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92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壳体;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在所述内壳体的顶面;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内部,用于对气体产生的噪音进行处理,供气阀在工作状况下产生的噪声就会直接进入到外界环境中,阀门流动噪声会影响船海员们的工作环境,降低航行过程中的舒适性,通过降噪组件对供气阀在工作状况下产生的噪声进行处理,当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孔进入到内壳体的内部,气体会在内壳体的内部反复撞击内壁产生噪声,通过设置吸音孔,通过吸音孔内部的吸音层对噪声进行吸收,从而降低噪声的传播,达到降噪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空气供气系统
,具体涉及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供气阀门是现代工业在流体工质输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供气阀门对于流动工质输送过程起到了控制作用,供气阀门部件除了在流体工质输送系统中承担减压这一常见功能外,往往还根据特殊的情况和要求承担着稳定压强、分离流动以及溢流泄压等诸多功能。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12583910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一种降噪气泵,该组件通过第二筋条组未围出的通道,然后汇集到进气嘴的进气口处,延长了气体的流动路径,再加上汇集时,气体来自各个方向,进而降低了气体的流动噪音和气泵的整体噪音,但在该方案中,降噪效果一般,无法进行有效的降噪,又例如公开号为CN206943104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一种新型五通阀气动控制系统,该组件通过单片机根据压缩空气压力传感器和汽缸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压力数据控制比例调节阀的进气量控制实现自动化按需供气,有效避免了因压缩空气过量或过低导致五通阀或汽缸负载压力,但在该方案中,仅通过消音孔对噪音进行处理过于单一,降噪效果一般,为此我们提出了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壳体;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在所述内壳体的顶面;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内部,用于对气体产生的噪音进行处理。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降噪组件,供气阀在工作状况下产生的噪声就会直接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对于民用水面航行体和水下航行体来说,阀门流动噪声会影响船海员们的工作环境,降低航行过程中的舒适性,通过降噪组件对供气阀在工作状况下产生的噪声进行处理降低噪声。
[0008]较佳的,所述降噪组件包括: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开设在所述内壳体的外圆壁面,所述内壳体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吸音孔;吸音层,所述吸音层固定安装在所述吸音孔的内部底面;输气孔,所述输气孔开设在所述内壳体的外圆壁面,所述输气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气管。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进气孔,当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孔进入到内壳体的内部,气体会在内壳体的内部反复撞击内壁产生噪声,通过设置吸音孔,通过吸音孔内部的吸音层对噪声进行吸收,从而降低噪声的传播,达到降噪的效果。
[0010]较佳的,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用于使所述阀体进气口的气体进入
到所述内壳体的内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控制机构使阀体进气口的气体进入到内壳体的内部。
[0012]较佳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至转动槽的内部,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上隔板,所述上隔板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所述上隔板的顶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上隔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簧;若干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隔板;移动柱,所述移动柱固定安装在所述下隔板的底面,所述移动柱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移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节螺杆,通过手轮与调节螺杆连接,当工作人员转动手轮时,带动调节螺杆转动,通过调节螺杆与第一轴承螺纹连接,当调节螺杆垂直运动带动上隔板进行垂直运动,当上隔板垂直运动压迫弹簧使下隔板向下移动,从而使移动柱带动活塞向下移动,当活塞低于第一进气孔时,阀体进气口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孔进入到内壳体的内部,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吸音棉,通过通孔也可对噪声进行处理,提高降噪的效果。
[0014]较佳的,所述阀体的顶面开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气管的一端,所述阀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环。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进气孔,当经过降噪的气体通过输气管进入到阀体排气孔的位置,气体具有较高的压力,直接排出会造成管道的损耗,通过缓冲环可以对气体进行缓冲,降低气体的压力。
[0016]较佳的,所述缓冲环的内部底面开设有若干个通风槽,所述缓冲环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环固定安装有缓冲扇。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风槽,当气体通过通风槽进入到缓冲环的内部,当气体经过缓冲扇时,带动缓冲扇转动,从而减少气体的压力。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通过设置降噪组件,供气阀在工作状况下产生的噪声就会直接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对于民用水面航行体和水下航行体来说,阀门流动噪声会影响船海员们的工作环境,降低航行过程中的舒适性,通过降噪组件对供气阀在工作状况下产生的噪声进行处理降低噪声,通过设置第一进气孔,当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孔进入到内壳体的内部,气体会在内壳体的内部反复撞击内壁产生噪声,通过设置吸音孔,通过吸音孔内部的吸音层对噪声进行吸收,从而降低噪声的传播,达到降噪的效果。
[0020]通过设置调节螺杆,通过手轮与调节螺杆连接,当工作人员转动手轮时,带动调节螺杆转动,通过调节螺杆与第一轴承螺纹连接,当调节螺杆垂直运动带动上隔板进行垂直运动,当上隔板垂直运动压迫弹簧使下隔板向下移动,从而使移动柱带动活塞向下移动,当活塞低于第一进气孔时,阀体进气口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孔进入到内壳体的内部,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吸音棉,通过通孔也可对噪声进行处理,提高降噪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进气孔,当经过降噪的气体通过输气管进入到阀体排气孔的位置,气体具有较高的压力,直接排出会造成管道的损耗,通过缓冲环可以对气体进行缓冲,降低气体的压力,通过设置通风
槽,当气体通过通风槽进入到缓冲环的内部,当气体经过缓冲扇时,带动缓冲扇转动,从而减少气体的压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阀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缓冲环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缓冲环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阀体;2、连接孔;3、内壳体;4、转动槽;5、第一进气孔;6、吸音孔;7、吸音层;8、输气孔;9、输气管;10、调节螺杆;11、手轮;12、安装槽;13、上隔板;14、固定槽;15、第一轴承;16、弹簧;17、下隔板;18、移动柱;19、通孔;20、活塞;21、第二进气孔;22、缓冲环;23、通风槽;24、稳定块;25、缓冲槽;26、第二轴承;27、缓冲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顶面开设有连接孔(2),所述连接孔(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壳体(3);转动槽(4),所述转动槽(4)开设在所述内壳体(3)的顶面;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3)的内部,用于对气体产生的噪音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包括:第一进气孔(5),所述第一进气孔(5)开设在所述内壳体(3)的外圆壁面,所述内壳体(3)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吸音孔(6);吸音层(7),所述吸音层(7)固定安装在所述吸音孔(6)的内部底面;输气孔(8),所述输气孔(8)开设在所述内壳体(3)的外圆壁面,所述输气孔(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气管(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4)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用于使所述阀体(1)进气口的气体进入到所述内壳体(3)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声船用供气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调节螺杆(10),所述调节螺杆(10)螺纹连接至转动槽(4)的内部,所述调节螺杆(10)的顶端设置有手轮(11),所述手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志龙桑静曹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汇丰船舶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