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68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连接多数条外部配线,该电磁开关包含一正逆电磁开关本体,其特征在于: 该正逆电磁开关本体固定设有多数个凸露在外部的固定导电片,一配线插座单元,包括一座体及多数个设置在该座体内的电性传导片,该座体上设有多数个对应该固定导电片的插孔,该固定导电片分别插入对应的该插孔,而该各电性传导片分别具有一对应连接该外部配线的连接端及一位在该插孔内而与该对应的固定导电片电性接触的插接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分离的配线插座单元而可安全且方便地与外部配线连接的正逆电磁开关。
技术介绍
图1及图2说明一种传统的正逆电磁开关。该正逆电磁开关装置包含一壳体3、一组固定铁心(包括有一第一固定铁心41及一第二固定铁心42)、一组线圈(包括有一第一激磁线圈51及一第二激磁线圈52)、一组活动铁心(包括有一第一活动铁心61及一第二活动铁心62),及一活动接点构件8。壳体3具有一本体31及一锁合连接在本体31底部位置的底座32,本体31的上端两侧位置处设有若干固定接点311,可用以对应连接外部配线(图未示),而本体31内呈中空状,可与底座32界定出一容纳以下所述构件的容置空间30。第一固定铁心41是固定在底座32上,使第一激磁线圈51组装在第一固定铁心41上方,而第一激磁线圈51上方则再与第一活动铁心61组装,而第二固定铁心42、第二激磁线圈52及第二活动铁心62也以相同方式组装并位在底座32上。而第一活动铁心61及第二活动铁心62上方更进一步分别设有一呈U字形的支架71、72,每一支架的两相对端各具有一轴孔711、721。活动接点构件8具有一塑胶制成的板状座体81及多数个设在座体81上的导电片82,座体81的两相反侧边各向外突出有二凸轴83,用以对应地容置在支架71、72的轴孔711、721内,使活动接点构件8得以枢设在二支架71、72上方,另外,座体81在二支架71、72中间位置处更设有二两端分别抵接在座体81与壳体3的本体31内的弹簧84。如图2,当第一激磁线圈51通电而使第一固定铁心41产生磁性吸力时,将吸引第一活动铁心61向下运动,所以可借支架71将活动接点构件8的座体81的一侧向下拉引而产生如图反时针方向的正向偏转,以造成活动接点构件8的导电片82的一侧与其中相对应一侧的固定接点311形成电性接触,而活动接点构件8的导电片82的另外一侧则因为座体81翘起而与相对应一侧的固定接点311分离形成断路,相反地,当第一激磁线圈51断电而第二激磁线圈52通电时,则会使活动接点构件8的座体81逆向偏转,而使活动接点构件8的导电片82与固定接点311间形成另外一种电性接合状态。而详细的配线方式及内部构造,因非本技术所要讨论的重点,且其也是一种通用的技术,在此即不再多作说明。而由上述可知,由于具有以第一激磁线圈51及第二激磁线圈52为主的磁性驱动构造,当其应用在三相马达的正转与逆转的控制时,其外部配线的数目包含马达供电插路及第一激磁线圈51及第二激磁线圈52的供电回路等可多达十四条,而另有如作为电动卷门机的单相110V或220V马达控制的正逆电磁开关构造所需的外部配线更可高达十七条,然而一般电磁开关设置的场合在避免非专业人员碰触的考量下,通常会将其设置在一般人触摸不到的高处位置,而又因为电磁开关与外部配线的接点皆设在电磁开关的壳体上,因此在检修时,工作人员不但必须在楼梯上作业,同时受到高处光线不佳以及现场的作业环境窄小等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人员要直接在电磁开关的壳体上为众多的外部配线进行更换或接合时备感辛苦,一不注意也容易有遭受电击的危险,所以在此种电磁开关的构造下,检修的工作可说相当不便且具有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其具有以插接的方式可分离地先进行外部配线的连接后再进行组装的特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连接多数条外部配线,该电磁开关包含一正逆电磁开关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正逆电磁开关本体固定设有多数个凸露在外部的固定导电片,一配线插座单元,包括一座体及多数个设置在该座体内的电性传导片,该座体上设有多数个对应该固定导电片的插孔,该固定导电片分别插入对应的该插孔,而该各电性传导片分别具有一对应连接该外部配线的连接端及一位在该插孔内而与该对应的固定导电片电性接触的插接端。所述的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正逆电磁开关本体包括相互组合的一接点单元及一磁性驱动单元;该接点单元包括一第一壳体、一固定接点构件及一活动接点构件,该第一壳体内部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该固定接点构件位在该第一容置空间中,并连接该各外部配线,而该活动接点构件是可枢转地定位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使该活动接点构件与该固定接点构件产生电性接触;该磁性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二壳体、一第一驱动组及一第二驱动组,该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一与该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而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组合,该第一驱动组具有一定位在该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第一固定铁心、一与该第一固定铁心对应的第一激磁线圈、一与该第一固定铁心对应的第一活动铁心、及一与该第一活动铁心连接并推抵该活动接点构件的第一抵顶件,而该第二驱动组具有一定位在该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第二固定铁心、一与该第二固定铁心对应的的第二激磁线圈、一与该第二固定铁心对应的的第二活动铁心、及一与该第二活动铁心连接并推抵该活动接点构件的第二抵顶件。所述的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接点构件可包括一座体,该固定导电片固定设在该座体上,该座体两侧各设有一向下方延伸的凸耳部,各凸耳部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一枢孔;该活动接点构件包括一板体及多数个锁合固定在该板体上与该固定导电片对应的活动导电片,该板体二侧各设有一向外突出的凸轴,该凸轴卡合在该固定接点构件的座体的枢孔内。本技术的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借由配线插座单元的插孔与正逆电磁开关本体的固定导电片可分离地相互插接的特性,使配线插座单元与正逆电磁开关本体可形成一分离状态或一组合状态,在分离状态时,配线插座单元的电性传导片的连接端可安全地与对应的外部配线进行接合,而在组合状态时,位在配线插座单元的插孔内的电性传导片的插接端则与正逆电磁开关本体的固定导电片形成电性接触而快速地完成与外部配线的电性连接。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传统正逆电磁开关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正逆电磁开关装置的部份构件组合后侧面示意图,用以说明其作动原理;图3是本技术的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的一较隹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该较隹实施例的一正逆电磁开关本体的大部构造分解图,说明正逆电磁开关本体可分为一接点单元及一磁性驱动单元;图5是图4的接点单元细部构造分解图;图6是图4的磁性驱动单元细部构造分解图;图7是该较隹实施例的部份组合剖视图,说明一配线插座单元与正逆电磁开关本体结合后、一电性传导片与一固定导电片的连接关系。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本技术的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的一较隹实施例是包含一正逆电磁开关本体100及一配线插座单元200。正逆电磁开关本体100是与一般正逆电磁开关功能相同,可作为正向与逆向电性回路的控制,而其详细构造兹举出以下例子作为说明,但是并非以此为限,熟习此项技术者可采用不同的构造。正逆电磁开关本体100是将以往使用螺锁方式连接外部配线的接点构造转而形成多数个凸露在外部而呈直立状适合插接使用的固定导电片121。如图4、图5及图6所示,正逆电磁开关本体100包含一接点单元1及一磁性驱动单元2。其中,接点单元1又包括有一第一壳体11、一固定接点构件12及一活动接点构件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连接多数条外部配线,该电磁开关包含一正逆电磁开关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正逆电磁开关本体固定设有多数个凸露在外部的固定导电片,一配线插座单元,包括一座体及多数个设置在该座体内的电性传导片,该座体上设有多数个对应该固定导电片的插孔,该固定导电片分别插入对应的该插孔,而该各电性传导片分别具有一对应连接该外部配线的连接端及一位在该插孔内而与该对应的固定导电片电性接触的插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式正逆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正逆电磁开关本体包括相互组合的一接点单元及一磁性驱动单元;该接点单元包括一第一壳体、一固定接点构件及一活动接点构件,该第一壳体内部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该固定接点构件位在该第一容置空间中,并连接该各外部配线,而该活动接点构件是可枢转地定位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使该活动接点构件与该固定接点构件产生电性接触;该磁性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二壳体、一第一驱动组及一第二驱动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鸿杰
申请(专利权)人:添得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