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78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1
一种干手器,包括:内部气源;上升流道,所述上升流道自下向上引流内部气源产生的气流;转向流道,所述转向流道与所述上升流道的上端连通,并将来自所述上升流道的气流转向;出气部,所述出气部与所述转向流道连通并将气流向下引出;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具有独立结构,所述上升流道、所述转向流道以及所述内部气源均设置于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干手器具有独立的结构,将气源、流道和出风集成在一体,不需要附接到其他结构上就可以实现出风。使用时只需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即可,安装方便,且可以随时调整位置以适应各种使用需求,因此不仅可应用于公共场合也可应用于家庭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手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干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手器。

技术介绍

[0002]干手器一般以加热型和高速风吹干型两类为主。加热为主的干手器,通常是加热功率比较大,在1000W以上,而电机功率很小,只有不到200W,这种干手器的典型特点是风温很高,依靠比较高温度的风,把手上的水带走,这种方式干手比较慢,一般在30秒以上。高速风型干手器的特点是风速非常高,可达到130米/秒以上,干手的速度在10秒左右,加热功率也比较低,只有几百瓦,其加热功能仅仅是为了保持舒适度,基本不影响干手的速度。但由于风速高所产生的噪音比较大。
[0003]干手器目前被广泛运用,一般应用在写字楼及公共场合,安装方式为例如中国外观专利公布文本CN305747634S的挂壁式或者中国技术专利公布文本CN104427920A的水槽式结构。但是,这些干手器均以附接的形式连接在墙壁或者水槽上,干手器的位置固定,不利于用户调整使用位置。并且这些附接方式的干手器整体气源和流道布置复杂,安装和更换难度较大。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手器。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干手器,其特点在于,所述干手器包括:
[0008]内部气源;
[0009]上升流道,所述上升流道自下向上引流内部气源产生的气流;
[0010]转向流道,所述转向流道与所述上升流道的上端连通,并将来自所述上升流道的气流转向;
[0011]出气部,所述出气部与所述转向流道连通并将气流向下引出;
[0012]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具有独立结构,所述上升流道、所述转向流道以及所述内部气源均设置于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
[0013]本方案的内部气源、上升流道以及转向流道都集成在外部壳体内,独立结构的外部壳体不附接在任何结构上,因此,干手器可以在不附接的情况下独立运行,进而可以使得干手器可以放置在任何位置进行工作。
[0014]较佳地,所述转向流道将气流从上下方向转向至横向的方向,以使得所述气流横向进入所述出气部。由此,通过先将上升流道将气流抬升一定的高度再转向,以使得出气部与干手器所放置的平面具有一定距离以便于气流具有向下吹出的空间。
[0015]较佳地,所述转向流道包括主流道以及分支流道,其中,所述主流道与上升流道连通,所述分支流道与所述出气部连通。主流道通过分支流道可以向外分出以满足不同位置
的出气部的需要。
[0016]较佳地,所述分支流道朝着远离所述主流道的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出气部向侧方延伸并在下方形成用于插入手的放手空间。分支流道使得出气部不仅在高度方向上远离干手器所放置的平面,也使得分支流道可以远离主流道,使得放手空间更加宽松。
[0017]较佳地,朝着远离所述主流道的方向分别延伸有至少两个分支流道,其中,各所述分支流道分别连通至少一出气部。两个分支流道至少可以对应两个出气部,从而满足双手同时吹干的需求。
[0018]较佳地,所述转向流道包括两个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分支流道,其中,所述主流道与所述分支流道之间形成T形的分布。T形分布的转向流道使得分支流道不仅远离主流道和远离上升流道,也使得分支流道之间互相分离,由此形成双手足够宽敞的放手空间。
[0019]较佳地,所述转向流道包括多个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分支流道,其中,所述主流道与所述分支流道之间形成辐射状或者鱼骨状的分布。
[0020]较佳地,所述转向流道横向延伸尺寸与所述上升流道终点高度的比例在1:3到1:7之间。
[0021]较佳地,所述出气部的数量为两个,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转向流道将气流朝两个互相远离的方向分别引导至两个所述出气部。互相远离的出气部之间互相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以便于双手可以避开外部壳体在两侧分开进行吹干。
[0022]较佳地,所述外部壳体包括主机壳体以及转向壳体,所述上升流道以及所述内部气源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所述转向流道设置于所述转向壳体,其中,所述转向壳体连接于所述主机壳体的上端并从所述主机壳体的一侧向外延伸。
[0023]较佳地,所述转向壳体包括主干端以及至少两个分支端,其中,所述主干端连接所述主机壳体,各所述分支端分别连接一所述出气部。主干端用于将分支端引出并远离主机壳体,分支端起到连接出气部的作用。
[0024]较佳地,所述上升流道由所述主机壳体的内部空腔所形成,所述转向流道由所述转向壳体的内部空腔所形成,其中,所述内部气源的出气端与所述主机壳体的内部空腔连通,以使得气流进入所述上升流道。由此可以充分利用主机壳体和转向壳体的内部空间,起到简化结构的作用。
[0025]较佳地,所述主机壳体的底端设置有配重块,其中,所述配重块的重心朝向远离所述转向壳体的伸出方向一侧偏置,以平衡所述转向壳体和所述出气部的重量。配重块的偏心的重心与转向壳体和出气部的重心在两侧互相平衡,从而使得干手器整体的重心不会往转向壳体和出气部一侧偏移,确保干手器整体放置时的平衡。
[0026]较佳地,所述主机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所述配重块连接于所述底盖,其中,所述底盖与所述主机壳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在底盖处安装的配重块便于通过参照底盖调整偏心。配重块与可拆卸的底盖一起卸下,可以便于主机壳体内部的组件的安装和维修。
[0027]一种干手器,其特点在于,所述干手器包括:
[0028]内部气源;
[0029]上升流道,所述上升流道自下向上引流内部气源产生的气流;
[0030]转向流道,所述转向流道与所述上升流道的上端连通,并将来自所述上升流道的气流转向;
[0031]出气部,所述出气部与所述转向流道连通并将气流向下引出;
[0032]外部壳体,包括主机壳体以及转向壳体,所述上升流道以及所述内部气源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所述转向流道设置于所述转向壳体,其中,所述转向壳体连接于所述主机壳体的上端并从所述主机壳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其中,所述主机壳体的底面可放置在工作平台上,且所述干手器的重心在水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主机壳体的底面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内。
[0033]较佳地,所述转向流道造成流体流速损失低于50%。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干手器具有独立的结构,将气源、流道和出风集成在一体,不需要附接到其他结构上就可以实现出风。使用时只需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即可,安装方便,且可以随时调整位置以适应各种使用需求,因此不仅可应用于公共场合也可应用于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干手器的气体流向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干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干手器的正视结构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手器包括:内部气源;上升流道,所述上升流道自下向上引流内部气源产生的气流;转向流道,所述转向流道与所述上升流道的上端连通,并将来自所述上升流道的气流转向;出气部,所述出气部与所述转向流道连通并将气流向下引出;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具有独立结构,所述上升流道、所述转向流道以及所述内部气源均设置于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流道将气流从上下方向转向至横向的方向,以使得所述气流横向进入所述出气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流道包括主流道以及分支流道,其中,所述主流道与上升流道连通,所述分支流道与所述出气部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流道朝着远离所述主流道的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出气部向侧方延伸并在下方形成用于插入手的放手空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朝着远离所述主流道的方向分别延伸有至少两个分支流道,其中,各所述分支流道分别连通至少一出气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流道包括两个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分支流道,其中,所述主流道与所述分支流道之间形成T形的分布。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流道包括多个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分支流道,其中,所述主流道与所述分支流道之间形成辐射状或者鱼骨状的分布。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流道横向延伸尺寸与所述上升流道终点高度的比例在1:3到1:7之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部的数量为两个,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转向流道将气流朝两个互相远离的方向分别引导至两个所述出气部。10.如权利要求1

9任意一项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悦舟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