元素快速、准确的同时测定,适用于铁基、镍基、铝基、铜基、钛基等多种基体金属及合金的薄壁管。同时,所述辅助装置能固定薄壁金属管样品,方便手持式磨样,降低磨样人员操作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左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具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增厚压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增厚压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待测样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待测样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2]附图所示的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的辅助装置,包括夹具模块1、增厚压块3、旋拧顶杆4。夹具模块类似在母线方向开设空槽1

2的短管,空槽两侧的内壁为同轴布置的两个内弧面1

1,两个内弧面之间的间距(空槽宽度)作为管状样品2(薄壁金属管样品)检测时所需的空间;所述增厚压块为弧面柱状夹具模块(即截面为圆缺形状的短柱),该模块可插嵌在短管的空腔中从而实现对管状样品的固定定位。旋拧顶杆与夹具模块通过螺纹配合,旋拧顶杆的轴线垂直于内弧面的母线且位于所述间距的中央(即空槽的中央),以通过转动旋拧顶杆的手柄部压紧或放松增厚压块,从而为安装样品或控制压块与待测样品之间的间隙带来便利。
[0023]作为优选,所述增厚压块的弧面与管状样品的内侧弧面相适合;所述内弧面的弧度与管状样品的外侧弧面相适合。因此,所述增厚压块、样品夹具可设有不同弧面弧度的多种规格以及尺寸,以适用各种规格的薄壁金属管的测试需要。
[0024]图中还显示有待测金属薄壁管样品(金属薄壁管的片段),本实施例中为薄壁不锈钢管。本实施例中夹具模块1和旋拧顶杆4优选采用不锈钢材质,增厚压块3优选采用铜合金。
[0025]本技术的使用步骤为:
[0026]1、先将旋拧顶杆4拧松,至顶杆底部与样品夹具1内底面近似齐平。
[0027]2、将整个辅助装置倒置,使增厚压块3上平面掉落到样品夹具模块1内底面上。
[0028]3、作为优选,在增厚压块3的弧形底面上涂抹一层散热良好的导电介质,本实施例中采用铜银导电胶水,风干或吹干。
[0029]4、然后将待测薄壁金属管样品放置在增厚压块3弧形底面,旋紧旋拧顶杆4,使待测管状样品2紧紧夹在夹具模块1和增厚压块3之间(如图所示)。
[0030]5、最后,手持装好待测样品的整个辅助装置,将待测样品2的底面(即在所述空槽
处暴露的部位)在打磨设备上磨出适宜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试的平面,即可开展测试。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2]本技术主要是利用增厚压块与待测薄壁金属管样品紧密接触,达到待测样品物理增厚的作用,有效地传导了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时样品上积聚的热量,降低了激发时样品的瞬时温度,从而保证测试过程的稳定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具有空腔且壁部开设有空槽(1

2)从而形成两侧内弧面(1

1)以固定管状样品(2)的夹具模块(1)、位于所述空腔中用于固定样品的弧面柱状增厚压块(3)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夹具模块上用于顶压增厚压块的旋拧顶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金属管化学成分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管状样品夹具模块上的两侧内弧面同轴布置,并且相互间具有由所述空槽形成的间距以作为样品检测所需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花放电直读光谱仪测定薄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梦钟丰平赵立黄六一金硕胡祖国戈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